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門上

天門上

天門山在張家界市區南側約8公里,山頂南北寬1.93公里,東西長1.96公里,面積2.2平方公里,海拔1518.6米,巍然聳立於張家界市區邊沿,距市區僅8公里,宛然張家界的天然畫屏,成為張家界最具代表性的自然景觀之一。長久以來,天門山不僅以其神奇獨特的地質外貌、秀美無比的自然風景令人矚目,更因其深遠博大的文化內涵、異彩紛呈的人文勝跡聞名遐邇,被尊為張家界的文化之魂、精神之魂,有湘西第一神山的美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天門山
  • 位於:在張家界市區南側約8公里
  • 山頂南北寬:1.93公里
  • 東西長:1.96公里
簡介,由來,文化,張家界之魂,四大奇觀,六大謎團,景區,

簡介

天門山是張家界最早被記入史冊的名山,海拔1518.6米,巍然聳立於張家界市區邊沿,距市區僅8公里。天門山的山頂部分相對平坦,面積達到2平方公里,發育著典型的中山岩溶台地峰林地貌,溶丘石芽遍布,宛然一片神奇的空中石林。此外,山頂還保存著完整的原始次生林,擁有世界罕見的高山珙桐群落,一年四季野趣盎然,遍地青苔覆蓋,野藤纏繞,古樹參天,奇石秀木結伴而生,處處皆是天成的盆景,猶如神仙造就的盆景大觀園,可以令遊客盡情領略自然奇趣,感受造化神奇。一九九二年七月,天門山被國家林業部批准為張家界的第二個國家森林公園

由來

在漫長的地質歷史中,天門山經歷海相沉積上升為陸相沉積,形成高山,特別是大規模的喜馬拉雅山造山運動,使天門山分別被兩條斷層峽谷切為四周絕壁的台形孤山,幾公里之內高差達到 1300多米,從而造就了孤峰高聳、臨空獨尊的雄偉氣勢。天門山古稱嵩梁山,以其山勢高絕如梁山嵩岳而得名。三國吳永安六年(公元263年),嵩梁山忽然峭壁洞開,玄朗如門,形成迄今罕見的世界奇觀——天門洞。吳帝孫休認為這是吉祥的徵兆,於是將嵩梁山改名天門山

文化

天門山的文化底蘊深厚博大,尤其以源遠流長的佛道文化和神奇的民間傳說聞名遐邇。天界佛國景區的天門山寺,占地近一萬平方米,自明朝以來香火鼎盛,是湘西的佛教中心。三皇之一的神農氏、雨師赤松子、縱橫家鼻祖鬼谷子均有在天門山修行隱居的民間傳說。而“天門洞開、鬼谷顯影、獨角瑞獸”等六個千百年來的難解之謎,更是為天門山渲染著撲朔迷離、神秘出塵的氣氛

張家界之魂

詮釋:天門山主峰海拔1518.6米,為張家界海拔最高的山體,巍然聳立於張家界市區邊沿,宛然張家界的天然畫屏,成為張家界最具代表性的標誌性景觀,也是張家界最有特色魅力的城市地標,充分展現了張家界山水的神奇和雄渾壯麗。更因為天門山是張家界最早載入史冊的名山,也是張家界地區文化積澱最為深厚的名山,宗教文化源遠流長,高人隱士傳奇無數,充滿神秘色彩的民間傳說更是在當地家喻戶曉,天門山在張家界歷史發展過程和地方文化構成內容之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因此,天門山被譽為張家界的文化之魂,精神之魂和山水精華的象徵。

