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雁(元末明初詩人高啟創作的一首詩)

《孤雁》是元末明初著名詩人高啟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此詩首聯即突出了雁之“孤”,頷聯借用大雁傳書的典故接前兩句詩意,表現孤飛大雁難成行以及內心的恐懼,增加孤雁的不幸,頸聯則將上述雁之“孤”,推到了極至,尾聯則通過大雁寧願忍受寒冷夜宿蘆葦叢中也不願與鳧鷺為伍,高傲自現,讓人同情之餘不免又有幾分敬意。全詩緊緊抓住一個“孤”字,鮮言“孤”而句句顯“孤”,將失群大雁之“孤”描寫得淋漓盡致。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孤雁
  • 創作年代:元末明初
  • 作品體裁:五言律詩
  • 作者:高啟
  • 作品出處:《高青丘集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孤雁
衡陽初失伴,歸路遠飛單。
度隴將書怯,排空作陣難。
呼群雲外急,弔影月中殘
不共鳧鷖宿,蒹葭夜夜寒。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①衡陽:湖南衡陽有回雁峰,相傳是雁南飛的盡頭。
②度隴將書怯:化用杜甫有“遲回度隴怯”詩句。隴(lǒng),當指隴山,此山為六盤山的南段,在今陝西隴縣北,延伸於陝、甘邊境,山勢險峻,為陝、甘要隘。將書,帶信;將,攜帶。。據《漢書》記載,漢使向匈奴索取被扣押在漠北的蘇武,匈奴謊稱蘇武已死。蘇武的屬吏常惠教使者言道:“漢天子在上林苑射落大雁,得蘇武帛書於雁足。”匈奴人聞言失色,只得釋出蘇武。
③排空:升空。
④作陣:雁群飛翔或排成一行,或排成人字形,猶如戰陣。
⑤殘:羽毛凌亂殘破。
⑥鳧鷖(fú yī):《詩經·大雅》中的篇章名。鳧,本義指野鴨;鸑,本義指水鷗。
⑦蒹葭(jiān jiā):《詩經·秦風》中的篇章名,本義指蘆葦。

白話譯文

在衡陽的時候開始失去夥伴,回家的路途遙遠而且只能孤獨的飛行。
度過隴關的時候有些許的膽怯,想要在空中排陣卻是很困難的。
在雲霧的外圍急切的呼喊著自己的夥伴,月色的照映之下露出孤單的殘影。
即使如此,哪怕是獨自露宿在蘆葦叢中,也堅韌地忍耐漫漫長夜的侵襲,決不會為了取暖而和野鴨或水鷗擠在一起。

創作背景

詩人早年就結識了一群知交好友,即所謂“北郭十友”。明政權建立後,楊基、徐賁等被流放,詩人自己則被召入京纂修《元史》。在京期間,詩人一直感到孤獨苦悶,於是創作了這首詩抒泄孤獨苦悶的心情。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詩開頭就重重地突出了“孤”字。“衡陽初失伴,舊路遠飛單”,雁剛飛出起點就與大群失散了,不得不單獨北回,這漫漫的歸途上,處境十分孤獨淒涼。“度隴將書怯,排空作陣難”一聯運用了“雁足系書”的典故,指這孤雁要帶著書信飛度荒涼的隴上,前往冰寒的漠北。任重,道遠,身單力弱,前途未測……這些讓它不得不中情畏怯。它高高地飛上天空,可憑它一個並不能組成人字雁陣。”呼群霉外急,弔影月中殘。”它飛到鬟層之外,俯看著翅下的茫茫罷海,想召喚它的同群,可從早到晚,它急切的呼聲卻得不到半點回應。日落月出,失望的孤雁只能指望在慘白的月光中顧影可憐,聊以自慰。不料,月亮竟也懷著陰暗心理,自己殘缺了,以致孤雁連有個全影都不能,連形影相弔也吊不完整,讀來給人以一種涼入骨髓之感。至此,“單”、“怯”、“難”、“急”、“殘”等字層層壓下,形容備至。然而,詩人並沒有順勢來個一慘到底的結語。“不共鳧鷺宿,蒹葭夜夜寒。”鳧與鸑之於大雁,猶如蓮間雀之與鯤鵬,不能同日而語。縱然是孤單、畏怯、為難、焦急、淒涼、百病交侵,但大雁畢竟還是大雁,並未因此放下身份與鳧鸑之輩為伍。縱然是獨宿葦叢,夜夜驚寒,它也寧願收緊了雙翅作堅韌的忍耐,決不為了取暖而與此輩擠成一團。這二句,將詩意於篇末忽作一振,也點醒了詩的題目“孤雁”之“孤”,不是什麼孤零、孤弱,而是孤高、孤傲,如此收筆,有柳暗花明之致。
全詩結構緊湊,首聯“遠飛”引出次聯的“度隴”,次聯的“作陣”連線頸聯的“呼群”,頸聯的“月中”又勾起束聯的“夜寒”,環環相扣,語意連綿。此外,詩人信手拈來《詩經·大雅》中的“鳧鸑”與《詩經·秦風》中的“蒹葭”兩個篇名用在詩中,卻絲毫不著痕跡,遊戲筆墨之功由此可見。

名家點評

中國古代文學研究中心教授錢振民:詩用比興,意味雋永,耐人尋味。(《元明清詩鑑賞辭典》)

作者簡介

高啟(1336年—1374年),字季迪,自號青丘子,長洲(今江蘇蘇州)人。洪武初,召修《元史》,授翰林院國史編修,後因代蘇州知府魏觀作《郡治上樑文》一詩觸怒明太祖朱元璋而被腰斬於南京。高啟博學工詩,尤長歌行體,詩風清新超拔,與楊基、張羽、徐賁並稱“吳中四傑”。著有《高太史大全集》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