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勸學

孔子勸學

《孔子勸學》是一篇說理性很強的文字,駕馭不好,是很容易正襟危坐,流於枯燥和單調的。但這篇文章卻形象清新、膾炙人口,千百年來為人們傳誦不衰。原因何在?最重要的是在於,它把深奧的道理寓於大量淺顯貼切的比喻之中,運用比喻時手法又極其靈活自然,生動鮮明而絕無枯燥的學究氣。如文章開首,連用“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等四個比喻,從不同的角度和側面來闡述“學不可以已”的道理,堪稱雄辯奇才,口若懸河滔滔不絕,收到了先聲奪人的強烈效果。值得指出的是,文中所用的喻體幾乎都是常見的、易懂的,這些仿佛信手拈來的通俗明了的比喻,都會使人自然而然地聯想到某些直觀、淺近的形象事物,進而連類比物,啟迪思考,接受作者所說的深刻道理。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孔子勸學
  • 作品出處:孔子家語
  • 文學體裁:語錄體
  • 作者:孔子門人
原文,版本一,版本二,譯文,簡析,

原文

孔子勸學

版本一

子路見孔子,子曰:“汝何好樂?”對曰:“好長劍。”孔子曰:“吾非此之問也,徒謂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學問,豈可及乎?”子路曰:“學豈益哉也?”孔子曰:“夫君無諫臣則失政,士而無教友則失德.御狂馬不釋策, 弓不反於檠;木受繩則直,人受諫則聖;受學重問,孰不順成?毀仁惡士,且近於刑。 君子不可不學。”子路曰:“南山有竹,弗揉自直,斬而射之,通於犀革,何學之有?”孔子曰:“括而羽之,鏃而砥礪之,其入不亦深乎?”子路拜曰:“敬受教哉!”

版本二

子路見孔子。子曰:“汝何好樂?”對曰:“好長劍。”孔子曰:“唔非此之問也。徒請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一學問,豈可及乎?”······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柔自直,斬而用之,達於犀革。以此言之,呵學之有?”孔子曰:“括而羽之,鏃而砥礪之,其入不亦深乎?”子路拜曰:“敬受教。”
(1)樂:對某事心甘情願。
(2)豈:同“其”,代詞,相當於“誰”。
(3)豈:表示反詰語氣,相當於“難道”。
(4)釋:放。
(5)檠:(qíng)矯正弓弩的器具。
(6)諫:直言規勸,批評.
(7)受學:從師學習。
(8)揉:加工。
(9)犀革:犀牛的皮製品。
(10)括:箭的末端。羽:作動詞用,指裝上箭羽。
(11)鏃:(zú):箭頭,用作動詞,指“裝上箭頭”。
(12)敬:感謝。
(13)失德:在品德方面有失檢點。
(14)繩:繩墨。
(15)毀:毀謗.
(16)重:重視,注重.
(17)聖:通達,明智。
(18)反:反對,引申為“丟棄”。
(19)策:馬鞭。
(20)砥礪:磨刀石,作動詞用,即“磨礪”
(21) 徒:是,只是

譯文

孔子對子路說:“你有什麼喜好?”子路回答說:“我喜歡長劍。”孔子說:“我不是問這方面。以你的天賦,再加上學習,誰能比得上呢?”子路說:“學習能夠增長我們的能力嗎?”孔子說:“好比君王如果沒有敢進諫的大臣,政事就會有錯失;讀書人如果沒有能夠指正自己缺點的朋友,品德就容易有缺失。對性情狂放的馬不能放下鞭子,操弓射箭則不能隨便更換輔正的檠。樹木如果以墨繩來牽引就能長得筆直,人能接受善言規勸就能品格高尚。接受教導認真多問,沒有什麼學不成的。違背仁德專行惡事的人,隨時要接受國法的制裁。所以說君子不能不學習。”子路說:“南山有一種竹子,不須揉烤加工就很筆直,削尖後射出去,能穿透犀牛的厚皮,所以有些東西天賦異秉又何必經過學習的過程呢?”孔子說:“如果在箭尾安上羽毛,箭頭磨得銳利,箭不是能射得更深更遠嗎?”子路聽後拜謝說:“真是受益良多。”