四大奇觀

【1】天門洞
天門洞為南北對穿,門高131.5米,寬57米,深60米,拔地依天,態勢崔嵬,宛若一道通天的門戶,令人為大自然的神奇力量而震撼。這一勝景,吸引著歷代帝王官宦、隱賢逸士、高僧老道、文人墨客前來探訪游賞,歷經世代累積,形成了天門山獨特厚重的“天文化”。因風力的奇妙作用,經常有團團雲霧從洞內穿過,有時更有絢麗的霞光穿洞而出,形成奇特迷幻的壯觀景象。“天門吐霧”、“天門霞光”被人譽為舉世罕見的景象奇觀。
1999年,世界特技飛行大師駕機穿越天門洞,這一活動在全球引發轟動效應,收看現場直播的觀眾就達到8億之多。
【2】通天大道
通天大道總計九十九彎,正扣合天有九霄之意。全長10.77公里,海拔由200米急劇提升至1300米,大道借山勢扶搖直上,似玉帶環繞,彎彎緊連,層層疊起,又如飛龍盤旋,直通天際,使人驚奇震撼,堪稱天下第一公路奇觀。經此通天大道,即可直達天門洞下上天梯前。
【3】天門山索道
天門山索道是世界最長的高山客運索道——天門山索道,共有轎廂98個,索道支架57個(含3個救護支架),全部採用法國POMA公司原裝進口設備。索道全長7454米,高差1277米,是國內為數不多高差超過千米的索道之一,其中站到上站之間的局部斜度更高達37度,世界罕見,是國內局部斜度最大的索道,同時也是支架最多的索道。
【4】空中石林
天門山地質上為完整的向斜構造單元,發育著典型的中山岩溶台地峰林峽谷地貌。天門山的山頂為岩溶台地絕壁景觀,溶丘、石芽廣布,構成一片片空中石林奇觀,又因遍地青苔覆蓋,野藤纏繞,奇石秀木結伴而生,處處皆是天成的盆景,猶如神仙造就的盆景大觀園,可以令遊客盡情領略自然奇趣,感受造化神奇。

