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盛魁商號(清代山西大商號)

大盛魁商號(清代山西大商號)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大盛魁商號是清代山西人開辦的對蒙貿易的最大商號,極盛時有員工六七千人,商隊駱駝近二萬頭,活動地區包括喀爾喀四大部、科布多、烏里雅蘇台、庫倫(今烏蘭巴托)、恰克圖、內蒙各盟旗、新疆烏魯木齊、庫車、伊犁和俄國西伯利亞、莫斯科等地,其資本十分雄厚,聲稱其資產可用五十兩重的銀元寶,鋪一條從庫倫到北京的道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盛魁商號
  • 朝代:清代
  • 開辦者:山西人
  • 員工數:六七千人
  • 業務:對蒙貿易
起源,發展,大盛魁牌匾,

起源

大盛魁的創辦人並不是什麼富戶大商,而是三個小販。原來康熙時,清政府在平定準噶爾部噶爾丹的叛亂中,由於軍隊深入漠北,“其地不毛,間或無水,至瀚海等砂磧地方,運糧尤苦”,遂準商人隨軍貿易。在隨軍貿易的商人中,有三個肩挑小販,即山西太谷縣的王相卿和祁縣的史大學、張傑。他們三人雖然資本少,業務不大,但買賣公道,服務周到,生意十分興隆。清兵擊潰噶爾丹軍後,主力部隊移駐大青山,部隊供應由山西右玉殺虎口往過運送,他三人便在殺虎口開了個商號,稱吉盛堂。康熙末年改名為大盛魁,這就是大盛魁商號的創始經過。
大盛魁商號

