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雙廟鎮

大雙廟鎮隸屬於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寧城縣。大雙廟鎮轄:大雙廟、官墳、朝陽山、榆樹底、山咀子、二官營子、巴里營子、三官營子、東坡、朝陽溝、大廟、柳條溝、龍潭、柳樹行子、前七家 15個村委會。大雙廟鎮的設施農業已發展成為一項強縣富民的主導產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大雙廟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寧城縣
  • 下轄地區:15個村委會
  • 電話區號:0476
  • 面積:286平方公里
  • 方言:寧城話
  • 氣候條件:北溫帶季風氣候
  • 火車站:天義站
  • 車牌代碼:蒙D
  • 耕地面積:15.7萬畝
簡介,經濟概況,主導產業,人才開發,分析現狀,直面問題,以培訓為主線,政策支持,精神鼓勵,搞好示範,以點帶面,發揮基層組織作用,農業示範,

簡介

大雙廟鎮位於寧城縣中部,全鎮轄31個村包括大雙廟村、二官營子村、山嘴村、榆樹底村、朝陽山村、官墳村、大廟村、柳樹行子村、前七家村、巴里營子村、大朝陽溝村、東坡村、柳條溝村、三官營子村、河北村、一肯中村、萬營子村、南馬架子村、北馬架子村、沙布日台村、平原村、孟家窩鋪村、大窩鋪村、五家村、梁家營子村、朝陽地村、全興村、桃海村、中子坡村、茂福溝村、高杖子村。236個村民小組,總面積28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5.7萬畝,總戶數1.1萬戶4.6萬口人。大雙廟鎮黨委、政府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 會全局,緊緊圍繞增加財政收入和農民收入兩大目標,境內有三個蔬菜批發市場,其中寧城縣蔬菜批發大市場坐落在巴里營子村境內,棚室蔬菜是農民增收的主導項目。全鎮日光溫室總數已達13000個,占地2.1萬畝,冷棚5000個,占地5000畝,年產蔬菜13萬噸。
大雙廟鎮大雙廟鎮

經濟概況

大雙廟鎮位於寧城縣中部,是2005年12月撤鄉並鎮時由原一肯中鄉和大雙廟鄉合併組建的。大雙廟鎮是典型的農業大鎮,合併前兩鄉均是寧城縣設施農業發展較快的鄉鎮,人文、資源、產業等方面有共同點。全鎮總面積達28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達14.4萬畝。轄31個行政村,236個村民小組,11480戶,46294口人。地理地貌構成“五丘三山二分川”。主導產業是設施農業。大雙廟鎮黨委、政府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全局,堅持“市場興鎮,產業富民”的發展戰略,緊緊圍繞增加財政收入和農民收入兩大目標,強力推進“三化”進程,突出抓好招商引資,項目建設,市場建設,小城鎮建設,蔬菜產業化五大重點工作,鞏固提高菸葉畜禽養殖兩個優勢產業,大力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精神文明建設民主法制建設,努力實現全鄉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跨越。
由於鎮政府所處的位置交通閉塞,辦公用房擁擠,特別是由於年久失修(始建於1960年已成為危房),這些問題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大雙廟鎮的發展。鑒於此,大雙廟鎮黨委政府為了改善政府工作人員的辦公環境,為了全鎮廣大人民民眾辦事方便,為了樹立良好的外部形象,根據縣委(2005)125號檔案精神,決定在巴里營子村建築行政服務中心辦公樓。鎮黨委政府本著科學規劃、勤儉節約、統籌安排科學管理、適度超前的原則,在巴里營子村征地15畝,用於建築樓房,在建築過程中,鎮黨委政府成立了項目建設領導小組,嚴把工程質量關和財務支出關,確保了工程保質保量按時完工。在團結務實的鎮領導班子的正確領導下,在實力強資質高的專業施工隊伍的奮鬥下,一座結構三層、局部四層造價達300餘萬元的現代化行政服務大樓,大雙廟鎮行政服務中心辦公樓的建成,極大地緩解了鎮幹部職工辦公用房緊張的問題,使政府機關能夠更好地為百姓服務,這對大雙廟鎮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主導產業