六大謎團

天門山,素有湘西第一神山的美譽,千百年來,“天門洞開、天門翻水、天門轉向野拂藏寶、鬼谷顯影、天門瑞”六個難解之謎的相繼湧現,更為這裡增添了靈異的奇趣
【1】天門洞開之迷
天門洞,這一大自然的造物傑作,嵌於千米絕壁之上,如明鏡高懸,似天門獨啟,一年四季吐納雲霧雷電,充滿著天宮帝閣的神秘感,其真正的形成原因至今還沒有令人信服的科學解釋。
【2】天門轉向之謎
七、八十年前,站在張家界市區河邊的南碼頭,就可以清晰看見雄奇壯觀的天門洞。而今天,在原地只能舉目見山不見洞了,欲觀望這一勝景,要到四公里之外的大庸橋。天門洞在轉動角度的同時,更暗藏天地玄機,所呈現的都是祥瑞兆,它所對的方位總能風水相宜,興旺發達。七八十年前的南碼頭曾是張家界最繁榮的地段,如今天門洞所對的大庸橋也是一塊黃金寶地。這詮釋著風水輪流轉的大自然之謎,更為天門洞蒙上一層神秘的色彩和賦予吉祥的象徵。
【3】天門翻水之謎
天門洞左側的絕壁,平時即使是滂沱大雨過後,也不會發生水流垂掛的現象,然而有時卻在乾旱季節里,忽然間一股洪水憑空狂涌,從萬丈絕壁怒泄而下,嘯聲如雷,地動山搖,極為壯觀,這就是“天門翻水”奇觀。天門翻水之所以被稱為“謎”,在於它的三個離奇之處:一、是瀑布就有源頭,但是天門翻水的瀑布找不到源頭,每次翻水都是憑空從地下冒出一股水來;二、是洪水就要發生在雨季,但是天門翻水每次都發生在大旱季節;三、這也是最難解釋的地方,天門翻水每次的發生都與中國一些重大的歷史事件緊密聯繫在一起,常常是翻水不久,中國大地就會發生社會變革、人類浩劫,或者自然災害。
【4】鬼谷顯影之謎
鬼谷子是戰國時期人,本名叫王詡,是我國歷史上的著名人物,“諸子百家”之一,是縱橫家的鼻祖。他曾在天門山鬼谷洞內隱居修煉。據清朝道光時的《永定縣誌》記載,此洞內為幽深的石室,下有清泉流淌,鬼谷子曾居此修習《易經》,石壁上還保存著甲子篆文。時隔103年後,《永定縣鄉土志》又描述:“鬼谷洞在天門山絕壁,曾有砍柴的樵夫偶然進入,看到壁上的字畫如篆文,離奇而不可辨認。想再深入,洞內雲氣大作,無法前進。樵夫下山講起此事,有好奇的人想前往探究,結果卻迷路了,再也進不去了。”
而探洞勇士李光玉自1991年起,曾先後七次從懸崖上垂繩索下絕壁,與鬼谷洞進行“親密接觸”。而在這幾次探洞的過程中,他遇到了種種難以解釋的現象。尤其是第四次,他在偶然間用相機拍下了洞內石壁上一個酷似古代老人的頭像。以後探洞,特意在此處拍攝照片,但沖洗出來卻是一片空白。這一次“鬼谷顯影”是偶然還是巧合,以成為天門山六謎之一。
【5】野拂藏寶之謎
野拂是明末農民起義軍領袖李自成手下的大將李過,出家後法號“野拂”。他曾追隨李自成南征北伐,戰功顯赫。抗清失敗後,李自成和野拂一同隱居在湖南石門的夾山寺。李自成圓寂後,野拂雇了九艘大木船逆澧水秘密潛入大庸(即現在張家界市),悄悄登上了天門山。上山後,野拂就在天門山寺出家,枕戈待旦,時刻準備伺機而起,恢復中原。但隨著時間推移,野拂發現形勢江河日下,終於憂患成疾,一病不起。而李自成敗退出京城是,曾將國庫掠奪一空,野拂始終追隨李自成,直到他圓寂才轉投天門山寺,而且用九艘大船了轉移家當,可想而知他秘密運到天門山的必定是大量的金銀財寶。眼看東山再起的計畫落空,野拂在臨死前把寶藏分散埋藏在天門山上幾個隱秘的地方。數百年來,無數人進山尋寶,但都空手而歸。這些財寶究竟藏在哪裡?成了天門山的難解之謎。
【6】天門瑞獸之謎
據記載,有人偶然在天門山的原始森林看到獨角獸出沒,這種動物長得非常接近中國古代流傳下來的瑞獸的圖形,身形與老虎類似,帶著紅彤彤的顏色,頭頂的正中間有一隻彎彎的獨角。這頭獨角獸警覺得很,發現有人看它,立刻轉身鑽入樹林深處。發現它的人沒帶相機,也不敢追進森林搜尋蹤跡,於是這次沒有結果的奇遇成了天門山的謎團之一。

