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酺(詩歌及相關歷史)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大酺:聚飲。封建帝王為表示歡慶,帝賜大酺,特許民間舉行大聚飲三天。後用以表示大規模慶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酺
  • 外文名:dapu
大酺介紹,大酺詩歌,大酺,大酺樂二首,邠娘羯鼓,大酺 春雨,東風第一枝,游乾溪有感,

大酺介紹

解釋:大酺:聚飲。封建帝王為表示歡慶,帝賜大酺,特許民間舉行大聚飲三天。後用以表示大規模慶賀。
【釋義】秦漢之法,三人以上不得聚飲,朝廷有慶典之事,特許臣民聚會歡飲,此謂“賜酺”。後世王朝遂為一種宴飲慶祝活動。
新唐書·高宗紀》:“永淳元年二月癸未,以孫重照生滿月,大赦,改元,賜酺三日。”
《宋史·禮志十六》:“賜酺,自秦始,秦法,三人以上會飲則罰金,故因事賜酺,吏民會飲,過則禁之。 唐 嘗一再舉行。”
明 馮夢龍 《東周列國志》第四十八回:“箕鄭父欲借上元節晉侯賜酺,乘亂行事,議久不決。”
《清史稿·聖祖紀二》:“乙丑,上閱射,賜酺。”參閱《漢書·文帝紀》。

大酺詩歌

大酺

朝代:唐代
作者:杜審言
毗陵震澤九州通,士女歡娛萬國同。
伐鼓撞鐘驚海上,新妝袨服照江東。
梅花落處疑殘雪,柳葉開時任好風。
火德雲官逢道泰,天長日久屬年豐。
【作者介紹】
杜審言( 約645—708 ) ,唐著名詩人。字必簡,祖籍襄陽,其父位終鞏縣令,遂定居鞏縣(今河南鞏縣)。高宗鹹亨元年(670)進士,先後任隰城(今山西汾西縣)尉、洛陽丞等小官。後因對上言事不當貶吉州(今江西吉安縣)司戶參軍,不久免官回洛陽。武則天時召見,因賦《歡喜詩》受到賞識,授著作郎,遷膳部員外郎。中宗神龍初(705),因受武后寵臣張易之案件牽連,流放峰州。不久又起用為國子監主簿、修文館直學士。病卒。青年時期與李嶠、蘇味道、崔融合稱“文章四友”。為人狂放,常以文章自負。詩有不少樸素自然的佳作,以五律著稱,格律謹嚴,技巧純熟,對推進律詩的成熟頗有貢獻,是唐代近體詩的奠基人之一。他是杜甫的祖父,其律詩對杜甫有所影響。《全唐詩》錄存其詩一卷,共四十餘首。
【賞析】
酺指的是百姓聚集在一起飲宴。古時國家有“吉慶”事,允許百姓聚飲。其中一首《大酺》作於公元689年(永昌元年),因武則天選擇正月慶祝自己加尊號“聖母神皇”,“親享明堂,大赦天下,改元,大酺日。”(《舊唐書·則天皇后紀》)杜審言的詩從正面讚頌武則天的功德。
而這首《大酺》詩,大概作於公元690年(天授元年)武則天改唐為周之後,因此詩里有“火德雲官”之稱。因為以五行相推武周是火德。這首《大酺》詩寫得別開生面,突出表現民間的歡娛,那熱鬧的場面如同慶豐收或過傳統的盛大節日一樣,傳達了詩人與民同樂的情緒。我國古代封建統治者是禁止百姓聚飲的,漢律規定,三人以上,無故群飲,罰金四兩。唐亦有類似規定。百姓平時難得有歡聚開懷暢飲的機會,所以“大酺”時民情振奮,鐘鼓齊鳴,歡聲雷動。從詩中表現出百姓的物資生活和精神狀態,也反映了當時國力的強盛,經濟的繁榮,一派太平盛世的景象。
這首詩發端別致,起句七個字連舉三個地名,毗陵、震澤、九州,而最後以一“通”字,把它們的關係明確固定下來,構成一個恢宏遼闊的意境。毗陵代指詩人當時任職的江陰縣,江陰為晉陵郡所屬,毗陵為晉陵古名。詩歌常用古名,以求典雅不俗。同理用震澤不用太湖。“毗陵”、“震澤”除聲音響亮、聲調和諧外,還給人以豐富的意象。這句詩,從內容上看就是江陰通太湖達全國,但這句詩還為全詩布置一個曠大的背景,以利於感情的鋪陳。詩題為“大酺”,不便從小縣寫起,因此詩人從大處落筆,以毗陵、震澤通天下包舉全國。次句接以“士女歡娛萬國同”,指男男女女飲酒作樂,歡度這普天同慶的日子。
頷聯具體敘述“士女歡娛”的景象。詩中只選擇了“伐鼓撞鐘”的場面,並以“驚海上”的誇張表現了慶祝活動聲勢的浩大。又以“新妝袨服”光彩“照江東”來渲染慶祝場面的熱烈壯觀。清《石園詩話》認為這聯詩與“啼鳥驚殘夢,飛花攪獨愁”,“雲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等均為審言名句。
頸聯“梅花落處疑殘雪,柳葉開時任好風”,寫景兼抒情。梅花飄落,柳葉新發,正是乍暖還寒的初春季節。皚皚“白雪”,陣陣冷香,青青柔條,絲絲暖馨,形成一派春回大地的景象。春,即使萬象更新又給人以希望。柳遇好風,比喻民逢明君,暗寓皇恩浩蕩如春風。
尾聯以讚頌和祈願作結。“火德雲官逢道泰”,是寫武則天順民意得大道,文武群臣時運亨通。“天長日久屬年豐”,承上句意,為百姓祈福,但願國家長存,年年歲歲五穀豐登。詩以民情開始,又以寫民願作結。首尾相應,自然渾成。
杜審言這首《大酺》正如胡應麟所評說的“極高華雄整”。若就其所要表現的《大酺》主題來說,其形式是精美得當的,而且內容和形式也達到了高度的統一。這首詩的突出特點是氣象博大,給讀者以高華雄整的美感。這雖然與造意取詞、取象設色有關,但更主要的在於詩人的心胸和氣質以及藝術修養等。

