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河鎮

孟河鎮

孟河地處寧鎮山脈末梢、長江之畔,位於常州市西北部,由原小河鎮、孟城鎮於2003年10月合併建立。孟河鎮北枕長江和小黃山的萬畝森林公園,東靠春江鎮,東北臨鎮江市揚中的西來橋鎮,南連西夏墅鎮,西接鎮江丹陽市的高橋和小黃山山脈的棲鳳山。距離常州港8公里,常州機場15公里,122、238、239、338省道穿境而過,交通便捷。總面積88.2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約12萬。是齊梁故里、孟河醫派的發源地、革命先驅惲代英的故鄉,是全國重點鎮江蘇省重點鎮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中國汽摩配名鎮、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國家級生態鄉鎮、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鎮。孟河鎮入選第二批全國特色小鎮。2018年5月24日,孟河鎮入選最美特色小城鎮50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孟河鎮
  • 外文名稱:Menghe town
  • 行政區類別:常州市新北區
  • 所屬地區:江蘇省常州市
  • 下轄地區:13個行政村、4個社區
  • 政府駐地:孟河鎮政府
  • 電話區號:0519
  • 郵政區碼:213000
  • 地理位置:常州市新北區西北部
  • 面積:88.26平方公里
  • 人口:常住人口約12萬
  • 方言:吳語太湖片毗陵小片(常州話)
  • 氣候條件:亞熱帶
  • 著名景點:萬綏東嶽廟、九龍禪寺、小黃山
  • 機場:常州奔牛國際機場
  • 火車站:常州站、常州北站
  • 車牌代碼:蘇D
  • 歷史代表:孟河醫派、惲代英
  • 附近高速:S39江宜高速
鎮情概況,歷史名人,丁甘仁,馬培之,巢崇山,惲代英,歷史沿革,社會事業,交通運輸,文物古蹟,萬綏東嶽廟,蕭氏宗祠,費伯雄故居,九龍禪寺,觀音禪寺,人口狀況,經濟狀況,

鎮情概況

孟河鎮地處寧鎮山脈末梢、長江之畔,是歷史悠久、人文薈萃之地。全鎮總面積88.26平方公里,轄13個行政村,4個社區, 常住人口約12萬。孟河鎮是全國重點鎮、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中國汽摩配名鎮、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國家級生態鄉鎮、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鎮。
常州市新北區孟河鎮

歷史名人

早在南北朝時,就出了齊梁兩位開國皇帝及十多位帝王。清朝中後期,以費伯雄馬培之巢崇山丁甘仁為代表的孟河醫派創造了“吳中名醫甲天下,孟河名醫冠吳中”的醫盛時期。孟河鎮也是革命先驅惲代英的故鄉。
孟河鎮

丁甘仁

丁甘仁(1865—1926),名澤周、字甘仁,武進孟河鎮人。12歲時他志向學醫,始隨圩塘馬紹成學歧黃之術,後又拜馬培之名醫為師,還與費伯雄的門徒、族兄丁松溪等人切磋醫術,廣采各家之長。1880年,年僅16歲的了丁甘仁去無錫、蘇州開業行醫。幾年後到上海,經巢崇山推薦,到上海仁濟堂藥號坐堂設診。最使他醫名大振的是在1885年上海喉痧症流行,其時滬上中西醫生千餘人,唯丁甘仁門診率最高,治癒喉痧症病人達萬餘人,連在滬的西方人,也重金爭相請他治病。丁甘仁在醫術上能繼孟河前輩不拘一格、廣采眾長的治學精神,對當時西醫西藥漸入中國。也不是採取抵制、排斥的態度。他認為:醫為仁術,擇善而從,不分畛域。又說:中醫以氣化擅勝,西醫以跡象見長。論其理則中學至精。論其效則西醫亦著。為了拯救中醫,培養中醫後繼人才,他熱心於中醫教育事業。自1916年始,聯絡中醫界同仁集資創辦上海中醫專門學校、上海女子中醫專校,自任總主任,主持校務。接著又在市南、市北創辦二所廣益中醫院,延請有名醫師,一邊任教,一邊治病,理論聯繫實際。開創了從學校培養中醫專業人材的新路子,極力抵制當時社會上否定中醫學的思潮。他造就了一大批中醫人才,很多學生後來成為我國中醫界的骨幹力量,其中朱治安、許半龍、程門雪章次公等均為一代名醫。 丁甘仁對貧苦病人,常常解囊相助,並樂善好施。在上海在家鄉資助慈善事業,時有平民醫生之稱。他先後被選為上海市中醫學會會長、江蘇省中醫聯合會副會長。享有“醫譽滿海上,桃李遍天下”之榮譽。1924年,孫中山先生親書“博施濟眾” 匾額贈予丁甘仁,高度評價其功德。他醫著頗豐,有《丁甘仁醫案》8卷,《喉痧症治概要》2卷,《丁甘仁晚年出診醫案》、《丸散膏丹用藥配製法》等十餘種。

