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福三傑

安福三傑

安福三傑:羅隆基王造時彭文應三大出自清華的才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羅隆基
  • 別名:國琅
  • :努生
  • 筆名:生輝、野度
個人生平,故事簡介,

個人生平

羅隆基(1896.8.14~1965.12.07),江西省安福楓田鎮人。中國近現代著名政治活動家,愛國民主人士,他是中國民主同盟創始人之一,也是最終沒有得到正式平反的五名右派之一,剩下四人分別是章伯鈞彭文應儲安平陳仁炳,被稱為中國第二號右派。
安福三傑
1913年,考入北京清華留美預備學校。1921年赴美留學,先後入威斯康辛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攻讀政治學,後赴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獲得政治學博士學位。1928年回國,任教於上海光華大學,並參與創辦《新月》雜誌。曾因發表反對國民黨一黨專政的言論,被逮捕。九一八事變後主張抗日。
1932年1月,羅隆基接受劉豁軒邀請,北上天津,擔任《益世報》社論主筆;又接受南開大學校長張伯苓的聘請,同時兼任南開大學政治系教授。羅隆基在《益世報》上不斷發表言辭激烈的社論,如《一國三公僵政局》、《可以戰矣》、《再論對日方針》、《剿共勝利不算光榮》、《攘外即可安內》等,批評政府的對日方針。1933年秋,羅隆基的專車在海光寺附近遭到槍擊,羅隆基險遭暗殺。此後不久,《益世報》由於受到壓力,被迫辭退了羅隆基。主張抗日的宋哲元控制北平、天津地區後,《益世報》再次聘任羅隆基就任社論主筆,直到1937年8月天津被日軍占領,《益世報》停刊。
抗戰後轉移後方。是國民參政會參政員,中國民主同盟早期領導人之一。抗戰勝利後從事民主運動,與周恩來、董必武等來往甚密。1949年9月以民盟代表的身份,出席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體會議。後任民盟中央副主席、政務院委員、森林工業部部長、政協全國委員會常委、全國人大常委等職。
1957年5月22日,中共中央統戰部舉行座談會。羅隆基在會上發言,建議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一個委員會,檢查“三反”、“五反”、“肅反”運動中的失誤偏差。而該委員會須由執政黨、民主黨派和無黨派民主人士三方面組成。這就是著名的“成立平反委員會”的主張,它與章伯鈞的“政治設計院”,儲安平的“黨天下”一起被稱為最著名的三大右派言論。
1957年6月被劃為右派。1958年1月26日被撤消民盟中央副主席職務,同月31日被撤消全國人大代表資格與森林工業部部長職務。工資從四級降到九級。
羅於1928年與在英國相識的法律系學生張舜琴結婚並一同回上海生活,翌年誕下一女但一個月後去世,而羅跟張也於1931年離婚,跟著的日子曾跟王右家與浦熙修戀愛但沒有結果,1965年12月7日子夜因心臟病去世。
1986年10月24日,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召開他90周年誕辰紀念會。中共中央統戰部部長閻明復在會上熱忱肯定其革命貢獻,認為他是知名的愛國民主人士。
主要著作:《人權論集》、《政治論文集》和《斥美帝國務卿艾奇遜》等。
王造時(1903.9.2-1971.8.5)江西省安福平都鎮,原名雄生,一九○三年九月二日出生於一個經營竹木生意的商賈。1917年就讀於北京清華學校中等科,1919年參加“五四”運動,曾兩次被捕入獄,後任清華學生會評議會主席。1925年8月,自清華大學畢業後,轉到美國威斯康星大學就讀政治學,1929年6月獲政治學博士學位,8月到英國任倫敦經濟學院研究員,師從英國費邊社會主義代表人物拉斯基。
安福三傑
