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倉港經濟技術開發區新區

太倉港經濟技術開發區新區

太倉港經濟技術開發區新區(原名江蘇省太倉經濟開發區)自費創辦於1991年,1993年11月經省人民政府批准為省級開發區,2011年經國務院辦公廳批准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經過近20年的開發建設,以爭創一流的工業示範區、科技先導區和現代新城區為目標,開發建設取得了顯著成績,步入了經濟和社會事業高速推進、良性發展的快車道。2006年,被評選為首屆“長三角最具投資價值開發區”。2008年,被國家商務部、德國經濟部共同授予“中德企業合作基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太倉港經濟技術開發區新區
  • 地點:江蘇省
  • 創建時間:1991年
  • 目標:建設新城區
目標,投資,產業,特色,效益,

目標

投資

開發區堅持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嚴格按照建設新城區的目標和“高起點、高標準、高投入”的要求建設區域環境,已先後投入近60億元建設資金,用於道路交通、能源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基本實現了區內30平方公里的“七通一平”建設。寬闊整潔的開發大道連通四方,沿江高速公路和蘇崑太高速公路貫穿開發區東西南北,區內企業只需5分鐘便能進入四通八達的蘇南高速公路網,35分鐘即可達上海虹橋機場,20分鐘便可到太倉港航運中心
區內供電、供水、供熱、污水處理等配套設施齊全,已接通來自華東電網的上海、江蘇和本市電廠的五路電源,電力資源充沛,為進區企業提供了良好的建設發展條件。同時,區內具備了健全的管理服務功能,海關、國檢、工商、稅務等服務機構一應俱全,行政審批中心和開發區的一站式、一體化服務便捷高效。酒店、商鋪、物流、倉儲、學校、醫院等社會服務設施全部到位。城市綠化覆蓋率已達42%,氣候宜人,社會和諧,高檔別墅區、花園式住宅區、新型商業網點和綠化風光帶形成規模,人文、人居環境優良。
太倉港經濟技術開發區 新區新貌太倉港經濟技術開發區 新區新貌

產業

立足於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得益於高效滿意的親商服務,建區十多年來,已有美國、英國、德國、法國、比利時、澳大利亞、加拿大、義大利、日本、韓國等國家和香港、台灣等地區的許多著名跨國公司來區落戶,其中如美國的耐克、特靈、實用動力,英國的和路雪,德國的舍弗勒、克恩·里伯斯、慧魚、西門子、通快,日本的興和電子、阿爾派電子,奧地利的老虎塗料、艾伯納工業爐,法國的FM物流等等。這些跨國公司品牌響、實力強、市場大、抵禦風險能力強,在開發區內形成了以電子信息、精密機械和新材料為主的高新技術產業群。其中,共有11家世界500強企業的13隻項目落戶開發區。
截止目前,全區共引進各類項目1400多家,總投資近500億元人民幣,其中外資項目近400家,總投資50億美元。區內總投資額超千萬美元的企業有100家,形成了以電子信息、精密機械、汽車配件等工業項目為主,以房地產、旅遊娛樂、生活服務等三產項目為輔的投資結構。其中,來區落戶的歐美企業約占外商投資企業總數的50%,日韓企業約占35%,港台企業約占10%。

特色

建區以來,太倉經濟開發區以重點發展以德資為主的歐美企業為招商理念,著力引進技術含量高、經濟效益好、占地面積少、項目規模大、抵禦風險能力強、環境保護好的歐美企業,取得了顯著成效,得到了長足發展。這些歐美企業品牌響、實力強、市場大、效益好,自落戶以來,在自身不斷發展壯大的同時,全力推進了全區經濟的快速發展。特別值得驕傲的是太倉經濟開發區的德資工業園,總投資近20億美元的150多家德國企業的入駐,使太倉經濟開發區成為德國工商界知名的中國經濟開發區之一,使太倉成為全國德資企業最密集的地區之一,也使太倉成為德國企業投資中國的首選地,被譽為“中國德企之鄉”。
自1993年第一家德國企業——克恩·里伯斯落戶以來,隨著企業數量的不斷增加,德資工業園初具規模,現已成為太倉經濟開發區的一大特色。進區的德資項目以精密機械加工和汽車配件製造為主體產業,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投資規模大、占地面積少,一些公司的產品技術水平均居國際同行業領先地位。德資工業園已成為太倉經濟開發區的一個招商品牌,成為開發區提高科技含量和最佳化產業結構的重要陣地。
進區近百家歐美企業生產、銷售兩旺,企業在區內的發展信心倍增,前期進區的歐美企業中90%以上已經完成增資擴產,企業規模正在逐步擴大。

效益

隨著進區企業不斷建成投產,全區經濟總量和經濟效益逐年快速增長。建區初期,全區全年實現工業總產值為1.26億元,實現銷售收入為1.22億元,創利稅總額為477萬元。至2005年,三項指標分別達198億元、182億元、25億元,指標增幅高達幾十倍。區內各項經濟指標連續多年以30%以上的增幅上升。
主要經濟指標:
2008年,全區共完成工業總產值359.1億元,增長22.27%;銷售收入349.57億元,增長28.55%;利潤170300萬元,增長55.69%;實現進出口總額27.89億美元,增長24%,其中出口創匯15億美元,增長25%;完成財政收入38億元,增長35.7%。
2009年,全區實現工業總產值425億元,增長18%,其中,規模企業實現總產值320億元,增長12.5%;全口徑財政收入44億元,增長15%;一般預算收入18.5億元,增長20%;全社會固定資產投入70億元,增長13%;實現服務業增加值55億元,增長19%。
2010年,全區實現工業總產值541億元,增長27.68%,其中,規模企業實現總產值426億元,增長28.15% 銷售收入468億元,增長27.66%;全口徑財政收入52.6億元,增長19.9%;一般預算收入23.36億元,增長20%;全社會固定資產投入81.1億元,增長12.63%;實現服務業增加值68.66億元,增長24.32%;進出口總額31億美元,增長39.7%,其中出口額15.8億美元,增長27.92%。
2011年,實現工業總產值670億元,增長23.8%,其中規模企業產值511億元,增長22.9%;銷售收入595億元,增長27.3%;進出口總額38億美元,增長18.5%;實現工業利潤40億元,增長10.1%;全口徑財政收入62.5億元,增長18.8%,其中一般預算收入28.5億元,增長22%;三產增加值84.4億元,增長23%;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入98億元,增長21%。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