馬培之

馬培之(1820-1903年),字文植,清·武進之孟河人,僑寓吳中瓣蓮巷,光緒癸卯年卒。其祖上自明代馬院判起即世代業醫,馬自幼隨其祖父名醫馬省三習醫16年,盡得其學,醫術精良,尤長於內外、喉諸科。後又博採王九峰、費伯雄等醫家之說,融會貫通。時值慈禧太后病,征各省名醫醫治,馬氏受薦入宮,治癒其病,遂得賞識。後馬氏因故託病回家,慈禧且賜有匾額,醫名大振。 馬氏對中醫各科都有高深的造詣和成就,尤以外科見長。學術上推崇王氏全生派,同時亦能吸收正宗、心得兩派之精華而發明之。其外科著作有《馬評外科證治全生集》(亦即《外科全生集》)、《醫略存真》、《外科傳薪集》、《外科集腋》等。

巢崇山

巢崇山(1843——1909),名峻,晚號臥猿老人,武進孟城人。世醫,初在孟河行醫。清同治、光緒間行醫於上海近50年。巢崇山家學淵源,學驗兩富,擅內外科。尤以外科為精。能以刀針手法治腸痛,多應驗如神。巢崇山平生診務繁忙,故著述甚少,著有《千金珍秘》、《玉壺仙館醫案》。

惲代英

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共產黨早期青年運動領導人之一,黃埔軍校第四期政治教官。原籍江蘇武進縣小河人,1895年生於湖北武昌。中華大學畢業。學生時代積極參加革命活動,是武漢地區五四運動主要領導人之一。1920年創辦利群書社,後又創辦共存社,傳播新思想、新文化和馬克思主義。192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3年任上海大學教授。同年8月被選為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中央委員、宣傳部部長,創辦和主編《中國青年》,它培養和影響了整整一代青年。

