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寶元年四月從故御道上泰山

天寶元年四月從故御道上泰山

《天寶元年四月從故御道上泰山》是唐代詩人李白創作的五言古詩,出自《全唐詩》。《游泰山》六首是李白近千首詩中的佳作,具有很高的藝術性。泰山也因為李白的這幾首詩而越發壯麗。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天寶元年四月從故御道上泰山
  • 作品別名:《游泰山》
  • 創作年代盛唐
  • 作品出處:《全唐詩
  • 文學體裁五言古詩
  • 作者李白
作品原文,作品注釋,作品譯文,作品鑑賞,

作品原文

游泰山(1)
【其一】
四月上泰山,石平御道開(2)。
六龍過萬壑,澗谷隨縈迴(3)。
馬跡繞碧峰,於今滿青苔。
飛流灑絕巘(4),水急松聲哀。
北眺崿嶂奇(5),傾崖向東摧。
洞門閉石扇,地底興雲雷。
登高望蓬流,想像金銀台(6)。
天門一長嘯(7),萬里清風來。
玉女四五人,飄颻下九垓(8)。
含笑引素手,遺我流霞杯(9)。
稽首再拜之,自愧非仙才(10)。
曠然小宇宙,棄世何悠哉。
【其二】
清曉騎白鹿,直上天門山。
山際逢羽人(11),方瞳好容顏(12)。
捫蘿欲就語,卻掩青雲關。
遺我鳥跡書(13),飄然落岩間。
其字乃上古,讀之了不閒(14)。
感此三嘆息,從師方未還。
【其三】
平明登日觀(15),舉手開雲關(16)。
精神四飛揚,如出天地間。
黃河從西來(17),窈窕入遠山。
憑崖覽八極,目盡長空閒。
偶然值青童,綠髮雙雲鬟。
笑我晚學仙,蹉跎凋朱顏。
躊躇忽不見,浩蕩難追攀。
【其四】
清齋三千日(18),裂素寫道經(19)。
吟誦有所得,眾神衛我形。
雲行信長風,颯若羽翼生。
攀崖上日觀,伏檻窺東溟(20)。
海色動遠山(21),天雞已先鳴(22)。
銀台出倒景(23),白浪翻長鯨。
安得不死藥,高飛向蓬瀛(24)。
【其五】
日觀東北傾,兩崖夾雙石。
海水落眼前,天光遙空碧。
千峰爭攢聚,萬壑絕凌歷。
緬彼鶴上仙(25),去無雲中跡。
長松入霄漢,遠望不盈尺。
山花異人間,五月雪中白(26)。
終當遇安期(27),於此煉玉液(28)。
【其六】
朝飲王母池(29),瞑投天門關。
獨抱綠綺琴(30),夜行青山間。
山明月露白,夜靜松風歇。
仙人游碧峰,處處笙歌發。
寂靜娛清輝,玉真連翠微(31)。
想像鸞鳳舞,飄颻龍虎衣。
捫天摘匏瓜(32),恍惚不憶歸。
舉手弄清淺(33),誤攀織女機(34)。
明晨坐相失,但見五雲飛(35)。

