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岔曲

天津岔曲起源於清初北京,流行於北京城區及郊區。早期岔曲到乾隆時期已興盛。乾隆六十年(1795)在北京出版的《霓裳續譜》收入北京、天津流行的雜曲曲詞六百二十二首,其中岔曲就有一百四十八首之多。其曲調包括平岔、慢岔、起字岔、西岔、數岔、坎字岔等多種。說明岔曲在當時已經是一個成熟的曲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天津岔曲
  • 起源於:清初北京
  • 流行於:北京城區及郊區
  • 出版文獻:《霓裳續譜》
起源,表演方式,唱腔結構,曲詞句式,篇幅,曲目分類,代表人物,

起源

關於岔曲的起源,在單弦藝人中有兩種說法:
一說來自乾隆朝征西凱歌。崇彝《道鹹以來朝野雜記》有載:“文小槎者,外火器營人。曾從征西域及大小金川。奏凱歸途,自製馬上曲,即今八角鼓中所唱之單弦雜排(牌)子及岔曲之祖也。其先本曰小槎曲,減(簡)稱為槎曲,後訛為岔曲,又曰脆唱,皆相沿之論也。此皆聞之老年票友所傳,當大致不差也。”民國時期齊如山《故都百戲圖考·八角鼓》篇亦從其說,不過文小槎易為寶小岔,所據是清末單弦藝人德壽山的口碑材料。德壽山曾說,“岔曲之起源為阿桂攻金川時軍中所用之歌,由寶小岔(名恆)所編,因名岔曲,又稱得勝歌。”
另一說認為是從崑曲、高腔岔支而成。如單弦藝人李燕賓認為,“所謂岔曲者,乃岔支於崑曲、高腔之義,岔曲之岔,非寶恆之名也。”民國三十二年(1943)李鑫午在《岔曲的研究》中,肯定李燕賓的說法“可信程度為大”,並明確指出:“岔曲初名脆唱,衍名岔曲,脆唱又分岔曲、琴腔、盪韻三支……現在所通行者,只琴腔、岔曲二支而已。”

表演方式

岔曲的表演方式有三種,大多是一人自擊八角鼓演唱,一人操三弦伴奏(也可以無三弦伴奏);也有二人操八角鼓演唱的;還有集體演唱的“群曲”形式。張次溪在所著《人民首都的天橋》(1951年版)中說,岔曲“嘉道前,每旗族家庭宴賀,父老多率子弟唱奏,子弟之名,蓋本於此。……至今之專以此曲登場為業者,仍然如是,坐弦立歌,是其遺意”。群曲形式早期由阿桂部征西軍人帶回,演唱讚頌武功的讚歌,先在清宮廷中流傳,後流入旗籍子弟中間。演唱時,全班演員衣冠整肅,各持八角鼓或其他鑼鼓樂器,排列成行,彈弦者坐於中間,主唱者一唱眾和,有齊唱,有輪唱,鑼鼓齊鳴,氣象莊嚴,多唱《八仙慶壽》、《大秋景》之類曲目。清乾隆年間岔曲還有平岔帶戲的形式,主要由優童演唱,分正旦、小旦角色,極艷麗之能事。這種拆唱形式,實為後世牌子曲拆唱之濫觴。清代中葉,岔曲班社很多,後漸衰落,到同治、光緒之際,業此者僅剩七八班。到民國初,岔曲已經完全融入單弦牌子曲,為其重要組成部分,偶作單獨節目演出,而不再作為一個獨立曲種存在。

唱腔結構

岔曲的基本唱腔結構是一段六句或八句,故又有“六八句”之稱,分曲頭、曲尾兩部分,中間有一個大過門。曲頭、曲尾中間也可以加數子、牌子,使一段的篇幅擴充到十數句、數十句。中間只加一個牌子的,叫“穿心岔曲”;如果這個牌子是〔黃鸝調〕、〔石韻書〕,就徑直稱為“黃鸝調”、“石韻書”了。曲頭、曲尾中間加三個牌子、最多四個牌子的,叫作“腰節兒”(一作“腰截兒”)。

