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儋

太史儋(TàiShǐ Dān),中國戰國初期人,道家學派代表。他曾出任周朝太史(史官),故稱“太史儋”或“周太史儋”。

基本介紹

質疑,記載,

質疑

司馬遷在其《史記》中曾懷疑太史儋就是道家學派創始人老子:“或曰老子,或曰也,世莫知其然否。”

記載

史記》里記載太史儋久之,見之衰,廼(同“”)去。至關。關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強為我著書。”於是老子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而去。
還記載,秦獻公十一年時,太史儋對獻公說:“周故與秦國合而別,別五百年複合,合十七歲而霸王出。”,最後詳細記載了其家世:“老子之子名宗,宗為魏將,封於叚乾。宗子注,注子宮,宮玄孫假。假仕於漢孝文帝,而假之子解為膠西王邛太傅,因家於齊焉。”不過許多人不認可這種觀點,他們認為周太史儋後於孔子一百餘年,與《禮記》等諸多典籍所記載的孔子入周問禮於老子不合,二則,據《史記》記載,他曾經西入秦會見秦獻公。但至於見秦獻公的年份,司馬遷也沒弄很清楚,他在《老子列傳》中認為是孔子去世後129年,也即公元前350年。但在《周本紀》中又說是周烈王二年,即公元前374年,相差了24年。而據郭店楚簡中已有《老子》的摘抄,說明那時《老子》一書已比較流行。郭店楚簡的年份也定在在公元前350年至公元前300年前之間。《老子》果然為周太史儋所著,不可能一成書就流傳到楚國去。所以司馬遷在寫到周太史儋時,用了“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來表示以周太史為老子,只是當時的一種推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