王造時1930年經蘇聯回國。同年受聘擔任上海光華大學文學院院長兼政治系主任,教授。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創辦《主張與批評》半月刊,後又創辦《自由論壇》雜誌。同時王造時參與發起組織上海各大學教授抗日救國會,積極支持十九路軍和淞滬抗戰。接著又與宋慶齡魯迅楊杏佛等發起組織中國民權保障同盟,擔任同盟的宣傳委員、執行委員,參加援救被國民黨關押在監獄裡的革命者和進步學生的活動。1933年11月,他參加了“福建事變”,發表《為閩變忠告當局》宣言,公開了他的反蔣抗日主張。1935年底,與馬相伯沈鈞儒等共同組織上海文化界救國會並擔任執行委員。1936年王造時出任上海文化界救國聯合會中擔任宣傳部長,主持《上海文化界救國會會刊》和《救國情報》,主張停止內外,一致對外。1936年6月,全國各界救國聯合會成立,他被選為執行委員,常務委員。同年11月被國民黨逮捕,為著名的“七君子”之一員。1938年3月,王造時擔任江西省政治講習院教育主任兼教授,負責訓練抗戰時期江西省幹部。9月,在江西吉安創辦《前方日報》,並被聘為國民參政會參政員。1940年在明代著名安福籍陽明理學家鄒守益[1491~1562),字謙之,號東廓]創建的復古書院[(嘉靖十五年(1536)]基礎上創建安福縣立初級中學(1943年8月校名改為安福縣立中學,1958年秋校名定為江西省安福中學)。抗戰勝利後在上海創辦自由出版社,同時兼任私人法律顧問。1948年12月,蔣介石親自下令查封由知名人士儲安平創辦的上海《觀察》雜誌,並逮捕《觀察》工作人員,這就是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上海“《觀察》事件”。此後,我國近代民主運動的先驅之一, “五四”運動的領導人之一,著名“七君子”之一的王造時先生親自出面,多方奔走以自己的影響力給當局施壓。並於次年2月親自擔保和營救了包括美術家朱宣鹹在內的數位《觀察》進步人士出獄。
上海解放後,王造時積極參加愛國民主運動,是著名的愛國人士。1951年起,王造時任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世界史教研室主任。1957年王造時被錯劃為右派分子,1960年9月,摘掉右派帽子後,在“文化大革命”中王造時又受到衝擊。“文革”中,王造時的兩個兒子和女兒海若均患了精神分裂症,女兒海容因為拒絕參加復旦大學對其父親的批鬥,也被打成“反革命”備受折磨而死。於一九七一年八月五日與世長辭。
主要著作:《荒謬集》、《世界近代史》 ;
主要譯作:黑格爾的《歷史哲學》、摩瓦特的《近代歐洲外交史》、《現代歐洲外交史》、拉鐵耐的《美國外交政策史》、拉斯基的《國家的理論與實際》、《民主政治在危機中》。
彭文應(1904.6.27—1962.12.15),字爵園,江西省安福寮塘鄉人。著名愛國民主人士。他是五名中央級未獲平反的右派之一。
安福三傑
13歲時考入清華學校。在清華求學期間,擔任過《清華周刊》總編、學生評議部長,參加五四運動。民國14年(1925年)畢業後,以公費赴美國留學,在美國威士康辛大學攻讀政治系,獲學士學位。後又至哥倫比亞大學深造,獲政治碩士學位。民國20年九一八事變後,曾擔任哥倫比亞留美中國學生會會長,組織中國學生髮表聲明,寫文章,抗議日本侵華,呼籲國人團結抗日。
彭文應於民國21年回國後,在上海法學院、光華大學擔任教授,並擔任王造時主編的《主張與批評》、《自由言論》雜誌的主要撰稿人,發表了《社會主義之路比較可通》、《剿民乎?剿匪乎?》等文章,主張中國走社會主義道路。民國24年,彭文應參加上海各界救國會。民國26年參加憲政協進會和民主同志會等組織,曾擔任《民主》、《憲政》半月刊主編。“七君子事件”發生後,他參加了宋慶齡領導的營救工作,並隨宋慶齡進行愛國入獄鬥爭。
上海淪陷後,彭赴江西,任《前方日報》主筆,在此期間,曾任江西省政府臨時參議會參議,省立永修高級農林學校校長,南昌大學教授、總務長等職。
抗戰勝利後,彭文應回到上海,任上海臨時大學教授,由沈鈞儒沈志遠介紹加入中國民主同盟,並積極投入民主運動。民國36年民盟被國民黨政府宣布為“非法組織”而解散時,彭出任民盟上海市支部地下組織主任委員,領導民盟上海地下組織進行民主鬥爭。
1949年5月上海解放後,6月至8月彭任民盟上海市支部臨時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同年11月在民盟中央一屆四次全會上被選為中央委員。1950年1月至10月彭又任民盟上海市支部臨工委副主任委員,1951年10起彭歷任民盟上海市支部第一、二屆副主任委員,民盟上海市第三屆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並歷任上海各界人民代表會議第一、二、三屆代表,上海各界人民代表會議協商委員會第二、三屆常委,第一屆上海市政協常委。1957年被劃為右派分子,1962年12月15日病逝,1978年4月摘掉右派分子帽子。