曲詞句式

岔曲的曲詞句式是長短句,有七字句、四字句,嵌入五、七、十字的小對句(即“數子”)等,並加入嵌字、村字。每段唱詞設六個“過門”,加上前奏曲,共七個過門,中間有一個“臥牛”。《單弦表演藝術》(譚鳳元口述)說:“臥牛又稱臥拗,實際是腔調上的一個頓挫,也可以說是一個重疊。好多人愛聽岔曲的臥牛。臥牛是把一句完整的句子切開,使它詞句不完整,並且把下半句第一個字先唱出來,隨著就彈過門,給人一種懸念。彈完第五個過門,接著把過門前面那個字重一下(或者不重字)再唱完下面的詞句。”如六句脆唱岔曲《春景》:“春至河開,綠柳時來(過門),梨花放蕊(過門)桃杏花開,遍地萌芽在土內埋(過門),農夫鋤刨(過門)耕春麥,牧牛童兒就在竹(臥牛)竹林外,漁翁江心撒下網,單等那打柴的樵夫,暢飲開懷(過門)。”岔曲按十三道轍叶韻,每段唱詞都是一韻到底。

篇幅

岔曲的篇幅有大小之分,小岔曲又名脆岔,短小精悍,不帶數子,有詞脆、腔脆、板頭脆的特點。聽來明朗脆快,節奏鮮明,悠揚悅耳。
從小岔曲中分出一種“平岔帶數”,即在曲詞中插入一處數板演唱的連續嵌句。演唱時樂器大三弦反覆彈奏,用來烘托曲詞所表達的內容。小岔曲還有一種“起字岔”,唱腔優美,有很多變化。其特點是在曲調的開頭,用長滑音散板起唱,行腔悠揚平衡、徐緩深沉、高低跌宕、錯落有致,韻味濃郁。代表性曲目有《晚霞》等。
小岔曲中還有另一種“盪韻岔曲”,唱腔婉轉動聽,音樂性較強。代表性曲目有《怕到黃昏》等。
大岔曲又名長岔,在曲詞中嵌入一長串用數板連線的嵌句。演唱時節奏明快,唱腔多變,高低起伏,一氣呵成,形成了特有的北京韻味。《風雨歸舟》是其代表性曲目之一。
岔曲音樂取材於民間曲藝、小調和戲曲。主要曲調有〔平調韻〕、〔盪韻〕、〔黃鸝調〕、〔石韻〕、〔硬書〕等,所插用的牌子很多,大都為單弦牌子曲所用,如〔南鑼北鼓〕、〔羅江怨〕、〔馬頭調〕、〔銀紐絲〕、〔秧歌調〕、〔剪靛花〕、〔數唱〕等等。

曲目分類

傳統岔曲曲目數量較多,按曲詞內容,可以分為六大類: 一、描寫四季天然景色和田園風光的,如《春景》、《秋景》、《踏雪尋梅》等;
二、才子佳人抒發情意的,如《換卻羅裙帶》、《怕到黃昏》等;
三、各種贊、賦,如《贊松》、《贊劍》、《清明賦》、《秋聲賦》等;
四、根據小說、戲曲故事改寫的,如《太虛幻境》、《瀟湘館》、《拷紅》等;
五、描摹景物及遊戲文字,如《說風不露風》、《曲牌名》、《百戲名》、《反風雨歸舟》、《反贊劍》等;
六、喜慶賀詞,如《喜千秋》、《喜報三元》、《福增壽添》等。
民國二十四年(1935)故宮博物院曾出版過《昇平署岔曲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又編演了一批新岔曲,流傳較廣的有《有這么一個人》、《紅軍過草原》、《志願軍英雄贊》、《怕》等。

代表人物

岔曲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繼寶小岔後,出現過許多曲師和唱家。乾隆時楊米人《都門竹枝詞》云:“同樂軒中樂最長,開來軸子未斜陽;打完八角連環鼓,明慶新班又出場。”可見岔曲演出之盛,而這些唱軸子的演員姓名都沒有留下來。單弦牌子曲興起之後,演唱單弦牌子曲的名家司瑞軒、德壽山等,也都是演唱岔曲的高手。到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擅唱岔曲的只剩下屈祥利、王貞秀、廣紹如、阿鑒如等十餘人。後來,只是單弦牌子曲演員在上場後先唱一段岔曲,試試絲弦高矮,調定調門兒。然後,再正式演唱單弦牌子曲節目。單弦牌子曲著名演員榮劍塵、譚鳳元、曹寶祿等都擅長演唱岔曲。北京還有很多岔曲愛好者,經常業餘聚會,演唱岔曲,堅持多年不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