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橋村(貴州省威寧縣羊街鎮天生橋村)

羊街鎮天生橋村位於威寧縣城以北29公里,羊街鎮政府以西12公里。全村總面積5.13平方公里,轄石街、街上、水塘邊、瓦泥溝和沙鍋5個村民組。

全村最高海拔2170米,最低海拔1880米,平均海拔2020米,相對高差290米。村地貌類型屬高原中山地貌,地形起伏大,土壤的團粒結構較好,土質為黃棕壤,肥力較好;成土母岩是石灰岩,由於石灰岩岩溶發育,其土層淺薄,加之人為活動加劇,部分耕地已逐漸向石漠化演變,屬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區。

天生橋村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具有低緯度高原季風氣候的特點,冬季冷涼,夏季溫涼,雨熱同季,年溫差小,日溫差大,日照多,輻射強。年平均氣溫為12 oC,無霜期225天,年日照約1635小時,年均降雨量970毫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天生橋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貴州省威寧縣羊街鎮
  • 地理位置威寧縣城以北29公里
  • 面積:5.13平方公里
  • 人口:1893人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
基本信息,人口構成,自然資源,基礎設施狀況,發展狀況,產業發展狀況,社會事業發展狀況,貧困突出問題,貧困原因分析,發展重點,發展目標,

基本信息

--人口總數:1893人 農業人口:1893人 非農業人口:/人
--行政區面積:5.13平方公里 耕地面積:4851.0畝
--主要民族成分:漢族,彝族,苗族
--所轄村:石街組,街上組,水塘邊組,瓦泥溝組,沙鍋組 生產總值:385.0 萬元
--主要經濟產業:種植業,養殖業 名特產品:核桃,玉米,馬鈴薯,蔬菜
發展口號:緊抓機遇,著力發展,在2015年全村生產總值再翻一翻
辦公所在地:天生橋村水塘邊組

人口構成

全村總戶數為422戶,總人口為1893人,其中,漢族393戶,1745人;彝族8戶,37人;苗族21戶,111人。性別分布中,男性49.3%,女性占50.7%;16歲至60歲勞動力人口822人,全村勞動力受教育程度低,文盲半文盲人口603人,占總人口的34.2%;國小文化人口702人,占總人口的39.8%;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只有125人,占總人口的7.1%。勞動力主要從事種植業和養殖業,外出務工人員84人。

自然資源

全村耕地面積4851畝,林地面積850畝,草地面積1400畝左右。人口密度為344人/平方公里,人均占有土地面積4.36畝,人均占有耕地面2.75畝。20°以上坡地面積500畝左右,部分耕地基岩裸露,土壤肥力差,廣種薄收。植被稀疏,生態環境脆弱。全村森林覆蓋率僅為21%。部分坡耕地和荒草地已演變為石漠化,石漠化面積3600畝。天生橋河從村內街上組海拔1900米的河谷流過,而村民卻居住在海撥2000米以上,人畜水十分困難。有一定的鋅、鐵、煤等礦產資源。

基礎設施狀況

天生橋村基礎設施薄弱,全村只有街上、石街兩個組通公路占40%,沒有通組公路。農業基礎設施僅有質量很低的80餘畝坡改梯工程,沒有生產生活用水設施,灌溉面積為零。境內雖然有河流,但缺乏提灌和管引,人畜飲水十分困難,全村現有小水窖180口。

發展狀況

產業發展狀況

天生橋村產業單一,只有種植業和養殖業。主導產業不突出,科技含量低,耕作粗放。糧食作物播種面積3000畝,良種推廣面積263畝,占播種面積的8.77%,糧食總產量616噸。農民人均占有糧食349公斤。大牲畜存欄270頭(匹),出欄19頭(匹);豬存欄1370頭,豬出欄170頭,在生豬存欄中有能繁母豬302頭;羊存欄50隻,出欄3隻;家禽存欄1360隻,出欄610隻。年肉總產量36噸,人均20公斤。全村總產值385萬元,其中,種植業產值211萬元,占總收入的54.8%;養殖業產值90萬元,占總收入的23.4%;外出務工收入70萬元,占總收入的18.2%。