歷史沿革

據《武進陽湖縣誌》記載:早在漢代,孟河還只是長江邊上的一個小漁村,六朝時的巴斗山﹙今丹陽市界牌鎮境內﹚還是長江中的孤島,水漲山沒,潮落山出,塔山周圍原來是四面環水的洲田。東漢光武帝初年(公元25年),朝廷命開浚河瀆,從長江口﹙抄瓢港﹚挖掘到小黃山腳下西邊湯巷裡﹙今城北村的湯巷裡﹚,它由孟瀆一路貫穿到萬綏和浦河至養濟河、午塘河及小橫河等十多條河流而成,全長48里左右,新開好的河道已成為京口(鎮江)至江陰間連線南運河與長江之間的水上大動脈,是南接奔牛京杭大運河北達長江的重要通江河道之一,也遂成了一個通江口岸。新開通的河道使漕糧船隻亦可由此進入長江,分流了漕運,因水路通航,人口逐漸增多,貨物交易繁榮,“廛集成市”,同時也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文化亦隨著經濟的發展而逐漸繁榮起來了,來往的人們將通江口岸叫名為“河莊口”,故人就稱之為“河莊”了。
孟河鎮
據《常州賦》記載:常州刺史孟簡在此受朝廷之命擴展老瀆河莊的河道,唐朝元和五年至元和八年(810年—813年),“引江水南濟京杭運河通漕工程,歷時四年多,有十五萬多人參加開浚,民工從外省外地招來之,河成48里灌溉良田四千多公傾。他的水利作用,不獨有利武進一縣,而有便於常、鎮兩郡,還影響到蘇州和松江”。由於是常州刺史孟簡在此督工擴展老瀆,故取名為孟瀆,鎮因河而名,“河莊”也就稱為“孟河了。自唐朝元和八年(813年)開通孟河的近一千二百年以來,地方志有記載疏浚過孟河的就有二十二次之多。至清雍正末年﹙1727年﹚又新開通了小河港﹙也叫新孟河﹚;光緒中葉時又開通了小河段的穿心港和攔門沙港後。蔭沙港才可以和陸地直接連線,內陸河道才可以直接通到長江,船隻也可直接通到長江而無阻了,所以老孟河的水利和航運作用的顯示就已不十分重要了。再據《全國地名大辭典》記載:“孟河的山在武進西北八十里,俯瞰之大江”。據《羊士諤記》,說是東晉桓溫的謀土孟嘉隱居於此。嘉山距孟河城十里,原名龍山,《幼學句解》中有“風高九曰,孟嘉生落帽於龍山”之句,嗣後,龍山易名嘉山。由於孟河小鎮位於嘉山(即西山棲鳳山)與龍山(東山、小黃山)之間,又形成似雙龍戲珠的格局,因而其雅號稱為“珠城”。清代重新建造的關帝廟石碑中記有“珠城斗大,孟瀆環之,一勺之水,隨潮盈涸”之句。宋朝嘉熙初年開始建孟瀆寨,駐兵設防。明朝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巡撫尚維向朝廷委派御史京官孫翊主持。孟河城於明朝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築成。全城共設五個城門:東門名通江門(意達長江),西門名達潤門(意達鎮江),北門稱翊京門(因孟河城牆系孫監造,而孫是京官,故名之)、大南門稱安常門(意定安通常州)、小南門稱通信門(因門外有驛道之故)。孟河城的城牆有高二丈多高,周長有六百七十餘丈,大約有四華里之多。整個城牆是南北長,東西窄,城牆是磚石結構。城牆用材料,石是客地運來,磚是就地燒制。南北城牆跨越內城河處各設水關一個,南水關名金鎖關,北水關名玉盤關,水關設有關橋,拾級而上可通便車。城牆周圍都有護城河,出東門和大南門的老孟河上架築有石質門的丹鳳橋和迎鴻橋及便於收放的木吊橋。西門和北門各有木吊橋,小南門口護城河上的橋叫永豐橋,小南門外有一條幾十米長的小街,內城河上船隻可直接通航至城外的老孟河再到長江口岸。南北水關均有元木橋為水上“城門”可定時啟閉,放行過往護城河上的船舟。至此人們稱孟河城為孟城了,久而久之大家都叫她“孟城”了。
