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全民健身實施計畫(2011—2015年)

威海市全民健身實施計畫(2011—2015年)

為進一步促進全民健身事業發展,加快體育強市建設進程,根據國務院《全民健身條例》、《全民健身計畫(2011—2015年)》和《山東省全民健身實施計畫(2011—2015年)》,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計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威海市全民健身實施計畫
  • 類別:計畫方案
  • 地點:威海市
  • 指導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指導思想,目標任務,工作措施,組織實施,

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體育事業公益性,大力倡導“人人熱愛體育,全民健身強體”理念,構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保障民眾參與體育健身活動的合法權益,提高人民民眾身體素質、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促進社會和諧與文明進步,努力奠定建設體育強市的堅實基礎。

目標任務

到2015年,建成符合市情、特色鮮明、比較完善、覆蓋城鄉、可持續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全民健身公共服務均等化程度顯著提高。
(一)體育健身設施覆蓋城鄉。市縣鎮三級建成相應規模的全民健身中心;城市社區(居委會)、農村社區(中心村)公共健身設施實現全覆蓋。規劃建設游泳、腳踏車、射箭、滑冰、攀岩等體育場館、體育主題公園。
(二)體育健身組織更加健全。建立健全各級體育總會組織,並配備專職工作人員。大力發展體育類社團組織,公益性健身俱樂部、青少年體育俱樂部、婦女健身站點等大幅增加,老年體協、農民體協、全民健身指導站覆蓋城鄉。
(三)全民健身活動廣泛開展。組織開展經常性、普遍性的全民健身活動,辦好市縣兩級全民健身運動會和廣播體操比賽。單項體育協會每年各舉辦2次以上體育比賽。發揮品牌賽事示範作用,大力開展田徑、籃球、網球、羽毛球、游泳、鐵人三項、帆船、登山等體育運動項目。
(四)志願服務隊伍不斷壯大。成立市縣兩級社會體育指導員協會。各類健身站點、體育俱樂部或培訓班從業人員必須具備社會體育指導員資格。加大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力度,不斷壯大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市級年培訓二級社會體育指導員200人以上,全市年累計培訓三級社會體育指導員600人以上,至2015年達到每千人擁有2名社會體育指導員目標。深入開展健身普及教育活動,廣泛組織開展健身輔導,提高社會體育指導員一線指導率
(五)健身服務能力大幅提升。加強市縣兩級國民體質監測網路建設,推動各級國民體質監測中心(站)的升級改造,常年組織開展體質檢測、健身指導和運動干預相結合的健身服務,初步建成國民體質資料庫。
(六)全民健身服務業體系初步形成。城鄉居民體育健身消費意識顯著增強,體育產品和健身服務企業大幅增加,培育一批本土健身服務企業品牌。各級全民健身中心、健身俱樂部服務更加規範。
(七)經常參加體育鍛鍊人數顯著增加。民眾健身意識明顯增強,普遍樹立“人人健身、家家幸福”的全民健身健康理念,城鄉科學健身素養普遍提高。每周參加體育鍛鍊活動不少於3次、每次不少於30分鐘、鍛鍊強度中等以上的人數比例達到38%以上,城鄉居民《國民體質測定標準》合格率達到90%以上,在校生普遍達到《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要求,其中達到優秀標準的人數比例超過20%。

