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殿(南京故宮奉天殿)

奉天殿(南京故宮奉天殿)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奉天殿,位於南京故宮南北主軸線上,上承重檐廡殿頂,坐三層漢台階之上,面闊九間,進深五間。為明代初年洪武、建文、永樂三朝舉行重大典禮和接受百官朝賀之所。

奉天殿殿左為中左門,右為中右門。殿前為廣庭,東為文樓,西為武樓。正殿前門為奉天門,左為左紅門(後更名東角門),右為右紅門(後更名為西角門)。門外兩廡有左翼門、右翼門,南為內五龍橋。

奉天殿為北京明奉天殿藍本,後焚毀清代重建,即今太和殿。據《明太宗實錄》記載:“(北京故宮)凡廟社、郊祀、壇場、宮殿、門闕,規制悉如南京明故宮 ,而高敞壯麗過之。”

奉天殿地面建築現已不存,地表僅剩部分石柱礎等殘餘構建。2006年,明故宮遺址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1年後,南京市政府已規劃論證新的保護利用明故宮遺址的方案,並打造成國家級遺址公園。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奉天殿
  • 所屬年代:明洪武年間
  • 使用時間:永樂十九年(公元1421年)
  • 史載:《明太宗實錄》
簡介,遺址發掘,建築台基,填湖造宮,

簡介

明太祖朱元璋攻取集慶(南京)後,改集慶路應天府朱元璋為做皇帝,“命劉基等卜地定作新宮”,最終選定這塊地當“鍾阜龍蟠”、“帝王之宅”的風水寶地。相傳朱元璋徵發軍民工匠20多萬人,填燕雀湖“改築新城”。工程始於公元1366年,歷時一年建成,壯麗巍峨,盛極一時。
南京博物院內的南京故宮復原圖南京博物院內的南京故宮復原圖
南京故宮由皇城宮城兩部分組成,合稱皇宮皇城在外,圍護著宮城。據當今學者考證,皇城範圍東起今南京機電學校與南京博物院以西一線,西至竺橋、逸仙橋以東,南到光華門,北至佛心橋一帶。南北長2.5公里,東西寬2里,周長9公里,呈凸字形。皇城開有六道門:正南為洪武門,正對著都城正陽門(今光華門);東南為長安 左門,外為長安街(今八寶街);西南為長安右門,東為東安門,西為西安門;北為玄武門。宮城又稱大內,俗稱"紫禁城",開有六道門:正南是午門(今午朝門),東南為左掖門,西南為右掖門,為東華門,西西華門,正北是北安門。在皇城宮城之間還有兩道門,承天門端門,與洪武門、午門處在同一條中軸線上。
沿著明故宮內的南北中軸線,由南向北,對皇城與宮城作一次巡禮。由皇城南端的洪武門進,到承天門中間的御道上,有五座石橋,名“外五龍橋”,橋下就是外御河。在洪武門至外五龍橋之間的御道兩側,是明朝中央官署區。御道西側是高級軍事指揮機構,包括中、左、右、前、後五軍都督府,以及太常寺、通政司錦衣衛、旗手衛、欽天監等;御道東側是中央高級官署,包括宗人府、史部、戶部、禮部、兵部、工部,以及翰書院、詹事府、太醫院等。在承天門與端門之間的御道兩側是廟社區,東邊設定了祭祀皇帝祖宗的太廟,西邊則是祭祀神靈的社稷壇,再向北走就到了午門。
進入午門,又有五座石橋,稱“內五龍橋”,橋下為內御河。過了橋就是奉天門,由南向北依次建有奉天、華蓋和謹身三大殿。三大殿的東側有文華殿和文樓,西邊有武英殿和武樓,統稱為“前朝”五殿。奉天殿,就是人們常說的金鑾殿,是朱元璋舉行重大典禮和接受文武百官朝賀的地方。後來北京故宮太和、中和、保和三殿,就是模仿奉天、華蓋、謹身三殿建造的。
三大殿之後,是皇帝與后妃生活起居的地方,名叫“後廷”。處在中軸線位置上的是乾清、交泰、坤寧三宮,左有柔儀殿(東宮),右有春和殿(西宮),兩殿相對。東北角為東六宮,西北角為西六宮。在春和殿西側還有御花園。“前朝”與“後廷”相結合,組成“朝廷”。
整個南京故宮,殿宇重重,樓閣森森,雕樑畫棟,金碧輝煌,氣勢恢宏,曾作為明初洪武建文永樂三代皇宮,長達54年之久。直到明永樂十九年(1421年),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南京故宮才正式結束王朝皇宮的使命,但仍由皇族和重臣駐守,地位仍十分重要。

