奎蛇

奎蛇

奎蛇,即蝰蛇,蛇目蝰科有毒蛇類,主要分布於印度、巴基斯坦、緬甸、泰國以及我國福建、兩廣等地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奎蛇
  • 拉丁學名: Vipera ruselli siamensis
  • :動物界
  • :蛇目
  • 蝰科
蝰蛇,基本情況,生活習性,分布,形態特徵,生活習性,種群分布,致病原理,防治方法,

蝰蛇

一種有毒蛇類,有時也指與之極近緣的響尾蛇科(Crotalidae)的蛇類.

基本情況

[學名] Vipera ruselli siamensis

[分類地位] 蛇目 蝰科
[形態特徵] 全長1米,重達1.5公斤.頭呈寬闊的三角形(因為它的頭部有巨大的毒腺),與頸區分明顯,吻短寬圓.頭背的小鱗起棱,鼻孔大,位於吻部上端.體背呈棕灰色,具有3縱行大圓斑,每一圓斑的中央為紫色或深棕色,外周為黑色,最外側有不規則的黑褐色斑紋.腹部為灰白色,散有粗大的深棕色斑.

生活習性

蝰蛇生活在平原,丘陵或山區.主要棲息在寬闊的田野中,很少到茂密的林區去,夏季一般在丘陵地帶活動,炎熱時喜歡棲息在蔭涼通風處.受驚時並不逃離,而是將身體盤捲成圈,並發出呼呼的出氣聲,身體不斷彭縮,持續半小時之久.以鼠,鳥,蜥蜴為食,採用突襲方式,軀幹前部先向後曲,猛然離地再向前沖並咬住獵物,咬住不放直至吞食下去.9--10月咬傷人畜較多,是我國劇毒蛇類之一.平均每條蛇咬物一次排毒量約為200毫克.屬於卵胎生,7--8月份產仔,每次產仔十幾條左右.

分布

蝰蛇主要分布於福建,廣東,廣西;國外見於印度,巴基斯坦,緬甸,泰國等地.

歐洲蝰 蝰蛇科(Viperidae)約200種毒蛇的統稱。分為兩個類群(亞科),即蝰蛇亞科(Viperinae, 東半球蝰蛇)和響尾蛇亞科(Crotalinae, 頰窩蝰蛇)。某些權威人士認為,蝰蛇的這兩個類群應是各自獨立的科。蝰蛇的特徵是具有一對中空的注射毒液的牙齒,著生在上齶活動骨骼上(上齶骨),不用時可折回嘴內。具頰窩器的蝰蛇(響尾蛇及其他)的特徵是︰在每側鼻孔與眼之間有一熱敏感小窩,用於探尋溫血動物。蝰蛇體長小至Vipera ursini的不足30公分(12吋),大至巨蝮(Lachesis muta)的3公尺(10呎)以上。捕食小型動物,捕獵方法是先咬傷獵物,再追蹤。
東半球的蝰蛇分布在歐洲、亞洲和非洲。特點是行動遲鈍,身體粗壯,頭寬大。許多種類為陸棲。樹蝰屬(Atheris)的身體細長,尾能纏住樹枝,營樹棲生活。而穴蝰屬(Atractaspis)則為洞棲,眼細小。大多數種類卵胎生。響尾蛇亞科主要在西半球,從沙漠到雨林皆有。中、南美洲的洞蛇屬(Bothrops)為陸棲或樹棲種類。有些如噬魚蛇是水棲種類。某些種類產卵;其他為卵胎生。

形態特徵

全長1米,重達1.5公斤。頭呈寬闊的三角形,(因為它的頭部有巨大的毒腺) 與頸區分明顯,吻短寬圓。頭背的小鱗起棱,孔大,位於吻部上端。體背呈棕灰色,具有3縱行大圓斑,每一圓斑的中央為紫色或深棕色,外周為黑色,最外側有不規則的黑褐色斑紋。腹部為灰白色,散有粗大的深棕色斑。蝰蛇的行走千姿百態,或直線行走或彎蜒曲折而前進,這是由蝰蛇的結構所決定的。蝰蛇全身分頭、軀幹及尾三部分。頭與軀幹之間為頸部,界限不很明顯,軀幹與尾部以泄殖肛孔為界。蝰蛇沒有四肢,全身被鱗片遮蓋,有保護膚體的作用。