嘉靖三十七年間孟河城築好後朝廷就設官建署、專司吏管,並派了大量的重兵駐紮城內和城外防守,孟河城一直是歷代朝廷的江防要塞,是常州府抵禦金兵南侵及倭寇進犯北部的重要通道和屏障,從宋朝開始至民國年間當朝曾一直派重兵駐防。又說明朝代年間的戚繼光在此築城防倭寇,才將孟河稱為孟城。(故孟河史稱河莊、稱珠城、別稱孟城、還稱通江市等)。宋朝嘉熙初年期間﹙1237年﹚郡守何處信請命朝廷,派精兵二百零五駐守在孟瀆寨;明朝初年期間﹙1370年﹚朝廷派兵一千六百多名,沙漿船五十隻駐守孟河堡;清朝期間又派兵海軍一千五百多名駐孟河營;太平天國期間曾派重兵太平軍駐守孟河城內長達三年又七個月的時間;民國時期國民黨八十八師轄一部在孟河城內關帝廟一帶駐防;至1938年前孟河城內西林寺和城外的娘娘廟各駐有一個營的民國保全部隊;1938年日軍侵略到孟河城後曾派一個中隊的日軍駐紮在孟河城的城皇廟內;1945年抗戰勝利後有國民黨的張少華保全第四縱隊的一個中隊駐防北門外的財神廟內;解放後政府還派將近一個營的兵駐紮在孟河鎮的東山。“訪孟河城跡,濱江古屯兵,東山對西山,兩山夾一城。這是當年人們為紀念這座抵禦侵略的古孟河城而留下的一首讚美詩。”孟河鎮在歷史上一直隸屬於武進縣管轄,﹙經2002年4月常州市區域調整後才屬於現在的新北區管轄﹚晉時的武進故城就在孟河這一帶。歷史上孟河與萬綏分分合合多少次,曾有過阜通、南蘭陵、萬歲、萬綏、等地名,還有孟瀆寨,孟河堡、黃山門、孟河營等軍事設施究設在何處?今孟河東山東南角的龍亭村的前城頭,後城頭兩個自然村名,一直傳說是古蘭陵時期的古代城頭,是否是當時的武進故城裡的舊址,還是孟瀆寨,孟河堡、孟河營的老城址?還有待考證。孟河在宋、元朝時期隸屬於武進縣千秋鄉,明代隸屬於通江市﹙鄉﹚的行政中心,﹙通江市期間設鄉董,通江市駐孟河城內辦公﹚。清末民初,孟河鎮的管轄範圍是:東至蔭沙口,﹙原小河鎮的南蔭村﹚,東南至馬莊灣﹙原孝都鄉的馬莊灣村﹚,南至鴉鵲溝﹙今羅溪鎮境內的鴉鵲村﹚和琪莊﹙原浦河鄉現西夏墅鎮境內的琪莊村﹚,西至訪仙鎮獨山頭村,西北至川門橋﹙今丹陽市新橋鎮境內川門橋村﹚,北至木橋﹙今丹陽市的新橋鎮境內的黑木橋村,東北至界牌鎮境內的龍皇廟和安樂州村﹙今丹陽市界牌鎮境內的界東村﹚。總面積為三百三十二點五九平方公里,﹙民國二十三年的1934年10月10日廢市設立了八個鄉鎮,部份地方也劃歸了丹陽縣市管轄﹚。據老百姓反映和孟城鄉志記載,孟河城城牆的城磚從1952年開始逐步拆毀到1958年城牆已全部拆毀完了。據說大部份城牆磚頭是拆到常州連江橋大煉鋼鐵時用於造煉鋼鐵的高爐,小部份是當地生產隊和老百造小房子用掉了,老城牆基石是在1974年11月疏浚新孟河和新開向陽河時全部拆毀掉了,現遺存大南門口的一段城牆有十多米在費伯雄故居南的旁邊。

