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鯊科

姥鯊科

姥鯊科屬於鼠鯊目,目前只有姥鯊(Cetorhinus maximus)一種,姥鯊和鯨鯊科鬚鯊科鯊魚一樣,是依靠浮游生物為餌料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姥鯊科
  • 拉丁學名:Cetorhinidae
  • :動物界
  • :Chordata:脊索動物門
  • :Chondrichthyes:軟骨魚綱
  • 亞綱:Elasmobranchii:板鰓亞綱
  • :Selachomorpha:鯊形總目
  • 亞目:Lamniformes:鼠鱉目
姥鯊形態,分布,國內分布,國外分布,習性,現狀,

姥鯊形態

姥鯊體紡錘形,中部最粗大,前後部漸狹小。尾柄每側各具側突,自臀鰭基底上方開始,達於尾鰭基底後方;尾鰭基底上下方各具一凹窪。頭大,略側扁。吻很短,圓錐形。眼小,圓形,無瞬膜,位於口的前部上方。鼻孔小,橫平,近吻側,距口比距吻端為近;前鼻瓣圓形突出。口很寬大,廣弧形;下唇褶短小,上唇褶不發達。
齒很小而多,盾形,邊緣光滑,齒頭向後,無側齒頭,4-7行在使用,每側每行100餘個。噴水孔微小,圓形,位於口隅稍後上方,距眼比距第一鰓孔稍近。鰓孔5個,很寬,從背上側伸達腹面喉部,最前1對在背、腹面狹窄地隔開,最後1個位於胸鰭基底前方;鰓耙細長密列,狀似“鯨鬚”,基部側扁,上部鬃狀,在第一與第二鰓弓上各1行,在第二、第三、第四鰓弓上各2行。
圖1.姥鯊圖1.姥鯊
盾鱗小,基板大而有褶紋,具一棘突一縱嵴。背鰭2個;第一背鰭大而等邊三角形,位於胸鰭和腹鰭中間上方,較近腹鰭,起點距胸鰭里角有一相當距離,前緣微凸,後緣稍凹,上角鈍尖,下角尖突;第二背鰭頗小,鰭位較後,後緣凹入,上角圓,下角尖突。尾鰭叉形,尾椎軸上翹,上尾叉較長大,近端處有一缺刻,下尾叉較短小。臀鰭與第二背鰭同形而稍小,起點對著第二背鰭基底後端,距尾鰭基底比距腹鰭為近。腹鰭中大,位於背鰭間隔下方,鰭腳圓筒形,後端圓鈍。胸鰭呈鐮狀,前緣比基底加里緣約長2倍,外角尖,里角圓,後緣凹入。體灰褐色,腹面白色。
體長最大達12.2-15.2 m,通常不超過9.8 m。雄鱉性成熟長4-5 m,雌鯊性成熟長8.1-9.8 m。

分布

姥鯊是近海上層大型鱉,常近表層1-3尾或成百尾巡遊,背鰭露出水面,或翻身曬腹,張口緩慢游泳,鰓耙擴張,浮游無脊椎動物和小魚隨水入口,用細長角質鰓耙濾食,平均每條成魚每小時以2海里速度巡遊可濾水逾2000噸。肝臟很大,起“浮子”作用。
有季節洄游習性,每年5-6月成群徊游來華東區海面,稍遲上黃海,青島和煙臺都可捕到,亦達台灣。

國內分布

國內分布於中國黃海、東海和台灣東北部海域。

國外分布

國外於西北太平洋,澳大利亞南部海域,東太平洋之北美洲及南美洲沿岸海域,大西洋西北部、北部及東北部海域,冰島,挪威海域均有分布。

習性

鯨鯊以下世上第二大的魚。在非交配季節,一般雌雄分開成群活動,一群只有3-4隻,但也有報導見到多達成百隻的群體,遊動緩慢。
姥鯊繁殖是卵胎生,直接生出小魚,小魚剛出生就有1米多長,要有6-13年才能成熟,懷孕期大約有兩年多,雌魚一般游到淺海生產。

現狀

姥鯊經濟價值很大,皮可製革,肉可食,鰭制魚翅,肝油可提取高質量的角鯊烯(Squalene)。內臟等制魚粉。
姥鯊的肝相當大,大約有體重的25%,因此成為獵取制魚肝油的最好目標,目前已瀕臨絕種,受到許多國家的保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