生活習性

生活在平原,丘陵或山區。主要棲息在寬闊的田野中,很少到茂密的林區去,夏季一般在丘陵地帶活動,炎熱時喜歡棲息在蔭涼通風處。一般在森林、草地、沙漠中活動。

種群分布

1 白頭蝰亞科Azemiopinae
1.1 白頭蝰屬Azemiops
2 夜蝰亞科Causinae
2.1 夜蝰屬Causus
3 蝮亞科Crotalinae
3.1 蝮蛇屬Agkistrodon
3.2 跳蝮屬Atropoides
3.3 睫角蝮屬Bothriechis
3.4 森蝮屬Bothriopsis
3.5 矛頭蝮屬Bothrops
3.6 紅口蝮屬Calloselasma
3.7 山蝮屬Cerrophidion
3.8 響尾蛇屬Crotalus
3.9 尖吻蝮屬Deinagkistrodon
3.10 亞洲蝮屬Gloydius
3.11 瘤鼻蝮屬Hypnale
3.12 巨蝮屬Lachesis
3.13 墨西哥角蝮屬Ophryacus
3.14 烙鐵頭屬Ovophis
3.15 豬鼻蝮屬Porthidium
(豬鼻蝮蛇占據奈吉爾·馬文哥斯大黎加十大致命毒蛇名單上的第七名。)
3.16 侏儒響尾蛇屬Sistrurus
3.17 竹葉青屬Trimeresurus
3.18 黑綠烙鐵頭蛇屬Tropidolaemus
4 蝰蛇亞科Viperinae
4.1 樹蝰屬Atheris
4.2 膨蝰屬Bitis
4.3 角蝰屬Cerastes
4.4 鋸鱗蝰屬Echis 豬鼻蝮
4.5 鈍鼻蝰屬Macrovipera
4.6 山蝰屬Montatheris
4.7 澤蝮蛇屬Proatheris
4.8 擬角蝰屬Pseudocerastes
4.9 蝰屬Vipera

致病原理

引起局部疼痛,腫脹,並有一過性暈厥現象,因其毒腺含有促凝血毒素及溶血毒素,引起"DIC"出血及紅細胞破壞,嚴重者常因為腦出血或、急性腎功能衰竭死亡。

防治方法

蝰蛇咬傷的局部常規處理,是指被蝰蛇咬傷後在儘量短的時間內,採取緊急措施,包括早期結紮、擴創排毒,燒灼、針刺、火罐排毒,封閉療法及局部用藥等。  局部常規處理應在蝰蛇傷現場進行,處理越快,效果越好。病人被蝰蛇咬傷後立即用火柴頭5-7枝燒灼傷口,以破壞局部的蛇毒;也可用針刺或拔火罐的方法,除去傷口或周圍的毒液,但對於血循毒蝰蛇傷患者,不宜針刺或拔火罐,以免傷口流血不止。為延緩傷口蝰蛇毒的吸收,於近心端3-5厘米處用帶子紮緊,其結紮鬆緊程度以能阻斷淋巴和靜脈回流,但不妨礙動脈血流為宜,以後每隔15-20分鐘放鬆一次,每次1-2分鐘,以免肢體因血循環障礙過久而壞死,待急救處理結束後(不能超過2小時),結紮應立即解除。[3]
蝰蛇
在蝰蛇咬傷後1-2小時內,傷口處作十字切口,長2-3厘米,深達真皮以下,如無重要神經血管通過, 可深達2-3cm。傷口若有毒牙遺留,應取出,反覆沖洗傷口後,傷肢擱下垂位,周圍置冰袋,以減少蝰蛇毒的吸收。應注意,血循蝰蛇咬傷者不宜作擴創排毒,以免傷口流血不止,常規套用破傷風抗毒素 (TAT)。
在蝰蛇咬傷後0.5-1小時內,有條件者,及早作局部環封,用相應的血清2ml或用胰蛋白酶2000U,或10-15%依地酸二鈉4ml,分別與0.25-0.5% 普魯卡因溶液5-20ml 、地塞米松5mg配伍,於牙痕中心及周圍注射達肌肉層,或在結紮的上方作環行封閉,這對減輕症狀甚有益處。腫脹的肢體,可外敷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中藥,如用雙柏散(側柏葉大黃黃柏、薄荷、澤之)加水蜜熱敷,效果很好。局部出現壞死、潰瘍者,則按中、西醫(或中西醫結合)外科處理。
蝰蛇咬人後會致人死亡,如無蝰蛇血清,被咬者會出現溶血症狀,多臟器受損,最後多器官衰竭死亡。所以,一定要注射蝰蛇血清,這是唯一有效的方法(蝮蛇血清無效)。蝰蛇在福建、廣東、泰國等,不棲息在江蘇等江南及大江以北地區,但由於也有人將蝰蛇帶入,也會造成咬傷人因無蝰蛇血清治療而致死病例,[3]爬行綱,蝰蛇科。是一種毒蛇,又稱黑斑蝰蛇。體長0.9~1.3米。背面暗褐色,有淡褐色鏈狀橢圓斑3列,各橢圓斑的最外緣為黃白色,其次為黑色,在3列斑紋間,散布有不規則的小斑紋。腹面灰白色,每片腹鱗有3~5個紫褐色斑點,前後綴連略成縱行。生活于山地、平原。晝夜都活動,捕食鼠類等。毒液以神經性毒為主,也含出血性毒。卵胎生,每產1~6仔蛇。在我國主要分布於台灣、福建、廣東、廣西等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