社會事業

近年來,孟河鎮社會事業蓬勃發展。目前建有小河中學孟河中學2所中學,孟河實驗國小、小河中心國小、孟河中心國小、萬綏國小、石橋國小、東陸國小6所國小。
新北區孟河鎮被江蘇省文化廳授予“江蘇省特色文化之鄉”,這是常州市迄今為止唯一獲此殊榮的農村鄉鎮。孟河地區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是齊梁故里,是九龍禪寺、東嶽廟等諸多名勝所在,也是我黨革命先驅惲代英同志的故鄉。孟河鎮以書畫、雕刻為主要特色開展民眾性文化活動,書畫協會、文學創作組、雕刻協會等相繼在村、企業成立,形成了村村廠廠、家家戶戶有書畫、雕刻作品掛上牆的可喜景象,形成了良好的文化氛圍。建有常州市最先進的鄉鎮衛生院——孟河人民醫院。

交通運輸

孟河鎮地處常州西環線與北環線交匯,常泰高速、S238、S338、S239、S122穿境而過,東枕長江,南臨京滬鐵路、滬寧高速公路312國道

文物古蹟

萬綏東嶽廟

萬綏東嶽廟位於戲樓路北段西側,占地2888平方米。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東嶽廟原是梁武帝的家廟,早在梁朝建立第八年時,蕭衍即在祖宅塑了東嶽廟,意在祈神保佑“國泰民安,風調雨順”,山門朝東,意為紫氣東來,古建築有:山門、戲樓、東嶽大殿、大樓、財神殿、觀音殿、太乙殿、真武殿、十三堂、子孫堂、三茅殿、南房、北房、軒殿等等,總計九十九間半房屋。整個建築富麗莊嚴,諸多神像布置嚴謹,神態各異,造型逼真。慈威並舉,巍峨壯觀,是沿江七十二座廟中最大的一座。另一種說法是該廟始建於唐貞觀五年(631),原因據說是唐太宗統一中國後,驚異地發現,江南有個叫“萬歲”的小鎮,居然連出齊、梁兩朝皇帝。為保唐王朝永世不衰,先下旨改鎮名“萬歲”為同音的“萬綏”,即綏靖鎮壓之意。隨後令建一方形狀東嶽廟,宛若蓋上一顆大印,泰山壓頂般夯鎮住帝氣皇根。如今東嶽廟大殿仍呈正方形,在全國亦屬罕見。1211年、1728年曾重建。乾隆年間有兩次重修,1821年、1841年又兩次重修。東嶽廟有山門、子孫堂、大殿等建築組成、大殿座西朝東,飛檐翹角。西闊三間1 2 8米,進深1 5米,檐柱高5 85米,平面呈正方形。殿內用四根肥碩的“金柱”支撐梁架屋頂,單檐歇山頂,黑色簡瓦鋪蓋。殿前格扇齊全,窗欞花紋式樣輕巧,雕工純熟洗鍊,花卉烏獸栩栩如生,形制古樸。
萬綏東嶽廟萬綏東嶽廟

蕭氏宗祠

蕭氏宗祠位於常州孟河鎮萬綏村,這裡曾是統治中國南部半壁江山達78年的南朝齊、梁兩代皇帝的祖居地、桑梓地、發源地。自西晉末年淮陰令蕭整避亂過江,率族居於萬綏這一帶,遂為南蘭陵蕭氏。蕭氏出了齊梁兩朝十五個帝王,其後裔中有三十多人官居相位,傳至唐代有註明的“蘭陵八蕭”。常州歷史上第一個皇帝蕭道成文武雙全,南梁的開國皇帝蕭衍尊儒興學,昭明太子蕭統主編我國現存的第一部文學總集《昭明文選》,常州歷史上第一位狀元蕭穎士等等,都足以體現出整個蕭氏家族的政治和文化的地位和聲望,這在中國整個封建時代也是極為罕見的。宋歐陽修在評論常州蕭氏家族有這樣一段話:“梁蕭氏興江左,實有功於民,厥終無大惡,以浸微而亡,故余祉及其後裔。自蕭瑀逮蕭遘,凡八葉宰相,名德相望,與唐盛衰。世家之盛。古未有也。”一語盡概其要。海內外蕭氏宗親多次到這裡尋根祭祖。
蕭氏宗祠蕭氏宗祠

費伯雄故居

費伯雄故居位於孟河鎮南大門,故居原為東、西二縱列,各有四進。現僅存西縱列第三進第三間,為其原臥室,建於清鹹豐、同治年間。硬山式磚木結構,通面闊10.2米,進深七檁7.5米。1988年公布為第二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03年12月重新調整公布為常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九龍禪寺九龍禪寺