發展

大盛魁的總號最初設在烏里雅蘇台,後遷駐歸化城(呼和浩特),其經營的基本地區是烏里雅蘇台和科布多。烏、科兩地柜上的店員,在柜上住過三年,學會蒙語以後,就組成若干小組到草原各帳篷售貨。基本上是一個店員,再雇一個蒙民,兩個人騎兩隻駱駝,另用兩隻駱駝馱貨,販運的商品有磚茶、生煙、洋布、斜紋布及針線之類,走串蒙古包送貨上門。夏天賣了貨,換成羊馬;冬天賣了貨,換成皮張。同治時,大盛魁看到茶、煙銷路好,為了適應蒙民的口味和運輸上的便利,與茶商、煙商一起制出名牌“三九磚茶”和“祥生煙”。而且越做越精細,越做越定型,頗受蒙民歡迎。大盛魁從全國各地販運商品到蒙古銷售,其貨物來源主要有三種方式:一、隨時在歸化城市場上採辦;二、向外地來歸化城銷貨客商訂購,或向歸化城到外地經商者訂購;三、派人到產地採購。
大盛魁對購貨、訂貨有一套辦法。凡買大宗貨,合價 300銀兩以下的,現銀交易,不駁價,表示厚待“相與”。但如果價高貨次,則永不再與共事。大盛魁的這種做法名聲在外,也就無人敢來騙它。對於手工業品訂貨,凡選中的手工業戶,世代相傳,也不隨便更換加工戶。當手工業戶資金短缺、周轉困難時,便借墊銀兩,予以扶持。這樣,大盛魁就取得對這些加工戶的手工業產品的優先購買權。大盛魁對“相與”商號每逢帳期予以宴請,表示厚待“相與”商號。但宴請時有厚有薄:凡共事年久或大量供貨的商號,則請該號全體人員,並請經理到最好的館子吃酒席;一般的“相與”,只請一位客人在較次的館子吃普通酒席。吃好酒席的,覺著與大盛魁交情厚,引以為榮。而大盛魁則通過這一做法,擴大自身的影響。大盛魁購銷的商品種類很多,自稱是“集二十二省之奇貨”。例如:
磚茶:主要產地在湖南,大盛魁裝磚茶的箱子大小是固定的,有一箱裝36塊的,名三六茶,專銷張家口旅蒙商。有一箱裝24塊的,名二四菜,專銷歸化、包頭等地,烏里雅蘇台、科市多等地蒙民最喜喝。另一種是每箱裝39塊的三九磚茶,大盛魁每年運往蒙古、烏、科等地的三九磚茶約4000餘箱,每箱值銀十二、三兩,總值達五萬銀兩左右。
生煙:主要產地在山西曲沃縣。生煙有一定的包裝,每囤 180包,每包10兩重。大盛魁每年運銷蒙古生煙1000餘囤,每囤生煙價值二十三、四銀兩,總值近二萬三、四千銀兩。
綢緞:大盛魁每年運銷蒙古綢緞4000匹,洋布和斜紋布共6000匹。綢緞中以曲綢為大宗,曲綢以河南曲綢質最優,布匹中斜紋布約占五分之四,因斜紋布耐用,很受蒙民歡迎。
糖:大盛魁每年運銷蒙古糖一萬餘斤,以冰糖為主。紅糖產於廣東,白糖、冰糖產於福建。
鐵器:大盛魁每年運銷蒙古鐵器很多,鐵鍋來自山西之晉東南和孟縣,鐵鍬來自山西榆次,鐵條來自山西長治。鐵鍋每口銀1兩8錢,鐵鍬每把銀五、六錢。
蒙古靴子:大盛魁每年運銷蒙靴一萬多雙,都是香牛皮製做,品種有全雲(花紋)靴,每雙銀12兩;納悶靴,每雙銀 8兩;四忘靴,每雙銀3兩。
木碗:大盛魁每年運銷蒙古價值銀一萬餘兩的木碗,木碗產自山西五台山和嵐縣。蒙民喜歡木製餐具,因為便於攜帶,且喝熱奶、喝熱茶不燙嘴。
藥材:大盛魁銷售到蒙古的藥材有二種:一種供喇嘛治病用,按照72味、48味、24味藥分別裝成藥包,用蒙、漢、藏三種文字註明藥名和效用。另一種藥是灌牲畜用的。
牲畜:大盛魁從蒙古販運到內地的牲畜主要是羊和馬,據說每年販運羊最少十萬隻,最多可達二十萬隻,每年販運馬最少有五千匹,最多兩萬匹。象大盛魁這樣長期長途販運羊馬的商號,在中國歷史上是少有的。
凍羊肉:大盛魁因冬季沿路草少,趕運活羊往內地比較困難,便販運凍羊肉到北京等地。其運銷凍羊肉的辦法是將羊宰殺後,剝皮,去頭蹄五臟,僅剩兩張肉板,剔去骨頭,捲成肉卷,夜間把肉放在蓆子上,一夜凍好後,將肉放在“冰房”里。所謂“冰房”就是四周和頂子用木板搭起,房內的地上潑上冷水,放上冰塊。運銷時將肉從“冰房”取出包好,不讓透風,以保持肉的鮮美。然後用車輛、駱駝等運往銷售地。
皮毛:蒙古烏里雅蘇台所屬唐努烏梁海盛產獸皮,大盛魁用賒貨、放貸等辦法與獵戶進行交換,獸皮一般以貂皮為單位進行折算,如一張猞猁皮、水獺皮或豹皮等於三張貂皮;一張狐皮或狼皮等於一張貂皮的二分之一;一張灰鼠皮等於一張貂皮的四十分之一。大盛魁還結交清政府官吏,在官員每年挑選貢皮時,大盛魁也派人參與其事,並藉此獲得上等獸皮,因此大盛魁在經營獸皮方面頗有優勢,利潤也高。獸皮多運往大同加工,製成珍貴皮貨運銷內地。羊皮大部分走順德府和交城縣,羊毛多銷往山西左雲、右玉、渾源等地,牛皮多運銷張家口。
大盛魁商號極盛時,幾乎壟斷了蒙古牧區市場,蒙古的王公貴族及牧民大多都是它的債務人。該商號三年分紅一次,盛時每股份紅可達一萬餘銀兩。大盛魁商號是股份制,但它的股本很特殊,除了銀股、身股外,還專門另設財神股和狗股。據說,財神股的來歷是:該商號在初創時,營業很不順利。在過大年的時候,王相卿、史大學、張傑三個人已經揭不開鍋,只能喝些米湯過年。就在這個時候,來了一位身穿蒙古袍、背著一個包裹的壯漢,要吃飯充飢。他三人見是過路人,便熱情接待,把自己僅有的米湯讓給壯漢喝。這個一壯漢喝完米湯後說是出去辦點事,便留下包裹走了。此後,這個壯漢再未返回。於是他三人打開包裹一看,原來是一包白銀。以後,多次查訪壯漢,亦無下落。他三人商量後,決定暫時挪用壯漢留下的銀子作為商號資本,擴大經營。此後,商號生意十分順利,賺了不少銀兩。他三人覺得在他們最困難的時候,是財神變化成壯漢給他們送來了資本。便把原來那位壯漢包裹里的銀數留過,作為財神股,把此股所分紅利記入“萬金帳”,作為護本。同時,為了紀念他們創業時過大年喝米湯的日子,規定每年正月初一商號要喝一頓米湯。關於狗股,也有一個故事:據說一次庫倫發生災情,糧價騰漲,庫倫分號為了把這一情報報告總號,便讓一隻狗帶信到歸化(今呼和浩特),當總號收到狗帶來的信後,立即大購糧食,囤積居奇,獲得了巨額利潤。為了紀念這次生意的成功,特別給狗也頂了股份。還有一說是:一次,大盛魁商號某經理在過草原的途中病倒,便讓一隻狗返回總號報信,結果救了這位經理的性命,所以給狗也頂了股份。
清末,由於沙俄在我國蒙古、新疆和東北地區的侵略活動不斷擴大,使大盛魁的營業受到影響,日見蕭條。後來,俄國革命成功,外蒙古獨立,大盛魁又喪失了在這兩個地方的商業資本和商業市場。加之大盛魁商號後期用人不當,一些掌柜揮霍浪費驚人,侵吞號款事件屢有發生。1929年,雄踞塞北二百餘年的大盛魁商號終於宣告倒閉,結束了它的歷史。

