宋景詩(歷史人物)

宋景詩(歷史人物)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宋景詩清末農民起義領袖,山東堂邑小劉貫莊(今聊城冠縣甘官屯鄉劉貫莊)人。鹹豐十年(1860年)參加魯西抗糧鬥爭。自幼家貧,愛習拳棒,練就一身功夫。稍長便闖蕩江湖,打拳賣藝,並在多處任武術教練,其徒弟不下數千人。他外表溫文爾雅,但生性剛強,遇事愛打抱不平,在當地百姓中享有威望。

基本介紹

  • 本名:宋景詩
  • 所處時代:清朝
  • 出生地:山東堂邑
  • 出生時間:1842
人物簡介,人物生平,

人物簡介

宋景詩(1842—?),清末農民起義領袖,山東堂邑(今聊城冠縣甘官屯鄉)人。鹹豐十年(1860年)參加魯西抗糧鬥爭。次年,捻軍進入山東時,參加白蓮教起義,因其屬坎卦,旗為黑色,故稱黑旗軍;後率軍攻打直隸(今河北)、山東邊界13個州縣,屢次擊敗清欽差大臣勝保,聲威大震;因被清軍所圍,遂降勝保,改編後入陝北;不久,即率隊返回山東,再舉義旗;同治二年(1863年),擊敗清僧格林沁;挺進河南與捻軍會合;同治四年(1865年)配合捻軍在曹州(今菏澤)擊斃僧格林沁;同治十年(1871年)被安徽巡撫英翰俘殺。一說不知所終。

人物生平

宋景詩自幼家貧,愛習拳棒,練就一身功夫。稍長便闖蕩江湖,打拳賣藝,並在多處任武術教練,其徒弟不下數千人。他外表溫文爾雅,但生性剛強,遇事愛打抱不平,在當地百姓中享有威望。
連環畫《宋景詩》封面連環畫《宋景詩》封面
1860年,魯西各縣鬧災荒,農民被迫進行抗糧鬥爭。他帶領當地萬餘農民,扛著鐵杴鋤頭衝進縣衙,迫使縣官答應免糧。
鹹豐十一年(1861),捻軍進入山東,宋景詩參加白蓮教起義,在聊城(今東昌府區沙鎮劉家河一帶集結義軍萬餘人,以黑旗做標誌,號稱“黑旗軍”。宋景詩率部先克沙鎮,繼而進攻東昌府城,由於缺乏攻城工具和經驗,又遭清軍大炮轟擊,連攻3次未克。遂將主力轉移到臨清、邱縣一帶,聯合其他各旗農民起義軍,連續攻占邱縣、冠縣莘縣館陶陽穀觀城朝城、濮縣等13座縣城,嚴重地動搖了清政府在魯西地區的統治。清政府大為震驚,1861年五月末派兵部右侍郎勝保等率部鎮壓農民起義軍。
起義軍首領楊泰、張繼善先後戰死,軍隊元氣大傷,宋景詩被迫投降勝保,編為靖東營,並被勝保舉為五品頂戴藍翎、都司銜花翎、參將等職。次年初,隨勝保南下安徽圍剿捻軍,屢次有意敗北。後譁變拔營未成。被清政府革去參將職務。同年八月,隨勝保赴陝西鎮壓回民起義軍,又為其恢復參將職務。而宋景詩只是對回民起義軍進行聯絡和避讓。
同治二年(1863)初,宋景詩率部輾轉回到臨清,脫離清軍,招募兵勇千餘名,再次舉行起義。清政府急調各路大軍圍剿宋景詩黑旗軍。宋景詩率部於堂邑、莘縣、臨清一帶奮力反擊,大敗清軍。
最後,清軍使用“洋槍隊”,迫使黑旗軍退至堂邑小劉貫莊。清軍僧格林沁部在莊外挖壕放水,妄圖水淹義軍。黑旗軍乘夜悄悄撤走,南經莘縣,西入清豐,北走臨漳,東進德州,回到夏津高唐。半月之間,衝出清軍重重圍剿,晝夜行軍三百里,足跡遍及直、魯、豫三省交界地區的30餘縣。後再度南下湖北,與捻軍張宗禹部會合。同治四年(1865)初,黑旗軍繞道江蘇,再入山東,配合捻軍,誘使尾追的僧格林沁部陷入重圍。同年四月二十四日夜,於曹州(今菏澤)大敗清軍,擊斃僧格林沁。
關於宋景詩的結局,說法不一:一說捻軍失敗後,黑旗軍轉入東平湖,宋景詩不知所終;一說捻軍失敗後,宋景詩獨自流落徐州亳州一帶,賣藝授徒,於1871年被安徽巡撫英翰殺害;一說小劉貫莊一帶有人在1899年還見宋景詩回過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