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石(美國記者何偉創作紀實作品)

奇石(美國記者何偉創作紀實作品)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奇石》是美國記者彼得·海斯勒創作的紀實中國三部曲番外篇,收入三部曲寫作期間,即時或零星素材創作的文章,是三部曲的前傳也是那三本書中部分人物的後續跟蹤。從廣東鼠肉餐館到安徽汽車廠,從東京黑社會到尼泊爾村莊,不拘一格。

該書文章延續何偉在三部曲里的風格,通過個人命運透視歷史,沒有說教和批判,只有冷靜的觀察以及貫穿始終的幽默。比如該書的第一篇關於在廣東吃鼠肉的經歷,讀起來也許有些噁心,但那種作者與被觀察者的自嘲很好地消解了那種可怖的場面。

有讀者認為這是一本炒冷飯的書,但何偉自己稱:即使是《紐約客》這種對作品長度較為寬容的刊物,也免不了刪減。而一部分早年寫就的故事,看來亦可以添加一些新元素。

基本介紹

  • 書名:奇石
  • 作者彼得·海斯勒
  • 原版名稱:Strange Stones
  • 譯者李雪順
  • ISBN:9787532764952
  • 類別:紀實,社會
  • 頁數:490頁
  • 定價:40元人民幣
  • 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4年4月1日
  • 裝幀:平裝
  • 開本:32開
  • 叢書:譯文紀實
  • 紙張膠版紙
內容簡介,編輯推薦,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叢書信息,

內容簡介

《奇石》一共收錄了18篇文章,關於中國的有14篇,該版本將與英文原版和台灣繁體字版有所不同,有部分篇目的變動,在大陸版中收入了何偉所寫的兩篇關於埃及的觀察文章,以及部分在《甲骨文》中的四篇內容。
書中有關中國的14篇文章所經歷的時間基本上與《尋路中國》一致,在裡面甚至直接使用了部分《尋路中國》的片段。比如《四重奏》一文里他坐北京計程車的經歷,曾出現在《尋路中國》的開頭部分。《奇石》一篇同樣也幾乎是《尋路中國》里何偉逛古玩店的經歷。當然,大部分文章的故事還是首次出現。
《野味》寫的是廣東餐館吃鼠肉的經歷,《胡同情緣》寫租住在北京菊兒胡同的情景,《徒步長城》寫幾位痴迷長城的老外的故事,《骯髒的遊戲》了解美國和平隊及其志願者,《新城姑娘》寫何偉教過的中國學生艾米莉在深圳的工作與愛情,《鈾寡婦》《去西部》《多恩醫生》是何偉去美國科羅拉多州安家生活後的紀實作品,《恕我直言》是通過採訪傑克·阿德爾斯坦——研究日本有組織犯罪頂級專家,所披露的東京黑社會,《奇石》與《四重奏》寫作者在中國租車駕車的經歷,通過一起在旅遊景點購物引出的和平隊隊友麥克·高提格的人生故事。

編輯推薦

如果你不認識何偉,就請從這本《奇石》開始。
如果你已經讀過《江城》、《尋路中國》,甚至是《甲骨文》,那么,更不應該錯過何偉的這顆“奇石”。
一個作家的筆,要如何趕上一個瞬息萬變的時代?
從2000到2012,3個國家,12個家,24個故事。
終於,在何偉的筆下,你不僅能讀到奇形怪狀的中國。
徒步長城,甲骨冰冷。從江城到新城,當年的艾米莉,已然成了大姑娘。
美國的西部,日本的黑道,尼泊爾的和平隊,埃及的清真寺。
十二年來,何偉用心記錄的,不止是中國。

作者簡介

彼得·海斯勒(Peter Hessler),中文名何偉,曾任《紐約客》駐北京記者,以及《國家地理》雜誌等媒體的撰稿人。
他成長於美國密蘇里州的哥倫比亞市,在普林斯頓主修英文和寫作,並取得牛津大學英語文學碩士學位。海斯勒曾自助旅遊歐洲三十國,畢業後更從布拉格出發,由水陸兩路橫越俄國、中國到泰國,跑完半個地球,也由此開啟了他的旅遊文學寫作之路。
海斯勒散見於各大雜誌的旅遊文學作品,數度獲得美國最佳旅遊寫作獎。他的中國紀實三部曲中,《江城》一經推出即獲得“Kiriyama環太平洋圖書獎”,《甲骨文》則榮獲《時代周刊》年度最佳亞洲圖書等殊榮。海斯勒本人亦被《華爾街日報》贊為“關注現代中國的最具思想性的西方作家之一”。

圖書目錄

前言
野味
奇石(美國記者何偉創作紀實作品)
胡同情緣
徒步長城
骯髒的遊戲
海灘峰會
新城姑娘
永沉江底
鈾寡婦
奇石
恕我直言
當你長大
四重奏
離鄉回鄉
主隊
汽車城
中國巴比松
去西部
多恩醫生
突襲美國
橋上風景
廣場上的清真寺
全力衝刺
阿拉伯之夏
致謝

叢書信息

譯文紀實 (共21冊), 這套叢書還有 《少林很忙》,《正義的代價》,《再會,老北京》,《遙遠的目擊者》,《無緣社會》 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