景區

天門山一共劃分為四大分景區,分別是天門洞開、碧野瑤台、覓仙奇境和天界佛國景區。在這些景區里,最為獨特和著名的自然景觀,當數世界最高海拔的天然穿山溶洞——天門洞,它高懸於千尋素壁之上,終年吐納雲霧雷電,充滿著天宮帝閣的神秘感。1999年,世界特技飛行大師架機穿越天門洞,在全球引發了轟動效應。
【1】天門洞開景區
天門洞開景區裡有山門盤山公路、天門洞一線。基本情況:自景區山門起,乘景區環保旅遊車赴天門洞,沿途體驗通天大道的壯觀奇絕,欣賞畫屏般的秀麗山色,抵達天門洞下回車坪,攀登上天梯,登臨天門洞底,觀賞天門洞和洞後的美麗風光。原線返回。遊覽時間約需3小時。
上天梯
總計九百九十九級台階的上天梯,是通達天門的途徑,也是許願祈福的靈地。攀登上天梯,既是鍛鍊意志,挑戰自我的過程,也是感悟人生歷程、脫俗超凡和豁朗心胸的過程。上天梯兩側五個休息平台分別命名為“如意”、“青雲”、“長生”、“琴瑟”、“有餘”,寓意“福、祿、壽、禧、財”五福臨門的生活祈求和人生願望,人們可在攀登的過程中祈福求願,撒下對自己和親友的美好祝願。歷經艱辛,登上第九百九十九級台階,跨過寓意“一步登心想事成”的“天門檻”,將有擺脫煩惱,心胸豁然開朗的心靈感悟。
【2】碧野瑤台景區
基本情況:自索道上站起,經吊索神峪、倒立盆景、天門翻水、北俯視天門、靈泉、靈泉院、快活林、雲夢仙頂、醉雲亭、扣雲關、仙源、石門鎖翠、南俯視天門、木石之戀、木石奇緣、神仙坐等景點,至櫻桃灣止。主要觀賞石芽樹木相伴而生形成的盆景奇觀,領略空中花園的秀麗和原始森林的野趣,同時能體驗登高望遠盡覽奇峰雲海以及居高臨下俯瞰天門的震撼和驚奇。游道全長將近3.7公里,地勢北高南低,遊覽時間約需3小時。
盆景石區:
各樣石芽如一個個盆景一般遍布其間,尤其是較為罕見的露天鐘乳石極象倒立的盆景,是由於先期形成的溶洞,因後期的溶蝕和剝蝕而被揭穿,部分洞穴沉積物殘留在此而形成。
靈泉:
靈泉,被當地人稱為“神泉”,明弘治《岳州府志》載:“天門靈泉,在天門山頂,泉中魚生綠毛。”泉水自岩隙湧出,長年不涸,清涼甘甜。
當地百姓一直有飲靈泉水百病不侵,長生不老的傳說。
靈泉院
靈泉院,因靈泉而得名,始建於唐代,處士周朴曾隱居於此,1975年8月在靈泉院出土一柄龍首帶銘文七星寶劍,經鑑定,為唐代天門山道人鑄造的鎮山之寶;同時出土四尊唐代銅製觀音像,觀音手持佛珠,端坐蓮台,造型逼真,栩栩如生,與七星寶劍同屬國家二級文物。現在的靈泉院為原址重建。
雲夢仙頂:
天門山觀景的最高峰,東線核心景點,由此可體會“雲生腳下、奇峰盡覽、萬象目中”的美妙意境。
原始森林:
作為國家森林公園,天門山頂擁有著完整的原始森林,一年四季野趣盎然,是不可多得的“原始空中花園”,在這片完整的原始森林裡,擁有大量的珍稀樹種,金錢槭、鵝掌楸、紅豆杉、大葉櫸、椴樹、大庸鵝耳櫪,比比皆是;珍貴藥材如黃連、天麻、七葉一枝花、四兩麻、黨參、當歸、麝香等也時有發現。特別是有“植物活化石”之稱的國家一級保護植物、世界著名觀賞樹種——珙桐,在天門山頂的珙桐灣就生長了100多株,是國內罕見的高山珙桐群落。這裡還是動物的樂土,野生動物有麂子、麝、狐狸、獼猴、豪豬、穿山甲、飛虎、岩雞、岩鷹、錦雞等。此外,還有一種珍稀猴類--米猴。1987年,山上還發現了世上罕見的高山絹蝶,天門山的原始森林,不但薈萃著種類珍貴繁多的動植物,布滿青苔的奇石更是隨處可見,宛若天然大盆景。蜿蜒的游路穿行其間,令遊人盡享自然風趣。
北俯視天門:
北俯視天門和南俯視天門對峙,這也是清楚俯瞰天門洞的絕佳角度。在觀景台護欄外有棵古樹,是一棵已有上百年歷史的鵝爾櫪樹,它憑風而立,清瘦挺拔,蒼勁的枝幹直指藍天,便是傳說中的“神樹”,與南俯視天門的動石相映成趣。
南俯視天門:
南俯視天門,顧名思義,從這個觀景台處,可以清楚地看到天門洞。從護欄向外望去,兩面絕壁平整如削,巨大的天門洞盡現眼底,青天在側,白雲可掬,人站在這裡,就仿佛在天宮裡注視著通天的門戶,審視著虔誠朝拜的凡人,有一種超凡脫俗的感覺。
木石之戀:
木石奇緣景觀帶的核心景觀,一棵參天櫸樹,生長在巨石之上,根系將巨石層層纏繞,是“木石奇緣”的代表作。