故事簡介

安福三傑三冤魂
淳安老城西門出城為一都,有西廟村西廓村,他們移民至江西安福縣。
安福縣人傑地靈,曾有著名的四才子,新中國成立後,也稱安福三傑。四才子何以變三傑?這是政治原因。原來四才子是指羅隆基王造時彭文應、彭學沛。而只有彭學沛後來當上國民黨中宣部部長,其他三位一直是民主鬥士,中華精英,故稱安福三傑。(三才子人生軌跡幾乎一摸一樣)
安福三傑,一成清華三傑,名不虛傳。1913年羅隆基以第一名考入上北洋清華大學;1917年,彭文應也以優異成績進清華;翌年,王造時又步羅、彭後塵同以江西第一名進入清華園。他們三位同鄉同學均具雄才大略,並為五四運動學生領袖,抗暴反惡,為民主奔走呼號。
1921年羅隆基留學美國,與梁實秋、聞一多參加國家社會主義社團大江社。羅以政論見長,後又從美國赴英求學,獲政治博士。1928年回國,為民主政治殫精竭慮,曾遭蔣介石派特務暗殺,因羅名氣大影響深遠,未敢下手。後又企圖收買,更難就範。羅一介書生,不附庸,不求饒,不誘於譽,不恐於威,始終保持獨立的政治見解和高尚人格。羅曾與共產黨王若飛等並肩戰鬥,在民主鬥爭中,其功顯赫,其名遠播。解放後任政務委員、森林工業部長。1957年被打成右派,眾口鑠金,積毀銷骨。1965年12月7日,他孑怨一身,無妻無子無女,含恨棄世,嗚呼悲哉!特吟詩祀之:
風雲突變五七年,反右狂飈席捲天。
古政坑儒望項背,今誘引蛇盡殄殲。
章羅聯盟皆神話,丁陳集團廣株連。
龍顏一怒復盆黑,多少冤魂哭黃泉。
一代英豪彭文應,五車八斗貫東西。終生奔走呼民主,許國鼎新革陋習。奈因遺忘賈誼淚,無端入瓮袁盎計。孑然傲骨含恨去,孤墳衰草長太息。
再說王造時(將復古書院改成現安福中學),清華大學畢業後,26歲獲美國威斯康大學政治博士;27歲任中國公學政治學教授;30歲掛王造時律師事務所牌子從業。1936年為抗日救國和沈鈞儒、李公僕、沙千里、章乃器、鄒韜奮、史良七君子被國民政府關押10個月之久。解放後作為民主人士。1957年被打成大右派,文革又遭劫難,1971年8月5日屈死獄中。其子鈞陶、鈞柱、其女海容等都慘死在文革風暴中。當時安福的孤山上冒出五座新墳,如此慘景,史堪鮮見!吟詩如下:
學養世界稱名人,救國反誣號七君。
七位君子七忠心,五座新墳五冤魂。
知識越多越反動,愛國越深越遭冤。
書生率性憑意氣,太宗作古做魏徵
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
三更歸夢三更後,斯人憔悴獨憂憂!
安福三傑之一的彭文應也是一言蒙冤,家破人亡,
詩曰:
子胥一夜愁白頭,潘君一言蒙冤垢。
縱有伍公豪氣在,家毀人亡冥幽幽!
願淳安人也知道移民鄉親的第二故鄉的人文何其深沉感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