設施農業已發展成為一項強縣富民的主導產業。為實現設施農業的規模擴張和效益提升,寧城縣委、縣政府出台了更加有力的措施和更加優惠的政策,同時整合資源,創新 機制,加大投入,把涉農項目資金捆綁起來,把土地技術人才信息、勞力等社會資源充分整合,集中向設施農業聚集,通過縣級政府劃撥一些、鄉鎮政府組織一些、銀信部門借貸一些、招商引資注入一些、廣大農民籌措一些等措施,建立起五位一體的投資模式。建設天義鎮高科技設施農業示範園區,採取專業化生產,工廠化育苗,園區式經營,帶動了先進技術的推廣。
大雙廟鎮大雙廟鎮
通過示範園區試種新品種,推廣新技術,探索高效種植模式,使一批品質好、抗病能力強、豐產增收的優良蔬菜品種以及大壟高台、膜下暗灌、水肥一體化、秸稈反應堆等無公害生產新技術相繼得到推廣。如大跨度溫室改造技術,跨度每增加一米,一個標準棚室可增加收入3000多元。

人才開發

大雙廟鎮農村人才資源開發工作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緊緊圍繞“市場強鎮,產業富民”的發展戰略,按照“人才引領產業、產業培育人才”的思路,充分發揮農村人才資源開發主體作用,結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探索出了一條“育人才、興產業,推進強鎮富民工程”的農村人才資源開發新路子。通過不懈努力,取得了可喜成效,開創了農村人才資源開發工作新局面。

分析現狀,直面問題

分析現狀,直面問題,把握工作主方向大雙廟鎮農村人才資源開發工作起步較早,該鎮已擁有各類農村實用人才524名,其中市級3名,縣級7名。這些脫穎而出的實用人才 為該鎮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但面對該鎮蓬勃發展的蔬菜產業和日漸興起的項目建設,對人才的需求不斷加強。全鎮還存在著人才總量不足,精尖人才匱乏,人才分布不平衡等問題。鎮黨委政府經過研究,及時調整了農村人才開發工作思路,確立了“鞏固擴大主導產業人才,發展培育前瞻性急需人才,挖掘樹立精尖型專業人才”的工作主方向,形成了人才均衡發展良好格局,促使各項產業齊頭並進。
大雙廟鎮大雙廟鎮

以培訓為主線

以培訓為主線,大力實施新型農村人才培訓工程根據該鎮主導產業發展的實際需求,大力實施新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工程。以增加人才總量,改善人才結構,提高綜合能力為目標,採取定期培訓與不定期培訓相結合,定點培訓與巡迴培訓相結合,學習考察與經驗交流相結合等多種培訓方式,截止目前全鎮共培養了524名實用人才,突出培養了230名蔬菜種植型人才。
1、是充分發揮培訓基地的作用。利用縣人事局、農牧業局與鎮政府共同建立的培訓基地,對普遍推廣的關鍵技術和重點技術,聘請縣鄉兩級技術人員採取集中講課的方式進行培訓,每年培訓1000多人次。
2、是組建專業協會,建立長效培訓機制。鎮黨委積極轉變培訓主體觀念,從原來的培訓主體地位向培訓輔助地位轉變。鎮黨委政府把從事相同產業和項目的農村人才組織起來,引導他們組建各種專業協會,使他們互幫互學,自我發展。會員之間在技藝上互相切磋、取長補短;在信息上互通有無、指導生產。從而有利地推動協會自我完善,促進產業健康發展。已組建黃瓜尖椒西紅柿等種植型協會4個,畜、禽、桑蠶等養殖型協會4個。
3、是開設農技頻道,推廣實用技術。2007年8月,該鎮在原一肯中鄉有線電視網上加開了地方頻道,把各種農牧業新型實用技術和優良品種的推廣節目插播在收視期間,對廣大農民進行直接培訓,已播出實用技術講座28期。農民坐在家中就能學到迫切需要的實用技術,解決了在生產中的一些難題,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政策支持,精神鼓勵

