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文廟

太和文廟

太和文廟位於安徽省太和縣城關鎮黌學街35號,占地面積4620平方米,折7畝,為元大德八年(公元1304年),達魯花赤李英創建,迄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太和文廟
  • 地理位置:位於安徽省太和縣城關鎮黌學街35號
  • 面積:4620平方米
  • 歷史:700多年
概述,價值,保護,建築情況,歷史記載,建設歷史,地理位置,

概述

戰亂破損,明洪武五年(1372年)重新修建,面闊5間20米,進深10米,為單檐歇山頂,琉璃瓦面,抬梁式與穿斗式相結合的木構宮殿式建築,具有南北風格相結合的特徵,是木櫞架台梁大殿式建築,房頂琉璃瓦,屋脊有套獸,四角飛檐,宏偉壯觀。

價值

1985年,經中國社會科學古建築專家張馭寰教授鑑定,太和文廟大成殿是皖北地區獨存的一座元末明初建築,是寶貴的文化遺產,有很高的史學和藝術價值。同時又是我省規模最大,保護最完好的文廟建築之一,具有極高的文物考古研究價值。

保護

1986年,經安徽省人民政府皖政字(1986)051號檔案公布為省級文物重點保護單位。按照上級要求,現正積極爭取國家級文物重點保護單位。

建築情況

原文廟以大成殿為中心、南北成中軸線對稱布局。南北依次有萬仞宮牆、魁樓、欞星門、泮池、泮橋、戟門、名宦祠、鄉賢祠、大成殿、明倫堂、尊經閣。東側有興賢坊、文昌閣、訓導宅、進德齋、崇聖祠等,西側有育才坊、省牲所、修業齋、敬一亭、射圃亭等。並有東西廊廂多間。但在距今七百多年的歷史風雨中,屢遭戰亂兵匪的踐踏,屢修屢毀,其建築越來越少,規模逐漸縮小。直到清代乾隆年間,才一度中興,重建如初。但從此毀多修少,時至上世紀80年代初,僅存破殘不堪的大成殿崇聖祠了。

歷史記載


據史料和文廟大成殿大脊史板記載,明正統九年知縣李士傖,康熙七年知縣陳虞化,乾隆十二年知縣陳安,乾隆四十二知縣宋丁奇,同治七年知縣胡嘉槐,光緒二十五年知縣高贊善,宣統三年縣事廖昌彝等人,均募捐集資。

建設歷史


1990年太和縣委、縣政府開始對文廟大成殿進行落架大修。1992年,文廟一期修復工程竣工驗收,新建和修復了大門、泮池、泮橋、月台、大成殿。大成殿為單檐竭山頂宮殿式建築,闊五楹、深三間,黃色琉璃瓦,殿內寬敞明亮。雕有漢白玉孔子像一尊,像上懸掛“萬世師表、“斯文在茲”、“德侔天地”、“道貫古今”等多塊匾額。金柱分別掛有“先知先覺為萬古倫常立極”、“至誠至聖與兩間功化同流”、“德冠生民溯地辟天開鹹尊首出”、“道隆群聖統金聲玉振共仰大成”等楹聯。殿前月台、欄板、御路系白色漢白玉石雕,御路雕有二龍戲珠,栩栩如生。
2009年,文廟二期修復工程工程竣工驗收,並逐步投入使用。二期工程歷時兩年,總建築面積2200平方米,縣政府投資560多萬元,新建和修復了大門、泮池、泮橋、尊經閣、東西廂房、廊房、圍牆、西側門面房,整修了地面,進行了綠化,東西廊房鑲嵌了太和書法名家的作品碑刻,大成殿、尊經閣內繪製了孔子為主題的壁畫。文廟二期工程整體建築與文廟廣場、太和公園有機的連為一體,為弘揚傳統文化、見證歷史、宣傳太和將產生積極影響。
太和歷史上文人輩出,與太和長期以來“尊儒重學”是分不開的,而文廟正是太和悠久歷史文化的一個重要載體。保護好太和文廟,對於傳載傳統文明具有其它方式所不能替代的意義。太和文廟的文化歷史內涵,在過去、當今和將來都將永遠展現她的無窮魅力。

地理位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