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承負

黃老道學教化的目的在於淨化人心,使人心神寧靜,好善樂施,濟世利人,從而為社會和人們的和諧共處起到積極作用。所以,黃老道學從自己的立場出發,在善惡報應觀上構成了符合自己特色的教義。這一教義,就是天道承負說。即相信天道有循環,善惡有承負。其核心主體則還是圍繞生死問題,承揚於《老子想爾注》中“道設生以賞善,設死以威惡”的教義思想。

前人的行為對後世人與自然環境、社會的蝴蝶效應。物體運動就是產生影響,人與外界的物質、能量和信息交換過程就叫做承負,能量守恆,能量轉換。現在是過去的總結,未來是現在的投射。這就是事物源頭與後來的事物要對產生的現象承擔負責,事在人為。能影響世界多大是看能量。投石入水,越大的石頭波浪越大喔,影響越廣,時間越久,但最終回歸平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天道承負
  • 目的:淨化人心,好善樂施,濟世利人
  • 來源:《太平經
  • 解釋一:“承者為前,負者為後....
  • 解釋二:三統共生,長養凡物名為財.....
  • 核心主體:圍繞生死問題
天道承負-來源,天道承負-簡述,出處,

天道承負-來源

黃老道學的“承負”之說,源自《太平經》,意思是祖先積德行善,則可蔭及子孫;若先人屢屢犯過作惡,後人將無辜蒙受災禍。即人們常說的“前人種樹,後人乘涼;前人惹禍,後人遭殃”。其特點是前輩後輩相承負。但對於“承負”的論述,《太平經》中有兩種解釋。其一是,“承者為前,負者為後。承者,乃謂先人本承天心而行,小小過失,不自知,用日積久,相聚為多,今後生人,反無辜蒙其過謫,連傳被其災。負者,乃先人負於後生者也”。其二是,“三統共生,長養凡物名為財,財共生欲,欲共生邪,邪共生奸,奸共生猾,猾共生害,而不止則亂敗,敗而不止,不可復理,因究還反其本,故名承負”。意即天地人三統共生,長養財物,欲多則生奸邪,以至不可復理,直到財物窮盡才知還返回虛無之源本。其一說的是善惡承負,其二則是說天道循環。

天道承負-簡述

黃老道學講“承負”雖非“因果”更勝於因果也。意思是前輩行善,今人得福;今人行惡,後輩受禍。因為有“承負”,所以今世有的人一貫行善,但卻經常得禍;有的人一直行惡,但卻經常得福。黃老道學認為,這是由於“承負”使人蒙受的。即本人如果造惡,子孫就會得禍;本人如果行善,子孫就會得福。同樣,本人的命運是在為祖先承擔後果,祖先如果造惡,本人就會得禍;祖先如果行善,本人就會得福。就如同祖輩積財,後輩享受,祖輩欠債,後輩還錢一樣。所謂“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即是這種理論。佛教及婆羅門教的因果論,有很大的局限性,因為因果講得是個人,但是一個人在社會群體中生活,那么就如魚無法離開水一樣,每個人的一舉一動都可以形成“波紋”影響周遭的環境和他人。所以承負論比因果論更完善及人性化,而且更加的富有責任感。現今社會,諸多冷行惡作,都是因為長期以來的因果報應自己背的觀念在作怪,這種自掃門前雪的觀念雖然有一定的規範自身的作用,但是對於社會群體的穩定及大環境的良性發展是非常的不利的。而“承負”的觀念,則能完整的連結個人與社會的互動,自身與他人之間的約束,應為,造作惡行所承擔的後果不僅僅是自己而會危及後人,這樣就會少了許多“一了百了”的錯誤思想,而對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改進是會起到長足的進步的,所以在現今社會問題中,“承負”說是對道德狀況加強及改進的更有效的思想認知。

出處

黃老道學樂生惡死,主張超越生命極限,追求“天長地久,長生久視”,最好成為活在世上的活神仙。莊子就曾指出:“龜寧生而曳尾於塗中,不願死為留骨而貴”。黃老道學在依據“天道循環說”的哲學基礎上,根據老子“道設生以賞善,設死以威惡”的教義思想,提出“承負”說作為自己的報應觀,並用以解釋自然和社會上的各種因果報應現象。《太平經》是最早對承負思想做出較為系統闡述的黃老道學經典。《太平經》對承負說有兩種解釋:其一,人世間的承負,把今人受到的福禍歸結為祖先的善惡,祖先積德行善,澤被子孫後代,祖先有過失或作惡多端,其惡果於後代子孫。其二,自然、社會的承負,順“道”而行,自然、社會就昌盛發達;違“道”而行,自然、社會就衰敗枯萎。其“承負說的核心內容是將天道、地道、人道置於“承者為前,負者為後”的循環邏輯發展之中,用天道、地道來論證人道。說明天災之發、地禍之起的原因,在於違背自然之道的人道承負。社會動亂,王朝更迭,亦是人為所致。任何自然、社會現象都蘊涵在“前人種樹,後人乘涼;前人惹禍,後人遭殃”的承負結局之中。
你我都是這漫長承負接力賽中的隊員。跑好自己這一棒,上承先人們積累的基因、智慧等優勢,無愧於先民,下負後世人生存環境,通過自己的努力為後世人積累更多優勢,無愧於紛紛而來的後世人。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對於家族、種群而言,生存優勢就是善。不斷為自己和後世人積累生存優勢,讓自己與後世人接下來少走彎路、歧路,少在原地打轉——如此一天一天、一年一年、一代一代積累優勢,才能確保在物競天擇的世界裡得以存續,長久承受造化的恩典,直至量變產生質變,達到更高層次。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壘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小小水珠朝一個位置持續滴落,可以鑿穿頑石;愚公子子孫孫朝一個方向努力,不斷積累成果,可以移掉大山。如果你我這樣的人們,可以像愚公那樣,從自己開始,子子孫孫不斷為家族、國家乃至人類積累讓生活變得更美好的優勢條件,千百年以後這個世界或許能成為樂園淨土,後代們也必然會有更大能力,甚至可以把他們的領域拓展到星辰大海之間。
如果人的軀體不能有幸長生久視,百年到期時會崩散並且回到炁中流轉變化,那么他只要他做到了立德、立言、立功業——例如參與了比個體生命更長久的事業,也就等於是在用另一種方式實現長生。
列祖列宗用基因造就我們,先民用德與言利益我們,用他們共同留下的偉大功業承載著我們,用一種無微不至、無法割裂的方式與我們同在。我們則應該延續他們的事業,爭取讓自己變得更強,讓周圍變得更美好。
你的每一個行為都是在參與一場從遠古延伸到未來的偉大事業,你是在參與建設一個美好的太平世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