簡析

簡析:本篇選自《孔子家語》,記載了孔子與子路最初相見時的一段對話,從中我們可以體會到孔子循循善誘、誨人不倦的教育思想。“不憤不啟,不悱不發”,面對子路的疑惑和反問,孔子因利勢導,語言簡明而深入地糾正了子路的觀點,讓人無可辯駁。孔子的教育家、思想家之謂由此可見一斑。
寓意:人不能光憑天資,還要勤奮學習,多加實踐,才能提高自我!
在開篇中,孔子的學生就把一段貌似前言不搭後語的話擺出來。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yuè)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孔子要表達什麼思想呢?在國中時,老師把三句話分開講,通俗易懂:常複習學過去的東西,朋友從遠方來看我,都是快樂的事;有人不了解自己,但是自己不生氣,這不也是君子所為?更值得高興。的確,能成為君子在孔子看來是很榮耀的,儘管現在看來可能有點傻。實際上,中國人做學問很多時候是善於分析的,但是綜合能力往往欠缺。南懷謹先生的《論語別裁》中對這句話作了一番解釋,聽起來更符合邏輯,只不過是否與本意相符就不得而知了。他說,這是因果相連的三間事:複習以使英名淵博,遠方的朋友慕名前來,不料,朋友的觀點與自己的不合,我也不著急上火。這樣在高興中成了君子,“不亦樂乎”?
學習要有兩個行為——學與思。《為政篇第二》中,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意思是說,只學習不思考就會迷惑而無所得;只思考不學習就會懈怠而無所得。這是學習過程中的兩個極端。高中時,這句話一直是我的座右銘。我能考上大學真該好好謝謝孔老夫子。而我的同桌落榜了,但他和我一樣刻苦。不是我的運氣比他好,我想就在這句話上。他很能問題,卻很少獨立思考。實際上,思考也是要學會的一項本事。我的同桌應該是迷茫了吧。學和思哪個更重要呢?
《衛靈公篇第十五》中,子曰:“吾償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草草地理解這句話,好像學比思重要。實則不然。孔子這樣說,我也可以反過來說,吾償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學,無益,不如思也。學和思是學問長進的兩個輪子,缺一不可。
孔子很重視學習過程複習的重要性。“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複習學過的東西而獲得新的體驗,就可以做老師了。“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亦。”每天記住將要忘記的,每月不忘記所學到的,就可以說是好學的。在高中時,老師曾給我們談及遺忘規律。
學過去的東西要在24小時內溫習一遍,才會記到腦子裡形成長久性記憶。在第二天或第三天再看,就會記得更長一些。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每天都省察自己是否做好了三件事:替別人謀劃是否忠心?與朋友交往是否守信?老師講的東西是否複習了?每個好學之人都在與遺忘作鬥爭,孔子在幾十年的求學路上摸索到的方法毫無保留的傳授給自己的學生。
學習態度方面,首先,孔子認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也就是說,知道的不如愛好的,愛好的不如以之為樂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孔子也注意引導學生培養學習的興趣,這比學習本身更重要。態度決定一切。被強迫的學到知識不如自己喜歡去搞明白;喜歡又比不上以學習為樂。我們應該明白自己的興趣在哪裡,同時,要學會培養興趣。孔子是個博學之人,他對自己的評價是:“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有了興趣就會有行動的原動力。行動了就會有結果。其次,孔子對學習的目的有自己的見解。
《憲問篇第十四》中,子曰:“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說的是古人作學問是為了提升自己,而當今人為了向別人顯耀。在孔子看來,人心不古,當今人的精神層面上有淺陋之處。《里仁篇第四》,子曰:“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未可知也。”不擔心沒有地位,只擔心憑什麼有那樣的地位;不擔心自己不被別人了解,但求未知的學問。此類的話孔子說過不止一遍。這不僅是一種如海闊的胸懷,還是求學的精神。真能做到這點,可去浮躁之氣,學問故能更紮實。
學習還要有謙遜的精神。曾子曰:“以能聞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孔子也提出“不恥下問”。這種謙遜的精神再學習的過程里十分常重要的。正所謂“滿招損,謙得益”。謙遜並不是一味的收斂鋒芒。生活不能缺少激情,也少不了競爭。《八佾篇第三》,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射”居六藝,所以也是學問,而對我們來說就是學習成績了。君子不避爭,但爭也有爭的風度。
關於學習的重要性,在《陽貨篇第十七》中最明顯。子曰:“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盪;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不好學可以毀滅一切美好的東西。誰還會不好學呢?
我不是偶像崇拜者,在我的眼裡,每個人都是平等的。不管是華盛頓拿破崙,還是秦始皇毛澤東,只要肯努力,任何人都可以達成一樣的成就。所以,我一直在尋找著偉人的腳印。孔子是我尋找的一個。在學習過程中,我也得到過不少的啟發。于丹說《論語》是想讓人們過上快樂的生活。我不同意這個說法。孔子主張“克己以復禮”,怎么會快樂呢?在我看來,孔子像一個虔誠的苦行僧,赤足徒步化緣。他想得到施捨,但不能因為能得到施捨就說苦行僧是快樂的。當然,孔子化的是“禮”,是個人精神的升華。
孔子的一生是不平坦的,但是他依然樂觀達世,終於成就偉名,成為中國古代最重要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思想是應該得到當代人的重視。于丹儘管有些地方誤讀了孔子,但是她把孔子的思想拿到電視前面,這個功勞是不小的。課程到此就結束了,但是,對孔子思想的思考是沒有止境的
夫人君無諫臣則失正,士無教友則失德。狂馬不釋其策,操弓不返於檠。木受繩則直,人受諫則聖。受學重問,孰不順成。毀人惡士,且近於刑是原文中比喻說理的句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