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仁炳

陳仁炳

陳仁炳(1909.12.15—1990.12.9),湖北武昌人,基督教人士陳崇桂之子。歷史學家,愛國民主人士

新中國成立後曾任上海市政協副秘書長,民盟中央委員,民盟上海市支部第一、二屆委員,民盟上海市委員會第三屆市委委員、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陳仁炳
  • 外文名:Chen ren bing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湖北武昌
  • 出生日期:1909年12月15日
  • 逝世日期:1990年12月9日
  • 職業:歷史學家、愛國民主人士
  • 畢業院校密西根大學
個人履歷,活動年表,

個人履歷

陳仁炳幼年在湖北荊州就讀瑞典行道會所辦的教會國小,1925年去北京,就讀於基督教美以美會(美國差會)創辦的北京匯文中學
1928年去上海,入讀基督教美北浸禮會和美南浸信會聯合創辦的滬江大學。後赴美留學。
1936年獲得美國密西根大學哲學博士。回國後曾任上海聖約翰大學教授兼文學院院長。
1947年與民盟盟員共同創辦《展望》雜誌。
1949年3月,解放軍渡江前夕,陳仁炳出版有文集《走向民主社會》,批評國民黨統治。
解放後,擔任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
1957年劃為右派前,還兼任上海市政協副秘書長,民盟中央委員。他提出“反對鄉原態度,提倡賈誼精神”。陳仁炳當時被任《解放日報》總編輯的張春橋,在其寫的題為《陳仁炳的“另外一條道路”是什麼?》一文中點名。後來又在毛澤東打退資產階級右派的進攻》一文中被點名。
1980年代,絕大多數右派分子獲得平反,而他是5名中央級未獲平反的右派之一,也是5人當中唯一一個活著看到自己沒有被平反的人。
1990年12月9日,陳仁炳在上海去世,享年81歲。

活動年表

幼年在荊州教會國小就讀,17歲後去北平,就讀於匯文中學。
1928年入上海滬江大學,在校期間曾任該校基督教青年會會長。
1932年赴美留學,次年獲南加州大學社會學碩士學位。
1936年又獲密西根大學社會系博士學位。
回國後曾任上海聖約翰大學教授兼文學院院長,後至武漢,受抗日救亡運動之影響,參加武漢合唱團,任領隊,曾率隊赴東南亞演出,宣傳抗日救亡,義演募捐支援抗日。
1940年回重慶。曾任重慶廣播電台總編輯,又任財政部秘書等職。
1945年先後為蘇州國立社會教育學院教授、上海師範專科學校社會學系主任和上海聖約翰大學文學院院長,11月經周新民李文宜介紹,加入了民盟
1947年參加了進步教授們組成的上海市大學教授聯誼會(簡稱“大教聯”),擔任了“大教聯”幹事;同時,還協助民盟創辦中共地下黨直接領導的《展望》雜誌,並擔任該雜誌社副社長。
1948年5月22日,參加上海學聯在交通大學舉行的反美扶日萬人大會,陳作演講激勵學生,遭國民黨政府教育部下令禁止他再執教鞭。是年10月,陳投身於轉入地下的民盟上海市支部民運委員會工作,
1949年3月又被任命為民盟上海市支部解放工作委員會成員。解放軍渡江前夕,陳仁炳出版有文集《走向民主社會》,嚴厲批評國民黨統治。
建國後,陳仁炳任華東軍政委員會人民監察委員會委員,第一、二、三屆上海市各界人民代表會議代表,第二、三屆上海市各界人民代表會議協商委員會委員,第二屆上海市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第一屆上海市政協委員兼副秘書長。在民盟中央一屆四次全會上,陳仁炳被選為中央委員。
1949年8月至1950年1月期間,因民盟市支部臨時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閔剛候參加全國政協會議去北京,由陳代理主任委員。以後,陳又被選為民盟上海市支部第一、二屆委員,民盟上海市委員會第三屆市委委員、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同時,擔任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
1957年他提出“反對鄉原態度,提倡賈誼精神”。結果被當時任《解放日報》總編輯的張春橋,在其寫的題為《陳仁炳的“另外一條道路”是什麼?》一文中點名。後來又在毛澤東打退資產階級右派的進攻》一文中被點名。
1957年被劃為右派分子,受到批鬥,文革中受到迫害。
1978年4月摘掉右派分子帽子,但“只摘帽子,維持右派原案,不予改正”。
1980年開始,絕大多數右派分子陸續獲得平反,而他是5名中央級未獲改正的右派之一,也是5人當中唯一一個活著看到自己沒有被平反的人。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陳仁炳被選為民盟中央第五屆中央委員、第六屆民盟中央參議委員會委員,民盟上海市委員會第九屆委員會顧問。
1990年12月9日,陳仁炳在上海去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