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後裔

姓氏後裔

姓氏後裔是社會上有不少人認可甚至津津樂道“名人後裔”這個概念,如“孔子後裔”,但在遺傳學家看來,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孔子後裔”,或換一種更確切的說法:根據遺傳學基本原理,當前正宗“孔子後裔”繼承的孔子的遺傳物質其實最少,他們最不應當姓孔;而有些目前不姓孔的人繼承的孔子的遺傳物質卻可能更多,更應姓孔。在社會學家看來,這種說法也許是奇談怪論,然而在遺傳學家看來卻是不爭的事實。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姓氏後裔
  • 類別:專有術語
  • 依據:遺傳學
  • 相似:名人後裔
理論,闡述,姓氏人口排行榜,新百家姓,

理論

每個人的祖先數目都隨世代增加而按幾何級數遞增:每個人都有父母2人,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共4人,曾祖父母和外曾祖父母共8人……如此類推,上溯10代,應有約1000個祖先(210=1024);上溯20代(僅600年左右),就應有約100萬個祖先(220≈106)。
理論上,每個後代都有均等的機會,從這100萬個祖先各繼承百萬分之一的遺傳物質。如果上溯50代~100代,得到的將是天文數字。每個人都繼承了龐大姓氏的血統,在每個人的家譜中,只要耐心地多上溯幾代,幾乎都能查到百家姓里所有的主要姓氏,同時沿父系和母系多上溯幾代,有時甚至能查到在歷史上極著名的人。
中國人的姓氏並不多,常見的100多個姓氏便囊括了近90%的漢族人口。不同程度的血緣婚姻(更不用說同姓婚姻)實際上不可避免地經常發生。

闡述

現代遺傳學已確定的一個基本事實是:人體每個細胞 有46條(23對)染色體,染色體是遺傳信息(基因)的主要載體,每個人都只能從父母雙方各獲得一半的遺傳物質(即23條染色體)。
染色體染色體
可以反過來從某個先輩出發,來估算先輩與後代在遺傳方面的數量關係。在後代中,基因減半的過程每傳一代都會發生一次,所以後代繼承某個特定祖先基因的數量,隨傳代次數的增加而按幾何級數迅速遞減。假定孔子的遺傳物質(“孔子基因”)全部是特殊類型的基因(事實上,不同人的基因有99.99%都是相同的),並且沒有血緣婚姻發生,那么孔子的第6代後裔就只繼承了1/64(26=64)的“孔子基因”,其餘63/64都來自外姓祖先。這就是說,就個體而言,在孔子的第6代子孫的細胞中,46條染色體裡最多只可能有1條來自孔子,而其餘45條都來自外姓。再往下每傳一代,後代連一條孔子的染色體都沒有的機率就增加一倍,即越來越多的“孔子後裔”實際上沒有繼承孔子的任何遺傳信息。
以此類推,就群體而言,孔子的第10代孫只繼承了約千分之一(210≈1000)的“孔子基因”,第20代孫只繼承了約一百萬分之一(220≈106),到目前的第80代,因280≈1024=1億億億,就只繼承了約1億億億分之一的“孔子基因”——這個數字與0沒有多大區別。
雖然經 女性傳承的不姓孔的“孔子後裔”偶然也會與姓孔的“孔子後裔”婚配(血緣婚姻),把帶出去的部分“孔子基因”又帶回到姓孔的“孔子後裔”之中,但中國傳統習俗強調“同姓不婚”,“孔子後裔”總是儘量選擇不姓孔的婚配對象,每代基因減半的發生機率仍然較大。
孔子後裔祭孔典禮孔子後裔祭孔典禮
遺傳學上有個著名的群體遺傳平衡定律:如果群體很大,個體隨機婚配,且不考慮基因突變和自然選擇的影響,則群體中各種基因類型的比率每代均保持不變。我們先假設“孔子基因”全部是與眾不同的特殊基因。孔子在世時,中國實際人口約為1000萬,“孔子基因”在當時人口中所占的比率為千萬分之一。現在中國人口超過13億,是當年的130倍;按照平衡定律,“孔子基因”在現代中國人口中所占的比率仍為千萬分之一,在全國13億人口中總共應有約130人份的孔子基因。
80代以後的“孔子後裔”繼承的孔子基因不到1/1024(1億億億分之一),遠低於全國人口中的平均值(1千萬分之一),那么在全國人口中必然有一部分人所繼承的“孔子基因”的份額高於這個平均值。這部分人只可能是通過女性傳承的不姓孔的“孔子後裔”。這些不姓孔的後代之間,由於不適用“同姓不婚”的限制,可能多次交叉發生血緣婚配。從遺傳學的角度看,正是這部分不姓孔的人比目前姓孔的“孔子後裔”更有資格姓孔。
2,000多年前,孔子的傳人孟子(非“孔子後裔”)就認識到:“君子之澤五世而斬,小人之澤五世而斬”,即先輩對後世的影響經5代就基本上斷絕。人們誇耀祖先往往是基於與某個顯赫祖先有相同基因的假設,然而人類的遺傳物質在後代個體中稀釋(遞減)的速度非常快,以至先輩的基因在第6代以後的某些個體中就很可能不存在了。
因此從遺傳學角度來說,我們整個社會應當淡化姓氏的概念,社會學界對所謂“姓氏文化”的研究,應立足於“文化”的傳承而不是荒誕的“血統論”暗示。