櫻桃灣:
櫻桃灣廣場,是天門山頂三個分景區的交匯處,東線和西線以及天門山寺游線的匯合點,也是天門山頂兩大服務區之一。
【3】覓仙奇境景區
基本情況:自櫻桃灣起,經求兒洞、赤松門、觀鬼谷洞、捭闔、仙境奇石、小天門、天書石、野拂藏寶、鬼谷兵盤、鬼谷天塹、倚虹關、凌霄台等景點,至索道上站。主要觀賞由千姿百態的石筍、石芽組成的迷宮般的奇特景觀和千尋峭壁的險峻,在充滿神奇色彩的民間傳說中感受仙人隱士的神秘氣息,體驗置身於仙山仙境中的奇幻和沉醉感覺。游道全長約2.7公里,地勢南高北低,遊覽時間約2小時。
求兒洞:
求兒洞,天門山十六洞天之一,民間傳說送子觀音在此顯聖,虔心許願,可求兒女。
觀鬼谷洞:
鬼谷洞
天門山十六洞天之一,縱橫家鬼谷子曾居此學《易》,今洞內石壁上猶有甲子篆文,離奇難辨。
捭闔:
西線核心景點。以充滿創意的形式表現鬼谷子的哲學思想和“縱橫捭闔”理論的深刻內涵。鬼谷子《捭闔策》一文,論述了捭闔陰陽之術即為天地之門的道理,而天門洞接地通天的奇絕態勢,正是一處和合陰陽、為天地守神的絕妙門戶。鬼谷先師於天門山著書《捭闔策》,和天門的豁然洞開、奇絕天下,堪稱是天地故設此局,以昭示世人陰陽之道。
鬼谷兵盤:
又名“迷宮石林”,此地石芽叢生,造型奇特,宛若人工排列般錯落有致,青苔蒼翠濃密,路徑曲折迂迴,人入其中好似步入八卦奇陣。相傳這裡是鬼谷子的盤兵之所,鬼谷先師以石芽排列成演武大陣,培養出了史上著名的軍事家孫臏與龐涓。
凌霄台:
與雲夢仙頂一起為天門山兩大景觀台之一,西線核心景點,於此可遠觀張家界市區及周邊山水風貌。
【4】天界佛國景區
天界佛國景區位於天門山山頂的南部,是天門山“佛教文”的核心區域,最主要的景點是在建的天門山寺。
天門山寺
天門山寺最早建於唐代,古稱雲缽庵、靈泉院、嵩梁堂,明代時,因擇址不當而屢遭風摧又常遭水荒,才將天門山寺從東部山頂遷移至此。以前這裡古木參天,濃蔭蔽日。古寺門楣上刻有“天門仙山”四字,大門兩邊的對聯是:“天外有天天不夜,山上無山山獨尊”,傳為李自成部將野拂撰書。進門為大佛殿後面有觀音堂,兩邊六間平房,最後一棟是祖師殿,規模宏大。民間概括為“三進堂、六耳房,磚牆鐵瓦鍋如壙”。山寺原建築十分講究,飛檐翹角,雕龍畫鳳,並塑有佛道神像菩薩等。還有大鼓一面,千斤大鐘一口,一座七級石塔和一個大化錢爐。據碑刻記載,自清乾隆至民國五年的163年間,天門山寺共修葺過七次,香火曾盛極一時,湘鄂川黔邊境十多個縣的信徒絡繹不絕,都來這裡進香拜佛。現天門山旅遊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大規模地修復天門山寺,昔日的繁華又將重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