大酺樂二首

朝代:唐代
作者:張祜
車駕東來值太平,大酺三日洛陽城。
小兒一伎竿頭絕,天下傳呼萬歲聲。
紫陌酺歸日欲斜,紅塵開路薛王家。
雙鬟笑說樓前鼓,兩仗爭輪好落花

邠娘羯鼓

朝代:唐代
作者:張祜
新教邠娘羯鼓成,大酺初日最先呈。
冬兒指向貞貞說,一曲乾鳴兩杖輕。

大酺 春雨

朝代:宋
作者: 周邦彥
對宿煙收,春禽靜,下雨時鳴高屋。牆頭青玉旆,洗鉛霜都盡,嫩梢相觸。潤逼琴絲,寒侵枕障,蟲網吹粘簾竹。郵亭無人處,聽檐聲不斷,困眠初熟。奈愁極頓驚,夢輕難記,自憐幽獨
行人歸意速。最先念、流潦妨車轂。怎奈向、蘭成憔悴,衛玠清羸,等閒時、易傷心目。未怪平陽客,雙淚落、笛中哀曲。況蕭索、青蕪國。紅糝鋪地,門外荊桃如菽。夜遊共誰秉燭。

東風第一枝

年代:宋
作者:史達祖
酒館歌雲,燈街舞繡,笑聲喧似簫鼓。太平京國多歡,大酺綺羅幾處。東風不動,照花影、一天春聚。耀翠光、金縷相交,苒苒細吹香霧。羞醉玉、少年豐度。懷艷雪、舊家伴侶。閉門明月關心,倚窗小梅索句。吟情慾斷,念嬌俊、知人無據。想袖寒、珠絡藏香,夜久帶愁歸去。

游乾溪有感

年代:現代
作者:李伯遷
名曰:有一河谷,名為乾溪。偶有儒童戲水於河灘邊,仙翁垂釣清潭上,林蔭深處有鴻儒,縱然日勝火,余有忙者孑立稻田間,驚鷺撲飛,喧嘵起,如卷里,山澗與友人樂酺!苦乎、樂乎、皆身臨者知之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