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科百問

女科百問

《女科百問》,三卷,宋·齊仲甫(號訥齋)撰。約成書於南宋嘉定十三年(1220)。本書以問答體例,對婦科諸疾作扼要論述。上卷五十問,解答婦女生理、病理、經候、帶下諸疾的證治;下卷五十問,論述妊娠、胎產及產後病證之證治。全書以問為目,以答為論,論後附方,見解精闢,是一部綜合性婦科書籍,對後世有較大影響。

基本介紹

  • 書名(異名):《女科百問》
  • 作者:齊仲甫(號訥齋)
  • 成書年代:南宋
  • 歸屬類別:中醫典籍
成書背景,流傳版本,作者簡介,章節目錄,內容簡介,影響評價,

成書背景

齊氏通過研習歷代中醫婦科論著,發現上述著作內容大都過於簡略,缺乏系統性。或有論無方,或有方無論,或書目有載而書散佚,內容散亂,不利於臨床醫家借鑑套用。於是,齊氏根據婦科醫書之大旨,結合自己多年的臨床經驗,“聚眾方,纂成一帙”,著成本書。

流傳版本

現存明隆慶五年(1571)刻本、明崇禎十三年(1640)閔氏刻本、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燕治堂刻本及《珍本醫書集成》本等多種刊本,晚近通行本為1983年上海古籍書店複印本。

作者簡介

齊仲甫,南宋婦科學家。錢塘(浙江杭州)人。寧宗時(1195~1224)為翰林醫官、步軍司醫官兼太醫局教授,分管女科。嘗集眾方,纂成《女科百問》。又將胎前產後諸病雜證,撰為《產寶雜錄》一書。兩書或合稱《產寶百問》《產保百問》。

章節目錄

卷上
第一問 精血以分男女之本源
第二問 古法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
第三問 婦人感病倍於男子
第四問 何以謂之天癸
第五問 何以謂之經候
第六問 經候或前或後多寡不定
第七問 月水根據時來不快利
第八問 經水欲行先身體痛或腹痛
第九問 月水閉絕不通
第十問 虛勞之病何以得之
第十一問 婦人卦數已盡經水當止而復行
第十二問 何謂避年
第十四問 未出閨門女有三病
第十五問 婦人多驚
第十六問 婦人多因風冷而生諸疾
第十七問 婦人多頭眩而冒
第十八問 身體疼痛流注不定
第十九問 朝食暮吐
第二十問 婦人之病多因氣生
第二十一問 猝然而死少間復甦
第二十二問 病非瘧之邪四時多病寒熱
第二十三問 因咳嗽經候不行
第二十四問 咳嗽有紅痰
第二十五問 吐血衄血齒衄舌上出血汗血
第二十六問 婦人偏喜酸物或嗜冷
第二十七問 婦人喜少怒多悲泣不止
第二十八問 咽中狀如梅核或如炙肉
第二十九問 婦人足十指痛如油煎覆之則熱痛風吹則冷痛
第三十問 婦人少年發少
第三十一問 四肢如故但腹脹
第三十二問 病有血分有水分何以別之
第三十三問 心腹痛或又有小腹痛
第三十四問 下利經水反斷
第三十五問 婦人晝則明了暮則譫語如見鬼狀
第三十六問 顛狂之病何以別之
第三十七問 病有一臂痛有兩臂俱痛
第三十八問 婦人渴病與三消之病同異
第三十九問 腰痛如折
第四十問 婦人面多生黑與黑子
第四十一問 身目黃
第四十二問 陰崩陽崩何以別之
第四十三問 眠臥多汗
第四十四問 左脅痛如刀刺不得喘息
第四十五問 積聚之病何以別之
第四十六問 身體常瘙癢
第四十七問 夜與鬼交
第四十八問 大小便不通
第四十九問 帶下三十六疾
第五十問 婦人有帶下或淋漓不斷何以別之
卷下
第五十一問 男女受形之始何以別之
第五十二問 何以謂之有娠
第五十三問 何以謂之居經
第五十四問 婦人居經之後心中憤悶不欲執作。惡聞食氣
第五十五問 居經之後或復有漏下
第五十六問 胎在腹中時時撞動不安
第五十七問 何謂子滿
第五十八問 妊娠三月曾經墮胎至其月日復墜
第五十九問 大小二便秘結不通
第六十問 妊娠傷寒與常人治法同異
第六十一問 妊娠傷寒瘥後復發熱
第六十二問 時氣溫病皆能損胎
第六十三問 妊娠寒熱或因暑氣有不因傷暑而得之
第六十四問 下利與滯利何以別之
第六十五問 喘病何以得之
第六十六問 妊娠多痰者緣何而生
第六十七問 妊娠霍亂
第六十八問 何謂子煩
第六十九問 何謂子嗽
第七十問 何謂胸痹
第七十一問 何謂子癇
第七十二問 胎痿過年不產又兩胎一死一生
第七十三問 妊娠墮胎或血出不止或血不出
第七十四問 何以謂之子淋
第七十五問 小便或有利者或有不通
第七十六問 大便或利或秘
第七十七問 妊娠至八九個月兩腳俱腫
第七十八問 妊娠十月將養之法
第七十九問 橫生逆產
第八十問 熱疾胎死腹中
第八十一問 胎衣不下
第八十二問 難生
第八十三問 產後血運
第八十四問 產後口乾痞悶
第八十五問 產後乍寒乍熱
第八十六問 產後四肢虛腫
第八十七問 產後乍見鬼神
第八十八問 產後不語
第八十九問 產後腹痛又瀉痢
第九十問 產後遍身疼痛
第九十一問 產後大便秘澀
第九十二問 產後血崩
第九十三問 產後腹脹悶滿嘔吐不定
第九十四問 產後口鼻黑氣起及鼻衄
第九十五問 產後喉中氣急喘
第九十六問 產後中風
第九十七問 產後心痛
第九十八問 產後熱悶氣上轉為腳氣
第九十九問 產後汗出多而變風
第一百問 產後所下過多虛極生風