遺址發掘

南京明故宮,曾作為洪武、建文、永樂三代帝王的皇宮長達54年之久,也是營造北京故宮的建築藍本。2011年10月,我市啟動“明皇宮遺址公園概念性規劃設計方案國際競賽”,並在明故宮遺址範圍展開考古試掘,探尋600多年前的皇家建築布局和相關歷史遺存。
2012年10月8日,由南京市博物館和南京博物院成立的聯合考古隊在考古試掘過程中,先後發現了奉天門建築基址,以及明故宮三大殿之一奉天殿的大型夯土建築台基,並出土了大型柱礎石、磉墩、排水溝等重要建築遺存。試掘期間,考古人員在各探溝底部均發現了青灰色的淤泥層,這一發現也印證了文獻中“填燕雀湖建皇宮”的相關記載。
如今南京的御道街—午朝門公園—明故宮遺址公園一線,是600多年前明故宮宮城的核心區域。據文獻記載,從午門(現午朝門)向北,位於中軸線上的皇宮建築依次為金水橋(現內五龍橋)、奉天門、奉天殿、華蓋殿、謹身殿等。由於年代久遠,這些氣勢恢宏的皇家宮殿多已湮滅,留存下來的地面建築只剩下午朝門和內五龍橋。
據市博考古部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考古試掘分為兩個階段,分別在午朝門公園和明故宮遺址公園兩個區域內展開。2011年10月起,考古人員率先在午朝門公園東北側展開“地下搜尋”,最大的發現是一處由夯土與碎磚瓦層交錯夯築的明代建築基址,此外還有6個呈對稱分布的磉墩遺蹟,以及用石灰作粘合劑的磚砌包牆。根據建築基址的結構及位置,專家推測為明故宮奉天門東側廊廡建築的基礎,這一發現首次確認了午門內第一道城門——奉天門的準確方位。據史料記載,入午門,過內五龍橋,便是奉天門,這裡也是皇帝“御門聽政”之所。
在建築基址北側,考古人員還發現了一條600多年前的皇宮“排水管道”。排水道呈東西走向,殘長8米左右,寬約0.45米,由三面石板砌築圍合呈水槽狀。儘管只是條“不起眼”的排水溝,但其所用石材質地堅實,砌築手法規整考究,兩側石板上沿還特意切削出向內凹陷的斜角,可以將外部積水集中在水槽內快速排出。

建築台基

奉天殿、華蓋殿和謹身殿,是明故宮內著名的三大殿。其中,最南端的奉天殿,就是朱元璋當年舉行重大典禮和接受文武百官朝拜的“金鑾殿”。
1997年,為配合江蘇大劇院工程選址,南京博物院曾在明故宮遺址公園北部進行過局部發掘,當時發現了謹身殿的建築台基,但奉天、華蓋兩殿卻一直無跡可尋。在此次試掘的核心區域——明故宮遺址公園內,考古人員首次發現了奉天殿的建築台基遺址。
試掘期間,考古人員發現了一處明代大型夯土建築台基。整個台基以黃褐色的夯土夯築而成,殘存的夯土層最厚處有3.6米,結合文獻記載以及遺蹟方位判斷,這應該是明故宮奉天殿遺址的底層台基。根據現場測定,奉天殿台基南北兩端長達75.5米,明故宮三大殿中規模最為宏大的“金鑾殿”由此揭開了冰山一角。
台基西側還出土了3個體量巨大的柱礎石,柱礎石的外立面近似於方形,邊長約1.8米,高1.35米,頂部還有圓形台面。其中一個柱礎石下方,還保留有用一塊塊青磚砌築的磉墩遺蹟。柱礎石是古代建築中用來承受房柱壓力的墊基石,同時還可以抬高柱腳與地坪隔離,起到防潮的作用;磉墩則是以磚石砌築、用來加固柱礎石的基礎。考古專家介紹說,此次發現的3個柱礎石體量巨大,而且方位都處於南北向的一條直線上,應該是在奉天殿台基之上的大殿主體基礎。
考古人員還在探溝內出土了一件雕刻精美的龍首形散水構件。該構件造型為龍頭狀,龍角微微上揚,雙目圓睜,龍嘴處還有用作排水的孔洞。專家表示,這一構件當年是放置於奉天殿外的高台四面,用來排出台上積水的“散水孔”,精美絕倫的雕工,讓後人得以一窺明代皇家建築構件的華麗瑰美。

填湖造宮

關於明故宮的建造過程,民間一直有“遷三山填燕雀”的說法。據史料記載,朱元璋定都南京後下令修建宮城,他採納了劉伯溫的建議,選址在鐘山的“龍頭”前建造皇宮,而當時的燕雀湖(現前湖)剛好位於此地。為此,朱元璋徵發軍民工匠20多萬人,填燕雀湖建造皇宮,明故宮也因此成為中國都城史上使用一個填湖建宮的遺址實例。此次試掘期間,考古人員在各條探溝內均發現了青灰色的淤泥層,這也印證了文獻中關於“填燕雀建皇宮”的記載。
經過對各探溝內夯土層的局部解剖,午朝門公園和明故宮遺址公園內均發現有青灰色的淤泥層。這些淤泥層位於明故宮建築遺址的夯土層下方,距離地表深度近5米,土層內多為青灰色的淤泥,與上部夯築堅實、質地緊密的夯土層形成了鮮明的反差。專家表示,這些淤泥應該是當年填埋燕雀湖時留下的原始堆積,這一發現為印證“填燕雀建皇宮”的文獻記載提供了考古實證。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