工作措施

(一)全面推進公共體育設施建設。
1.依法建設全民健身設施。依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將公共體育設施建設納入城鄉規劃和土地利用規劃,在新建居住區和新型農村社區中同步規劃建設健身設施。市縣鎮三級全面完成全民健身活動中心、城市社區(居委會)和農村社區(中心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並逐步覆蓋到居住組團和行政村。有條件的城市公園、廣場和綠地要規劃配置公共體育設施。充分利用山、河、湖、海等自然資源,建設公共體育設施及健身步道、健身綠道 登山步道等戶外運動設施。加大對偏遠農村的傾斜扶持力度,推進城鄉公共體育設施服務均等化。
2.提高體育設施利用率。公共體育場館應當根據其功能、特點向公眾開放。公園體育設施要常年免費向公眾開放,免費開放的露天體育場不得改為收費經營。每年的8月8日全民健身日,公共體育場所要免費向社會開放 有條件的學校體育場館要實現節假日面向公眾開放。教育行政部門要做好監管工作,在保證校園安全的前提下 積極促進學校體育設施向公眾開放。新建和改建學校體育設施,要便於向公眾開放。對向公眾開放體育設施的學校要給予支持,為其辦理有關責任保險。學校可以根據維護設施運營的需要向使用體育設施的公眾收取必要費用 公共體育設施管理單位要建立崗位責任制和工作目標管理責任制,加強對體育設施的維護更新,完善綜合服務功能,提高使用效率,防止公共體育設施閒置浪費或被擠占、挪用。
(二)加強全民健身志願服務工作。
1.加強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建設。嚴格執行社會體育指導員技術等級制度,不斷最佳化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結構。建立健全社會體育指導員組織體系,實施社會體育指導員網路登記、審批、註冊制度,做好對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管理和服務工作。各級體育行政部門要加大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力度,並為社會體育指導員開展工作提供必要條件和便利。執行社會體育指導員國家職業技能標準,嚴格按照有關規定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和鑑定工作。對高危險性體育項目的社會體育指導人員,實施職業資格證書認證和持證上崗制度。鼓勵和支持退役運動員通過職業技能培訓和鑑定,拓寬就業渠道,服務全民健身。
2.廣泛開展全民健身志願服務活動。充分發揮各級社會體育指導員作用,宣傳科學健身知識,普及科學健身方法,廣泛組織民眾體育活動。組建市縣兩級全民健身宣講團,深入基層開展全民健身科學知識志願宣講活動。組織培訓一批志願者,深入機關、企事業單位領做工間操。
(三)努力提升全民健身科技服務能力。
建立完善市縣兩級國民體質監測網路,在有條件的社區和街道(鎮),建立國民體質監測站。開展全民健身科技服務達標爭創活動,提升各級國民體質監測中心(站)的服務能力。開展“我的體質我知道”體質檢測活動,通過體質測定和運動能力評估,為民眾提供個性化的健身指導服務。深入實施《國民體質測定標準》、《國家殘疾人體質測定標準》和《業餘運動員技術等級標準》,引導和鼓勵城鄉居民經常、持久地參加體育健身活動,不斷提高體質健康水平和體育技能水平。
(四)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
1.以組織好全民健身月和全民健身日活動為抓手,積極動員社會各界力量,組織開展好國家“五個億萬人群”和健身氣功展示等健身活動。重視發掘特色體育項目,積極推廣帆船、鐵人三項、網球、高爾夫、登山等休閒運動項目,努力打造全民健身活動品牌。
2.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廣泛建立非奧體育項目活動基地,定期組織全民健身運動會,推動非奧運動項目普及 力爭在全國體育大會上實現運動成績新突破。
3.充分發揮全民健身示範作用,繼續在全市開展全民健身“十佳”評選活動,各市區(含高區、經區、工業新區,下同)每年至少舉辦10次大型示範性健身活動。
(五)著力推動城鄉體育、人群體育協調發展。
1.大力發展社區體育。各市區要將城市社區體育工作作為建設文明社區的基本內容,統籌規劃,加大投入,以社區公共體育設施建設為重點,不斷改善社區居民健身環境和條件。街道辦事處要積極發揮組織協調作用,建立完善體育健身指導站、文體活動中心、老年體協、體育健身俱樂部、體育健身團隊、體育健身站點等體育組織 整合轄區單位、學校體育設施、體育人才資源,積極舉辦形式多樣的社區體育健身活動。
2.大力發展農村體育。要將農村體育工作納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規劃,促進城鄉體育資源均衡配置,逐步建立城鄉一體化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增強農村基層體育公共服務能力。繼續普及農村體育健身工程,逐步推進老年體協、農民體協、健身站點等體育組織進農村,充分利用農閒、節假日時間組織開展體育活動。
3.大力發展少數民族體育。廣泛開展民族傳統體育教育活動,全市至少建立8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教學基地 在全民健身運動會中增設少數民族體育項目,促進少數民族體育健康發展。
4.大力發展青少年體育。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把增強學生體質作為學校教育基本目標和重要評價內容。全面實施《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廣泛開展“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保證學生每天1小時的鍛鍊時間;組織好學校春秋兩季運動會和全市中小學生運動會;積極開展課餘體育訓練,倡導科學、健康的體育健身和生活理念;組織開展帆船、游泳、少數民族體育、非奧比賽項目等多種體育項目進校園活動。各市區至少要建有1所獨立辦學或體教結合的體育學校、1處青少年體育俱樂部或青少年校外體育活動中心。建立和完善學校、社區、家庭相結合的青少年體育網路和聯動機制。
5.大力發展老年人體育。老年人體育協會組織覆蓋城市社區,並逐步深入農村基層。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老年人體育活動,培養扶持一批有影響、有特色、有水平的老年人健身團隊,定期舉辦老年人健身展示和老年人運動會。新增城鄉體育設施要兼顧老年人健身需求,公共體育設施對老年人參加體育活動要提供便利和優惠。老年人教育機構要開設體育課程,老年人活動中心設定適合老年人體育活動的設施,社區服務兼顧老年人體育健身服務。鼓勵、支持社會組織和個人興辦老年人體育服務機構,建設體育健身設施。
6.大力推進殘疾人體育。堅持把殘疾人體育納入特殊教育和體育教育。公益性體育場館要嚴格執行國家無障礙標準,並對殘疾人參加體育活動給予優先、優惠待遇。體育和教育部門要研發、推廣適合殘疾人的健身康復體育項目,各級各類學校及殘疾人集中就業的企業要創造條件組織殘疾人參加適合其特點的日常體育活動。要定期舉辦殘疾人運動會,選拔培訓一批有潛力的優秀殘疾人運動員。
7.著力推進職工體育。堅持工間操制度,機關、企事業單位每天集中半小時開展體育健身活動。建立職工體育俱樂部和體育健身團隊,經常性地組織開展符合本單位特點的健身活動。有條件的單位要建設職工體育設施,制定職工體育健身指導方案。
(六)積極營造良好的全民健身社會氛圍。
1.深入開展全民健身宣傳教育。廣播、電視、報刊、網路等媒體要設立專欄,播放公益廣告、宣傳片,舉辦科學健身知識和方法講座,廣泛宣傳全民健身活動,提高市民科學健身素養。利用全民健身月、全民健身日活動和各級各類體育賽事,加強宣傳,在全社會營造“人人健身、家家幸福”的濃厚氛圍。為配合開展工間操,廣播電台、電視台要安排專門時段播放第八套、第九套廣播體操等節目。
2.鼓勵社會興辦全民健身事業。充分調動全社會興辦全民健身事業的積極性,拓寬社會資源進入全民健身事業的途徑,多渠道增加全民健身經費投入。社會力量通過公益性社會團體或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門用於全民健身事業的公益性捐贈,符合稅法有關規定的部分,可在計算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時從其應納稅額中扣除。扶持建設一批社會體育俱樂部、社區健身俱樂部,體育行政部門要會同工商等部門加強對高危險性體育健身項目經營的審批和監管。推行星級達標制度,促進各全民健身中心健康運營。大力培育以健身科技服務和健身技能指導為主要內容的體育健身服務市場主體。對社會力量興辦體育類民辦非企業單位,民政、體育行政部門要在註冊登記、工作指導等方面提供支持和保障。屬退役運動員自主創業的,應給予政策優惠。