作品注釋

(2)《舊唐書》:開元十三年十月辛酉,東封泰山,發自東都。十一月丙戌,至兗州岱宗頓。己丑日南至,備法駕登山,仗衛羅列山下百餘里,詔行從留於谷口,上與宰臣禮官升山。庚寅,祀吳天上帝於上壇,有司祀五帝百神於下壇。禮畢,藏玉冊於封祀壇之石磩。然後燔紫燎髮,群臣稱萬歲,傳呼自山頂至岳下,震動山谷。
(3)《宋書》:天子所御駕六,其餘副車皆駕四。按《尚書》稱:朽索御六馬。《逸禮·王度記》曰:天子駕六。袁盎諫漢文馳六飛。魏時天子亦駕六。六龍之義本此。鮑照詩:“千岩盛阻積,萬壑勢順索。”
(4)孫綽《天台山賦》:“瀑布飛流以界道。”張協七命》:“登絕巘,溯長風。”絕巘,高峰也。
(5)鮑照詩:“合沓崿嶂雲。”
(6)郭璞詩:“神仙排雲出,但見金銀台。”
(7)《山東通志》:上泰山,屈曲盤道百餘,經南天門,東西三天門,至絕頂,高四十餘里。左思詩:“長嘯激清風。”
(8)郭璞詩:“升降隨長煙,飄颻戲九垓。”張銑註:“九垓,九天也。”
(9)《抱朴子》:項曼都入山學仙,十年而歸家,曰:“仙人以流霞一杯與我飲之,輒不饑渴。”
(10)《漢武內傳》:王母曰:“雖當語之以至道,殆恐非仙才也。”
(11)《楚辭》:“仍羽人于丹丘。”王逸註:“人得道,身生羽毛也。”朱子註:“羽人,飛仙也。”
(12)《抱朴子》:仙人目瞳正方。《神仙傳》:李根瞳子皆方。按《仙經》云:八百歲人瞳子方也。
(13)徐幹中論》:“蒼頜視鳥跡而作書。”
(14)《爾雅》:“閒,習也。”《荀子》:“多見曰閒。”
(15)《水經注》:應劭漢官儀》云:泰山東南山頂,名曰日觀,雞一鳴時,見日始欲出,長三丈許,故以名焉。
(16)《北山移文》:“扃岫幌,掩雲關。”雲關者,雲氣擁蔽如門關也。
(17)《初學記》:《泰山記》云:黃河去泰山二百餘里,子祠所瞻黃河如帶,若在山趾。
(18)《南嶽魏夫人傳》:夫人入洛陽山中,清齋五百日,讀《大洞真經》。
(19)顏師古《急就篇注》:“素,謂絹之精白者,即所用寫書之素也。”
(20)《楚辭》:“坐堂伏檻,臨曲池些。”東溟,東海也。
(21)海色,曉色也。
(22)天雞,傳說中的神雞。居東南桃都山大桃樹上,又傳居東海岱輿山扶桑樹上,率天下之雞報曉。
(23)謝靈運詩:“張組眺倒景,列筵矚歸潮。”李善註:《游天台山賦》曰“或倒景於重溟”,王彪之《遊仙侍》曰“遠遊絕塵霧,輕舉觀滄溟。蓬萊蔭倒景,崑崙罩層城”,並以山臨水而景倒,謂之倒景。
(24)蓬萊、瀛洲,在渤海中,有不死藥,金銀為宮闕。
(25)緬,思貌。
(26)《歲華紀麗》:泰山冬夏有雪。
(27)安期生,古之仙人。
(28)江淹詩:“道人讀丹經,方士煉玉液。”張銑註:“玉液,玉膏也。”
(29)《山東通志》:王母池,在泰山下之東南麓,一名瑤池。水極甘冽;瀵沸潾瀞,不竭不盈。鄉人取水禜雨,頗驗。
(30)張載詩:“美人遺我綠綺琴。”李周翰註:“綠綺,琴名。”傅玄《琴賦序》曰:“司馬相如有綠綺,蔡邕有焦尾,皆名器也。”
(31)《爾雅疏》:“山未及頂上,在旁陂陀之處,名翠微。”
(32)《楚辭》:“遂倏忽而捫天。”《隋書》:匏瓜五星,在離珠北。《史記索隱》:《荊州占》云:“匏瓜,一名天雞,在河鼓東。匏瓜明,則歲大熟。”
(33)《古詩十九首》:“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34)《史記正義》:“織女三星,在河北天紀東。天女也。”
(35)五雲,五色雲也。