九龍禪寺

九龍禪寺位於黃山玉皇峰南麓的小河九龍村,始建於南朝梁武帝天監年間(503~519),距今已有1500年歷史。梁武帝與鄉人志公和尚是布衣交,他登基後,封志公為國師,禮請志公去京城建康雞鳴寺為住持,志公未成行,梁武帝遂在故鄉舍宅名志公敕建智寶寺,同時,又命志公在黃山建九龍寺,作為志公的功德院。

觀音禪寺

觀音禪寺坐落在孟河鎮孟城北東山腳下湯巷村。始建於清光緒年間(1890年左右),揚中縣余心蓮(女)始創。初為茅廬3間,後築大殿5楹,左右構建寮房,圍地6畝,四合院結構。後其徒妙法(女)住持庵務。至1949年初,存有大殿5間,庵記憶體有清代雕花牆磚和刻有仙鶴圖案的門腳石一對。1995年經政府批准,先後增建韋馱殿、念佛堂、齋堂、寮房等共8間,現全庵占地面積近3畝,建築面積350平方米。觀音庵佛教傳承為禪宗臨濟派。

人口狀況

有低保對象580戶、1025人。共有優撫及其他民政對象270人,其中老復軍人51人、帶病回鄉軍人50人、三屬29人、傷殘軍人27人(二等乙級以上10人、在鄉20人、在職7人)、老地下黨18人、老地下工作者24人、小鄉幹部4人、外省精退老職工28人、40%精退職工15人、精退老職工11人、行政退休人員3人、企業退休1人、退休人員遺屬6人、無軍籍退休職工3人。孟河鎮有持證殘疾人926人。福利企業8家、殘疾職工214人。有敬老院一所,建築面積達1824平方米、72個床位。集中供養五保老人52人,分散五保戶89人。駐鎮部隊一支。

經濟狀況

孟河鎮擁有良好的工業基礎,工業已成為全鎮經濟中的支柱,全鎮有工業企業近800家,工業產品有汽車機車配件、通訊器材、生物化工、機械等。孟河鎮是中國汽車機車配件重點生產基地,是聞名全國的“汽配之鄉”。電光機械、玻璃鏡片等產品分別獲省部優產品稱號,玻璃鏡片、工具、窗紗、洗浴巾等產品已走向世界。全鎮有通江、富民2個工業園區,進區企業150多家。
孟河鎮在國內汽摩配件行業具有一定的知名度,曾被譽為“中國汽摩配件之鄉”。十二五期間,孟河鎮民營經濟快速發展, 汽車零部件產業不斷壯大,新增法人企業300多家,到2015年末,從事汽車零部件法人企業達到900家,占全鎮企業總數的80%,汽車零部件產業銷售收入達 172億元,並且實現了“整車夢”。全鎮現有中國馳名商標2件,江蘇省名牌產品1隻,省著名商標11件、省高新技術企業23家,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4家,省企業技術中心2家,常州市知名商標33件,市名牌產品30隻,市工程技術中心9家,市企業技術中心8家,列入“新三版”後備上市企業5家,被評為江蘇省首批優質產品生產示範區,連續五年主辦中國(常州)汽車零部件博覽會,“汽摩配名鎮”的影響不斷擴大。
“十二五”期末,全鎮完成地區生產總值79.11億元,年均增長18%;工業總產值225億元,年均增長19%;工業銷售211億元,年均增長20%;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62億元,年均增長18%;工業利稅26億元,年均增長22%;工業利潤19億元,年均增長26%;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60億元,年均增長38%;自營進出口總額0.9億美元,年均增長22%;農民人均收入2.1萬元,年均增長12%;2000萬元以上規模工業企業數量實現了翻番,達115家。 現了“整車夢”。全鎮現有中國馳名商標2件,江蘇省名牌產品1隻,省著名商標11件、省高新技術企業23家,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4家,省企業技術中心2家,常州市知名商標33件,市名牌產品30隻,市工程技術中心9家,市企業技術中心8家,列入“新三版”後備上市企業5家,被評為江蘇省首批優質產品生產示範區,連續五年主辦中國(常州)汽車零部件博覽會,“汽摩配名鎮”的影響不斷擴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