內容簡介

1.闡發月經生理
月經病乃婦科之最常見病,治月經病,當明月經時下之機理。因此,齊氏在第四、五問中,即結合前人的論述對月經生理作了明確的闡發。齊氏以《素問·上古天真論》為基礎,在第四問中提出:“女至二七,腎氣全盛,沖任流通,經血漸盈,應時而下,天真之氣殊降與之從事,故云天癸也。……然沖為血海,任主胞胎,陰靜海滿,二者相資,故令有子。”又在第五問中提出:“女子十四天癸至,腎氣全盛,沖流任通,血漸盈,應時而下,常以三旬一見。……故一月一次行,平和則不失乎期,所以謂之經候,又名月水也。”在此,齊氏依據《內經》理論,進一步闡發了天癸與沖任的關係,以及月經產生的條件。認為天癸乃是腎氣充盛的產物,而天癸又是能夠促進性機能成熟的一種重要物質。腎氣全盛,天癸而至,使任脈通暢,沖脈血盛,乃是產生月經的重要條件。由此可以看出,腎氣、天癸、沖任三者之間存在相互依存、相互資生的關係,是調節月經周期的中心環節。齊氏所述,是對《內經》女子月經產生理論的發揮,使後世對月經產生的機理有了更加明確的認識。
2.重視優生優育
齊氏對女子婚齡十分重視,在第一問中便引《褚氏遺書·精血篇》之論,指出:“女人天癸既至,逾十年無男子合則不調,未逾十年男子合亦不調。不調則舊血不出,新血誤行,或漬而入骨,或變而為腫,或雖合而難子。”又第二問指出:“所以女二十而嫁,至期之際,地陰以順也。”按齊氏觀點,女子二七(14歲)而月經來潮,逾十年即24歲左右,是女子最宜於婚嫁的年齡,認為這個年齡是陰血最充盛的時期,結婚易於受孕而不影響健康。如果女子結婚過早或過晚,常易引起月經不調、不孕或難產。這與現代醫學所倡導的最佳婚育年齡是一致的。
齊氏在第七十八問中,結合徐之才“逐月養胎”理論,提出妊娠十月將養之法,如:“妊娠三月始胎。當此之時,血不流通,形像始化,未有定儀,見物而變。……欲令子賢良盛德,端心正坐,清和虛一,坐無邪席,立無偏倚,行無邪徑,目無邪視,口無邪言,心無邪念。……外像而變者也。”“妊娠五月,始受火精以成其氣,臥必晏起,洗浣衣服淨室,必厚其裳,朝吸天光以避寒殃。其食宜稻麥,其羹宜牛羊,和以茱萸,調以五味,是謂養氣以定五臟者也。”齊氏主張孕期應注意精神調養,飲食營養合理搭配,其“外像而變”的觀點,堪稱現代醫學胎教”理論的雛形。
3.注重陰陽調和
齊氏在調治婦女妊娠陰陽氣血不和方面有其獨到的看法。前人“大率妊娠,惟在抑陽且助陰”,然齊氏在第五十三問中指出:“婦人平居,陽氣微盛無害,及其妊子,則方閉經,遂以養胎。若陽盛搏之,則經脈妄行,胎乃不固。……然胎前藥唯惡群隊,若陰陽交雜,別生他病,惟是枳殼散所以抑陽,四物湯所以助陰。故爾枳殼散差寒,若單服之,恐有胎寒腹痛之病,以內補丸佐之,則陽不致強,陰不致弱,陰陽調陽,有益胎嗣。”可見齊氏認為婦女妊娠陰陽氣血不調,雖以抑陽助陰為主,但過於抑陽助陰,恐致胎寒腹痛之病,故應三方同用,以調和氣血陰陽為貴。可見齊氏治法有宗、師古不泥。
4.發前人之未發
齊氏繼承《金匱要略·水氣病脈證並治》對血分、水分病的認識,指出婦女經閉水腫當辨血分、水分。因經閉而繼發浮腫者,為血分;由浮腫而繼發閉經者,為水分。他在第三十二問中,對兩者的鑑別、證治作了更明確的辨析。指出:“婦人月經通流,流則水血消化。若風寒搏於經脈,血結不通,血積為水。故曰血分。若先病,於後經水或斷,名曰水分,其病易治,去其水,經自下也。若病人覺腹內脹,外視如常,大便黑,小便赤,是其證也。”不僅如此,齊氏還對血分、水分的證治方藥作了進一步的論述,彌補了《金匱要略》有證而無方之不足。指出:“椒仁丸,治因經水斷絕後,致四肢面目浮腫,小便不通,名曰血分。水化為血,血不通則為水矣。”“葶藶丸,治因小便不利後,身面浮腫,致經水不通,名曰水分。其餘逆順,並同水氣。”根據齊氏所述與所列方藥來看,椒仁丸主治血分,以調經為主,故方中以五靈脂、延胡索等活血行血。經閉水腫屬血分者,不必治腫,但調其經,經通,其腫自消。若是先浮腫繼發閉經者,則屬水分,卻宜先治其水,套用葶藶、續隨子等利水消腫,水退腫消,其經自通。齊氏之論證詳而方效,對於臨床辨治經閉水腫,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影響評價

本書是一部綜合性婦科書籍,對後世有較大影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