社會事業發展狀況

全村只設有興隆國小教學點1處。有衛生室、有獸防室、無文化室,其他社會事業發展設施均是空白。

貧困突出問題

通過民意調查了解,天生橋村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人畜飲水十分困難;二是是農民素質低;三是交通困難;四是現有住房條件差;五是養殖水平低,種植單一,耕作粗放,單產水平低;六是生活用煤困難;七是生態環境差;八是部分村民組的兒童上學路途遠;九是看病距衛生院遠;十是無集體企業支撐;十一是獸防條件差;十二是生產生活用電不穩定,電壓不夠,電量不足。

貧困原因分析

天生橋村貧困是自然因素和社會因素共同形成的。天生橋村處於岩溶地區,生態環境脆弱,土層薄,土地生產率低,礦產資源貧乏,海拔高,熱量條件差。民眾經濟來源少,基礎薄弱,增收困難大;民眾思想觀念落後,人口增長快,勞動力素質低,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弱。
(一)農民文化素質低。
(二)交通困難。
(三)生產生活用水困難。
(四)社會發展事業設施建設滯後。
(五)全村養殖水平低,種植單一,耕作傳統,生產粗放,科技含量低,複種指數低。
(六)境內沒有生活煤井,煤價高、缺燃料,民眾生活用能主要靠木柴,生活負擔重,對生態環境的破壞較大。加上現有變壓器容量小,電壓不穩定,電量不足,生產生活用能困難。
(七)天生橋村自然資源貧乏,缺礦產資源,石漠化面積達3600畝。土壤肥力差,酸性重,糧食單產水平低。林地植被稀疏,用材林少,中、幼林占的比重大。草山草坡產草率低,利用效果差。

發展重點

天生橋村發展的主導產業選擇為種植經果林和中藥材為主,輔以養牛和增糧工程,加上道路建設,安全飲水及農業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業基本生產條件,積極推進經果林和中藥材種植,有效增加村民收入,改善生態環境。同時,進行土地整治,大力推廣良種良法,實施增糧工程,提高單位面積產量,推進農業可持續發展。充分利用土地資源,對坡耕地和宜牧地進行整治,發展養殖戶100戶,實施人工種草養畜,並建立獸防體系,保障生態畜牧養殖業的健康發展,配套農作物秸桿和牧草氨化處理,提高農作秸桿和牧草的使用效力,確保飼草供給。
對養殖農民民眾進行集中培訓,提高民眾飼養水平。 並加快水利配套工程。有效解決全村人畜飲水和土地灌溉問題。進行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解決人民民眾出行難和農產品流通的困難情況,有效推進其他產業的發展。

發展目標

採取“三大措施”(農村低保、社會救助、開發扶貧),狠抓“四個重點”(基礎設施建設、基本產業發展、基本素質提高、整體生態環境整治);以扶貧開發統攬全局,以科學規劃為引領,以項目建設和產業培育為支撐,以幹部和民眾能力建設為動力,以生態文明家園建設為方向,強化安全生產工作,努力使天生橋村在基礎設施、產業發展、社會事業、環境治理、人口和計畫生育、公共服務、基層組織建設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1、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有較大進展,道路交通、人畜飲水、用能用電、農田水利等各方面制約發展的問題切實得到解決,農民生產生活條件有較大改善。
2、農村經濟有較大發展,農民收入有較大提高。2012年全村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000元以上,擺脫現有貧困狀態。2013—2015年全村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000元以上,力爭達到5000元。
3、科技、教育、文化、衛生、計生等各項社會事業全面發展,民眾文化生活不斷豐富,農民生活質量和綜合素質顯著提高,農民民生保障切實得到加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