姓氏人口排行榜

中國2010年最新姓氏人口數目的排名,由國務院人口普查辦公室統計,列出了前50名。
001、李姓: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7.94%。就地區而言,李姓在北方諸省中所占比例較高,一般在8%以上,而在南方諸省中所占比例一般不足8%,尤其在東南沿海諸省中,比例僅在4%左右。
002、王姓:約占漢族人口的7.41%,人口眾多。
003、張姓: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總數的7.07%。尤以山東、河南、河北、四川四省為最多。
004、劉姓:約占全國漢族人口5.38%。北方地區的河北、內蒙古、遼寧、京津地區中劉姓比率較高,約占該地區漢族人口的8%以上。
005、陳姓:約占全國漢族人口4.53%,南方地區多陳姓。在台灣、廣東二省,陳姓約占本省人口10%以上,為省內第一大姓。
006、楊姓: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3.08%,在全國分布極廣,尤以長江流域的省份多楊姓。
007、趙姓: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總數的2.29%。
008、黃姓:人口約占全國人口的2.23%。黃姓在要集中於江南地區,廣東省的黃姓人口最多,約占全國漢族黃姓人口的19%。四川、湖南、廣西、江西等省黃姓人口也比較多,以上五省的黃姓人口約占全國漢族黃姓人口的56%。
009、周姓:約占全國漢族人口2.12%。在長江流域的省、市中,周姓所占比例相對其他地區要高。
010、吳姓: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總數的2.05%。江南各省吳姓均占省人口總數的2%以上,尤以福建為高,約占該省人口5%,是一個比較典型的江南大姓。
011、徐姓: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總數的1.73%。尤以河南、山東、浙江最多!
012、孫姓: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1.52%,為中國人口最多的超過1%的十九個姓之一。尤以福建、廣東、湖南最多!
013、胡姓:約占全國漢族人口1.31%,為中國人口超過1%的十九個大姓之一。四川、湖北、江西、安徽、浙江、山東、湖南多此姓,上述八省胡姓約占全國漢族胡姓人口65%。其中四川省約占全國漢族胡姓13%。
014、朱姓: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1.26%,為中國人口最多的超過1%的十九個姓之一。尤以安徽、江蘇、山東最多。
015、高姓: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1.21%,為中國人口最多的超過1%的十九個姓之一。尤以江蘇、福建、廣東、江西、雲南等地為多。
016、林姓:約占全國漢族人口1.18%,為中國人口最多的超過1%的十九個姓之一。尤以福建、廣東、台灣三省多此姓,三省林姓約占全國漢族林姓人口60%。
017、何姓:約占全國漢族人口1.17%,為中國人口最多的超過1%的十九個姓之一。以四川、廣東、湖南三省多此姓。
018、郭姓:約占全國漢族人口1.15%,為中國人口最多的超過1%的十九個姓氏之一,。萬以河南、河北、山東、湖北、四川等省多此姓。
019、馬姓:人口約占全國漢族總數的1.05%,為中國人口最多的超過1%的十九個姓之一,同時也是我國回族大姓。
020、羅姓: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0.86%。其主要分布在四川、廣東、湖南、江西、貴州、湖北等省,六省羅姓約占全國漢族羅姓的70%。
021、梁姓:約占全國漢族人口0.84%。尤以廣東多此姓,約占省人口4.7%,全國漢族梁姓人口35%在廣東。
022、宋姓:
023、鄭姓:
024、謝姓:
025、韓姓:
026、唐姓:
027、馮姓:約占漢族人口的0.64%。尤以廣東、河南、河北、江蘇、山東、雲南等省多此姓。
028、于姓:
029、董姓: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0.61%。尤以河北、山東、山西、雲南、遼寧、浙江等省最為集中。
30、蕭姓:
031、程姓:總人口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0.57%。主要分布在河南、安徽、湖南、四川、山東等省,這五個省的程姓人口約占全國漢族程姓人口的60%。
032、曹姓: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0.57%。尤以四川、河北、河南、湖北等省多此姓。
033、袁姓:
034、鄧姓:
035、許姓:
036、傅姓: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0.51%。主要分布在山東、湖南等省。
037、沈姓:約占全國漢族總數的0.50%,歷代多以江南為其主要的分布地區。
038、曾姓:
039、彭姓:約占全國漢族人口0.49%。尤以湖南、四川、湖北等省多此姓。
040、呂姓: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0.47%,尤以山東、河南二省多此姓。
041、蘇姓:
042、盧姓: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0.47%。
043、蔣姓: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0.47%。在我國歷史上蔣姓是一個比較典型的南方姓氏,尤以四川、江蘇、湖南、浙江等省多此姓。
044、蔡姓: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0.46%。尤以廣東、浙江、江蘇、四川等省多此姓,四省蔡姓約占全國漢族蔡姓人口的44%。
045、賈姓:約占全國漢族總數的0.42%。尤以山西、河北、河南、四川等省多此姓。
046、丁姓:約占全國漢族人口0.42%。
047、魏姓:
048、薛姓:
049、葉姓:
050、閻姓:

新百家姓

中國的姓氏李、王、張、劉、陳,可謂當代“百家姓”中之大姓,其人口之和達3.5億。 李、王、張三大姓人口分別占漢族人口的7.9%、7.4%、7.1%。按照姓氏進化的普遍規律,大姓人數將越來越多,小姓人數將越來越少,甚至最後消亡。
以姓氏在全國人口中的比例的多少為序,新編成當代人的“百家姓”:李、王、張、劉、陳、楊、趙、黃、周、吳、徐、孫、胡、朱、高、林、何、郭、馬、羅、梁、宋、鄭、謝、韓、唐、馮、於、董、肖、程、曹、袁、鄧、許、傅、沈、曾、彭、呂、蘇、盧、蔣、賈、丁、魏、薛、葉、閻、余、潘、杜、戴、夏、鐘、汪、田、任、姜、范、方、石、姚、譚、廖、鄒、熊、金、陸、郝、孔、白、崔、康、毛、邱、秦、江、史、顧、侯、邵、孟、龍、萬、段、雷、錢、湯、尹、黎、易、常、武、喬、賀、賴、龔、文等。
這項調查和研究是由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袁義達研究員主持完成的,歷時兩年。調查涉及全國1110個縣和市,得到了2.96億人口的數據,共獲得姓氏4100個。通過縣、地區、省三級人口比例的統計,從而得到了當今中國新百家姓的排序。
科學家還將陸續發表中國前300個姓氏的數據和分布地圖,重新出版《中國姓氏大辭典》,包括至今已收集到的23000多個姓氏,以推進姓氏文化產業的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