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認知同化說

學習認知同化說(cognitive-assimilation theory ofl earning)美國心理學家奧蘇伯爾提出的一種認知學習理論。認為學習是一種有意義的言語學習活動,是符號代表的新知識、新觀念與學習者認知結構中已有的適當觀念建立起實質性的、非人為的聯繫。學習能否發生,取決於認知結構中的已有觀念。只有當新舊觀念相互作用時,才能產生意義學習。

同化即新舊觀念的相互作用,通過相互作用,新舊觀念有可能都發生某種變化,新的觀念獲得了意義,舊的觀念也得到擴展或改變,或新舊觀念之間發生聯繫,產生新的聯合。同化學習方式有三種:(1)歸屬學習I(2)歸總學習;(3)聯合學習。一個完整的學習過程包括蘭個階段:(1)習得階段,新知識意義的獲得;(2)保持階段,新知識意義的保持與遺忘性同化的出現;(3)再現階段,新知識的意義從同化它的原有觀念中分離。原有認知結構的特性對意義學習具有決定性影響:(1)可利用性:已有認知結構中是否具有可供利用的、起固定作用的觀念;(2)區別性:儘管新舊觀念有聯繫,但新觀念應具有獨立性,與原有觀念不發生混淆;(3)穩定性和清晰性:這一點決定原有觀念是否可以成為有效的固定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