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腺肌瘤

子宮腺肌瘤

子宮內膜局限性地侵入肌層的良性病變。可引起侵入內膜周圍的肌纖維反應性增生。發病年齡和子宮肌腺病相仿,也表現為繼發性痛經進行性加劇、月經過多或經期延長、子宮不均勻增大。診斷:需與子宮肌瘤相鑑別。治療:和子宮肌腺病相似,但是子宮肌腺瘤的療效似乎好一些。

基本介紹

  • 英文名稱:adenomyoma
  • 常見發病部位:子宮內膜
病因:,常見類型:,臨床表現:,治療原則:,保守治療,手術治療,

病因:

1、後位子宮子宮後傾,經血排出不暢,因經血內有大量的內膜組織,在宮記憶體留時間較長,如伴有痛經引起子宮肌層痙攣性收縮,宮內壓力增高,子宮內膜會有異位到子宮肌層的可能。
2、醫源性的原因:(1)、刮宮。刮宮術可破壞子宮內膜的基底層,內膜組織可延基底層的破損處侵潤到子宮肌層內,在每月的月經周期變化中,在子宮肌層廣泛侵入並繁殖,這種功能性的內膜組織還可造成出血,在子宮肌層形成很多出血點。(2)、節育環放置時間較長,環嵌頓到子宮肌層,同時也將內膜組織帶到子宮肌層內形成子宮肌腺瘤。(3)、剖腹產。做剖腹產時極容易將子宮內膜組織帶到子宮肌層和其它地方,有的還可形成切口部位的朱古力囊腫

常見類型:

子宮肌腺瘤病因分為瀰漫型和局限型兩種。
1、瀰漫型常見,子宮多呈均勻性增大,一般不超過12周妊娠子宮大小。子宮內病灶一般為瀰漫型生長,但後壁更明顯,故後壁常較前壁厚。病灶處肌層明顯增厚變硬,粗厚的肌纖維內常見黃褐色或藍色小囊腔,腔內為咖啡色稀薄液體。
2、局限型指異位子宮內膜在局部肌層中生長形成腫塊,又稱為子宮腺肌瘤(adenomyo—ma),但它不同於肌瘤,無假包膜,與周圍的肌層無明顯分界,因而難以將其自肌層剔出。鏡檢肌層內有呈島狀分布的子宮內膜腺體與間質,由於它們多來源於基底層內膜,對卵巢激素尤其是孕激素不敏感,故常處於增生期,但局部區域可有分泌期改變。子宮腺肌病(adenomyosis),是由子宮內膜侵入子宮肌層引起的一種良性病變。病理上見子宮肌層肥厚,肌壁間有呈島狀分布的子宮內膜腺體與間質,伴平滑肌纖維增生。

臨床表現:

最常見的臨床表現為痛經,疼痛一般發生在月經要來的前一周,月經乾淨後症狀緩解。還可出現月經量增多,月經周期延長,甚至出現性交疼痛、解大便困難等。宮腺肌瘤的惡變程度不高,但可發生於女性任何年齡階段,以卵巢功能旺盛期(育齡期)婦女和絕經期(更年期)婦女最為多見,本病關鍵在於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治療原則:

保守治療

對於年輕還有生育需要的病人以及接近停經期的婦女,採用保守治療儘量保住子宮免於全切除是首要考量。藥物治療是主要的治療方法,例如,非類固醇的抗炎症藥物可以使症狀得到緩解。口服避孕藥也有效,但是對更年期婦女長期使用並不適當。黃體素也有一定療效。Danazol (療得高) 可以阻斷子宮腺肌症組織的芳香酵素活性,服藥期子宮肌層變薄,子宮也變小,但是此要為男性荷爾蒙衍生物,長期服用可能會出現聲音低沉、青春痘、長鬍子等副作用。另外有一種新藥 Gestrinone (黛美痊),副作用較少,每周只需服用兩顆,但是每顆藥價約四百元,現如今仍未普遍使用。此外還有一種針劑GnRH agonist是腦垂體荷爾蒙拮抗劑,每個月打一針同樣可抑制此症,可作為手術前後的補助療法或緩解症狀之用,可惜一針約八千元且健保不且健保不給付。
上述這些藥物都是暫時緩解症狀,控制病情,一但停藥一段時間,病灶會逐漸回復原狀,因此只適用於年輕還有生育需要的病人。
月經會暫停,因此不再痛經,持續吃藥三個月到六個月就可以使

手術治療

對於局限性的肌腺瘤,只要手術將肌腺瘤切除即可,子宮可以保留。如果是瀰漫性的子宮腺肌症,可以手術將子宮璧切薄,再給予術後藥物治療,是有機會受孕的,不過一段時間仍有復發的可能。最近也有醫師採用腹腔鏡手術方式,將類似叉子的電燒棒插入子宮,然後"燒煮"子宮璧,術後追蹤發現子宮體積可以縮小,但長期效果如何仍未有定論。以上這些保留子宮的手術方法適用於有生育需求的病患。
至於四十歲以上、已完成生育任務、苦於嚴重經痛或經血過多影響生活品質的病人,治本之道還是子宮切除。
總之,子宮腺肌症的原因現如今仍不清楚,好發年齡層介於卅至五十歲的婦女,尤其是接進更年期的婦女。雖然三十歲以下婦女得到此症的機率比較低,但是卻是造成不易懷孕的可能原因之一。因此,有各種藥物治療及保守性手術療法用於緩解症狀及保留子宮,但都有其限制。最根本解決之道就是子宮切除或是藥物治療至停經即可改善。對於想生育的年輕病患,最好趁保守療法仍有效未復發之際,趕快嘗試受孕,仍有機會成功懷孕的。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