作品譯文

【其一】
陽春四月登泰山,平整的御道沿著屏風樣的山峰直上。
皇上曾經乘坐六龍車輦翻山越嶺,深壑幽谷縈迴曲折。
當年碧峰上遺留的馬蹄痕跡,現在早已被青苔掩蓋。
峭壁懸崖,飛瀑噴流,松風水聲激切哀鳴。
北望群峰奇絕,仿佛向東海傾倒。
安放皇帝玉冊的石洞前巨大的石門緊閉,隱隱感覺到地底風雷湧起。
絕頂望東海蓬萊三島,想像到了金銀台。
站在南天門長嘯一聲,青風四面萬里來。
仿佛看到四五個美麗的仙女,飄飄裊裊飛下九天來。
她們對我嫣然一笑,接著把一隻璀璨的流霞酒杯贈送給我。
我急忙再三低頭致禮,自己很慚愧:不是神仙而受此大恩。
我頓時感覺到:宇宙如此渺小,這塵世有什麼值得戀眷的呢?
【其二】
拂曉,我騎上白鹿,直奔南天門而去。
山腰上遇到一位仙人,道貌軒然,瞳孔方方。
我撫摩著古松上的蘿藤,想和他聊天,他卻把高入青雲的關門緊閉。
幸好的是,他贈送我一本遠古的寫有鳥跡字的書,飄飄落在山岩間。
書是上古文字寫的,讀起來很費解。
因而再三嘆息,拜他為師,才沒有回來。
【其三】
天亮時分,我老到了日觀峰,舉手就可以扣開雲關。
頓時全身精神飛揚,仿佛置身於天地之間。
黃河從西邊逶迤而來,再窈窕如絲地流向東面的群山。
倚靠在山崖傍邊,極目四面八方,天地悠然。
突然看到一個青發小道童,頭髮挽成雙雲鬟一樣。
他笑著對我說:幹嘛現在才來學道呢?歲月蹉跎,青春都浪費掉了。
突然他便無影無蹤,無處追尋,令人浩然長嘆。
【其四】
齋忌三千日,裁白絲布書寫道經。
天天吟頌,心有所得,感覺眾神拱衛在我身邊。
可以信風乘雲,宛如身有雙翼。
攀上日觀峰,憑欄望東海。
海濤撼動著遠山,雲中天雞在鳴叫。
銀光閃耀的樓台躍出大海,鯨魚翻滾起巨浪。
怎樣才可以得到仙丹?真正生出羽翼,高飛蓬萊!
【其五】
泰山日觀峰朝東北傾斜,兩座山崖夾著一雙巨石。
海水仿佛在眼前弄潮,遙遠的天邊一片青碧的色彩。
千座山峰如槍林立,萬條溝壑如臨深淵。
緬懷曾經騎黃鶴來泰山的神仙,可現在那裡去尋找他們的蹤影?
山上的古松高聳入雲天,遠遠望去,離天不過幾尺。
山花也與人間不同,五月裏白色的花兒與白雪渾然一色。
總會遇到仙人安期生的,一同在泰山鍊金丹玉液。
【其六】
清晨飲過泰山瑤池的清泉,夜晚準備在南天門投宿。
懷中抱著綠綺琴,天黑了還行走在青山之間。
月亮出山了,群山一片皎潔如玉,夜靜了,連古松也停止了嘯吟。
寂靜中愈感覺清暉可弄,玉真仙女下降到翠微峰。
仿佛看到鸞鳳與龍虎一起翩翩起舞,衣袂飄舉。
舉手就可以攀折到天上的匏瓜,味美甘甜,樂不思蜀,真的不想回家了。
再舉手,撫弄著銀河的浪濤,清淺可愛,卻不小心摸到了織女的紡織機。
唉,到明天天亮,美夢就會消失,只見五色雲彩飛舞!

作品鑑賞

唐代大詩人李白對泰山懷著異常深厚的感情。公元742年(唐玄宗天寶元年),李白來到泰山,寫下了這六首讚美泰山的詩。
泰山是美的,詩人筆下的泰山更是美得令人痴醉。他寫泰山的水“飛流灑絕”,那一落千丈的瀑布從高山絕頂飛瀉而下,這很自然地使讀者聯想到他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名句來。他寫泰山的峰巒“傾崖向東摧”,“千峰爭攢聚”。一個“摧”字寫出了山崖之驚險峻奇,一個“爭”字把處於靜態中的山峰寫活了。
詩人登上日觀峰,頓時精神抖擻,意氣風發,如同離開凡塵進入了洞天世界。“平明登日觀,舉手開雲關。精神四飛揚,如出天地間。”在巍巍東嶽之巔,詩人舉目四眺,一片壯麗的景色盡收眼底:“黃河從西來,窈窕入遠山。憑崖望八極,目盡長空閒。”詩人被大自然瑰麗的景色、壯麗的畫面所深深打動,無法控制內心的感情,於是發出痛快酣暢的嘯吟:“天門一長嘯,萬里清風來。”詩人的心情通過這一聲長嘯淋漓盡致地表達了出來,讀來令人迴腸盪氣。面對美妙的情景,詩人似喝醉了酒,有飄飄然羽化登仙之意。然而“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於是,詩人乘醉意,“想像金銀台”,“高飛向蓬瀛”,完全陶醉在“白露明月”的美景之中。恍恍乎,悠悠乎,“舉手弄清淺,誤攀織女機”。浪漫的李白竟然舉手撥弄到天河中的清水,又不料誤攀住織女的織布機。這是無比奇妙的想像和誇張。泰山的高大和神奇在詩中得以盡情展現。
詩人愛泰山,已經愛到入迷的程度,即使山上的一朵花、一棵樹、一塊石、一片雪,就連山上的月光他也異常喜愛。他白天遊覽覺得不能盡興,於是又在夜裡游,還要抱著琴,一邊吟唱一邊遊玩。“朝飲王母池,暝投天門關。獨抱綠綺琴,夜行青山月。”詩人的心被泰山緊緊地吸引住了。
李白是一個懷有“鴻鵠”之志者,他的抱負是很大的。他希望做帝王的輔弼大臣,在政治上有赫赫的建樹。但由於他不肯向權貴“摧眉折腰”,只能是封建制度下的犧牲品。在《游泰山》六首中,幾乎是每篇都提到神仙:“笑我晚學仙,蹉跎凋朱顏。躊躇忽不見,浩蕩難追攀。”應該說,這是詩人痛苦心情的流露。他想通過描寫幻境來解脫痛苦,遠離醜惡的社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