政策支持,精神鼓勵,激勵各類農村實用人才爭先創優1、是出台優惠政策,對農村實用人才在政治上給榮譽,經濟上給待遇。如推薦德才兼備的實用人才進入“兩委”班子,優先幫助實用人才協調項目貸款等。大力支持農村實用人才興辦項目,鼓勵實用人才把試驗成果、經營管理方法運用到生產中去,直接創造效益。
2、是鼓勵實用人才採取多種形式與周圍農民結對子,以師帶徒的方式進行傳、幫、帶,把自己掌握的實實在在的實用技術扎紮實實地傳授給周圍民眾,讓更多的農民掌握新技術、使用新品種。
3、是建立定期表彰制度。對在推進農業結構調整農村經濟發展中做出一定貢獻的農村實用人才,政府每年都拿出一定的資金給予獎勵,激發實用人才引領產業向規模化發展的積極性。

搞好示範,以點帶面

搞好示範,以點帶面,以人才資源開發促進產業最佳化升級為了使新品種、新技術儘快轉化為生產力,鎮黨委政府不斷加強科技示範基地和農產品新品種示範園建設,通過扶持專業示範大戶,引導農民學習掌握先進實用技術。在實用人才的示範帶動下,使新技術、新品種逐步推廣擴大,全面鋪開,在全鎮迅速建起了五家村食用菌示範園、萬營子村尖椒示範園、榆樹底村冷棚柿子示範園,使蔬菜產業迅速最佳化升級。特別是朝陽山村黃瓜示範園,示範的“冬冠四號”黃瓜新品種,已經大面積推廣。在暖棚半個生產周期里,100延長米棚室黃瓜銷售收入平均已在2.5萬元左右,預計到生產結束時收入可達3萬至3.5萬元左右。

發揮基層組織作用

發揮基層組織作用,實施人才培養工程一是結合基層組織建設工作,把實用人才的技術特長與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以及村幹部的管理優勢有機結合在一起,認真組織實施“雙培雙帶”工程,把農村黨員幹部培養成實用人才,把實用人才中的優秀分子培養成農村黨員幹部,積極支持農村黨員幹部和實用人才帶頭致富、帶領民眾共同致富。
二是鎮黨委積極出台在職村“兩委”幹部定期培訓制度,每年選派5名以上優秀村幹部到山東壽光等地考察學習棚菜生產技術。通過外出培訓使每名村幹部不僅是優秀的管理者而且是產業上的技術能手。

農業示範

遠近聞名的“一肯中尖椒”,卻被“病害”折磨得死去活來,菜農及技術人員使盡渾身解數,用遍可用農藥,也未能改變尖椒在盛果期枯死的命運,整個棚室尖椒產業已 陷入困境。針對這一現象,縣人事局與山東蔬菜種植高級技術員董科星聯手到實地進行調查、研究,最終採用“換根嫁接”的方法,在當地實用人才蔡文歧、周玉海棚中進行試驗、示範,成活率為80%左右。一肯中棚室尖椒剛剛上市,行價穩中有升,批發價2.85元/市斤,上市價3.3—3.5元/市斤,而菜農卻憂心忡忡,因為俗稱尖椒“癌症”的病害已經開始蔓延,好景能維持多久還很難說!
大雙廟鎮大雙廟鎮
而在兩個示範棚中的情況卻截然相反,經過“換根嫁接”的尖椒長勢良好,沒有一棵病株。周玉海還做了一個試驗,他把非嫁接的正常秧苗仍補栽在已經死亡的秧穴中,正常株不久也枯死了。於是拔掉死株,再補栽上嫁接植株,秧苗至今長勢良好,沒有患病。這充分說明嫁接苗具有明顯的抗病優勢。同樣,在蔡文歧的棚中,多株非嫁接秧苗在掛椒結果時就染病死掉了,而嫁接秧苗卻一切正常。其中一個尖椒棚,病死植株已達8%左右,他心急如焚,但束手無策,後悔嫁接苗種植的少了。在現實面前,附近的菜農也都承認“換根嫁接”技術是目前治療尖椒“癌症”的最好方法。
在示範棚內,尖椒“換根嫁接”技術是成功的,秧苗根系好,生長旺盛,接穗開花、坐果率較高。由於嫁接緩苗時間較長,延遲了尖椒上市,嫁接苗比同期自根苗上市時間晚約半個月左右,這需要在實際推廣時適時採取提早育苗、提早嫁接等措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