大盛魁牌匾

大盛魁牌匾作為大盛魁商號現存世物證。如下:
1、神普欣悅牌匾說明:上寫著“神普欣悅”四字,是大清道光十六年菊月吉日,由當時的“福虎社總領、豐盛局郭昌玉、萬通永王宣、廣順恆李成元”獻。
大盛魁商號(清代山西大商號)
背景說明:清初,歸化城就有類似商務會的“崇厚堂”組織,設“四鄉耆”負責主持。大盛魁、元盛德、天義德為當時的三家大商號,其後又有了“集錦社”,它是三大號的通事司,大盛魁就屬這個社。接著又有了“青龍社”、“福虎社”。隨著行社的增加,“崇厚堂”開始直接聯繫十五個社,再由社聯繫下面的商戶。每社均設“總領”職務,由各社輪流擔任,大盛魁對其有支配作用。牌匾中提到的“福虎社”即是。
2、神賜生機牌匾說明:上寫著“神賜生機”四字,右側居中刻有“福虎社 等印”,下方居中排有“興泰成正總領張如成、萬慶恆副總領王世德......王壽山吉日”。
大盛魁商號(清代山西大商號)
背景說明:以上所提均為當時的各社總領。
3、托佑彌芳牌匾說明:上寫著“托佑彌芳”四字,有“嘉慶八年九月、同治十一年重修”字樣,。上刻經理人——李楞、許福、王志發等人名;右刻“敬仙社社首公立”字樣;在下方還刻有七十四位進獻的人名。
大盛魁商號(清代山西大商號)
背景說明:從牌匾上的時間來看,說明此匾在當時已經歷經幾個朝代。據考證,它屬“敬仙社”。“敬仙社”屬旅蒙商的一個社,是當時亞洲最早的股份制公司。其牌匾名稱有拜託神靈保佑其生意流芳百世的美好寓意。
4、元神默運牌匾說明:上寫著“元神默運”四字,是道光三年義旦,由“張成源、興盛樓、北會景樓、福元樓” 等店鋪敬獻。
大盛魁商號(清代山西大商號)
背景說明:其下屬店鋪均屬於旅蒙商。其牌匾上面所署名的分號名稱大部分為大盛魁分號名稱。也有當時其他的有名商號前來道賀,“福元樓”就是前段時期電視劇《喬家大院》中提到的當年盛極一時的喬家商號名稱。
5、永佑遐偶牌匾說明:上寫著“永佑遐偶”四字,左側刻有“大清雍正八年九月吉日意旦”,右側刻有“光緒九年歲次荷月重修”字樣,由“九行夏業倫、源德魁、和順興”等社及經理人敬獻。
大盛魁商號(清代山西大商號)
背景說明:從牌匾內容來看,應屬於清朝雍正八年的牌匾。據考證,在當時其名下的店鋪均屬旅蒙商。
6、治世聖人
牌匾說明:上寫著“治世聖人”四字,是“乾隆歲次雨戊菊月吉立”,“三皇社會首謹叩”,由治世聖人王成元等人及各社進獻。
背景說明:“治世聖人”牌匾是旅蒙商大盛魁獻於皇家的一塊牌匾。當時,皇家賦予了大盛魁商號印“龍票”的業務,牌匾中所提的三皇社即被皇家賦予了“收稅”的任務。清政府發給大盛魁的“龍票”,不僅是經商執照,實質是一種專利特許證,它規定了放“印票”範圍。在當時只有大盛魁和天義德兩家享有此特權。有了這個特權,經營會更方便,利潤會更豐厚。
大盛魁商號(清代山西大商號)
7、玉皇閣牌匾說明:上寫著“玉皇閣”三字,左側刻有“福虎社總領事叩進”,右側刻有“中華民國十七年菊月重修”字樣,由“德中、趙庚福、瑞和成”等敬獻。
大盛魁商號(清代山西大商號)
背景說明:玉皇閣原址現位於呼和浩特市塞上老街。當時,歸化城在與新疆、外蒙頻繁的商貿中,馱運行業逐漸發達。馱戶們長途跋涉,使內地物資與西北邊陲的土特產得到了交流,不但對少數民族的生產和生活起到了積極作用,而且也推動了內地工農業生產的發展。據玉皇閣的相關史料記載:乾隆十四年(1749年)左右,聚盛岐、富盛岐等社,將外蒙販回的駱駝,經牙紀手續在馱橋分批出售。由於貨運頻繁,馱店激增,馱社組織逐年擴大。辛亥革命之後,歸綏縣還在太平召成立了馱業辦事處。直至抗戰時期,仍有它的殘餘痕跡。
這就是僅存於世的7塊大盛魁牌匾,它們分別是:《神普欣悅》、《神賜生機》、《托佑彌芳》、《元神默運》、《永佑遐偶》、《治世聖人》和《玉皇閣》,現已成為極其珍貴的文物。
近期有訊息稱:經北京故宮博物院專家鑑定,大盛魁牌匾其中有三塊為金絲楠木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