組織實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本計畫在市政府領導下,由市體育局會同有關部門、社會組織共同推行。各市區要依照本計畫,結合當地實際,制定本區域的《全民健身實施計畫(2011—2015年)》,並責成體育行政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和社會組織共同組織實施。各級體育行政部門要切實提高認識,認真履行職責,積極探索全民健身工作的新思路、新辦法,加強組織領導,落實政策保障、人員配備、資金投入、監督獎勵等措施,並建立目標責任制 簽訂責任書,實行目標考核。各有關部門要樹立全局觀念,明確各自職責和任務,貫徹執行各項政策措施,推動本計畫落實。各級工會、共青團、婦聯、殘聯和行業體育協會等要結合自身特點和優勢,充分發揮作用,形成政府主導、部門推進、社會支持、全民參與的良好格局。
(二)加大財政投入。按照《全民健身條例》規定,將全民健身事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將全民健身工作所需經費列入財政預算。留歸各級體育行政部門使用的彩票公益金,應當根據國家有關規定主要用於全民健身事業,並加強監督管理。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和重大全民健身活動的經費投入力度,對公益性全民健身事業單位和服務機構給予必要的經費保障。支持農村發展全民健身事業,有條件的可建立個人繳費和政府資助相結合的籌資機制。
(三)實施考核評估。要切實加大全民健身實施計畫的落實力度,市縣兩級體育行政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不定期進行檢查指導,並在2014年對計畫實施成效進行全面評估,並將評估報告報本級政府。各級政府要把全民健身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定期聽取匯報,及時研究解決工作中的困難和問題。對為全民健身事業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進行表彰獎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