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潮升

大潮升

海圖深度基準面至某一特徵高潮面的垂直距離,稱“潮升”。潮升包括小潮升和大潮升:小潮升是從海圖深度基準面至平均小潮高潮面的垂直距離;大潮升是從海圖深度基準面至平均大潮高潮面的垂直距離。潮升的大小通常標記在海圖上,供有關人員參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潮升
  • 外文名:spring rise
  • 類型:測繪學
  • 屬於:物理海洋學
簡介,產生原因,大小潮概算,相關概念,

簡介

潮升有大潮升和小潮升之分。大潮升是從海圖基準面至平均大潮高潮面的鉛直距離;小潮升是從海圖基準面至平均小潮高潮面的鉛直距離。

產生原因

大潮和小潮的產生:
月球、太陽和地球三者相對的位置不同時,引潮力的大小也不相同,但它們在天空里的相對位置又是周期性變化的,因而潮汐也發生周期性的變化。當月球,太陽和地球三者成為一直線時,如圖所示,也就是在陰曆初一新月(朔)或十五滿望月(望)時,月球和太陽的引潮力方向是一致的,太陽的引潮力加強了月球的引潮力,或者說在某一地點太陰潮和太陽潮的高潮發生於同一時刻,從而形成了一月中兩次特大的太陰,太陽合成潮,這時海水漲得最高,落得也最低,潮差最大,所以叫“大潮”。由於大潮發生在每月朔、望的時候,又叫“朔望潮”。
朔望的形成朔望的形成
當月球、太陽和地球處於相互垂直位置時,如圖所示,也就是陰曆初七、八(上弦)和二十二、二十三(下弦)時,太陽潮最大程度地削弱了太陰潮,或者說同一地點太陰潮的高潮(低潮),和太陽潮的低潮(高潮)發生於同一時刻,從而形成了一月中兩次最小的太陰、太陽合成潮,這時海水漲得不下高,落得也不低,潮差最小,所以叫“小潮”。
上下弦的形成上下弦的形成

大小潮概算

在潮汐概算中:
大潮升=平均海平面+1/2×平均大潮差
小潮升=平均海平面+1/2×平均小潮差

相關概念

潮差
在一個潮汐周期內,相鄰高潮位與低潮位間的差值,又稱潮幅。潮差大小受引潮力、地形和其他條件的影響,隨時間及地點而不同。中國沿海潮差分布的趨勢是東海沿岸最大,渤海、黃海次之,南海最小。
平均海平面
平均海平面是指水位高度等於觀測結果平均值的平靜的理想海面 。觀測時間範圍不同,有不同概念的平均海平面,如日平均海平面、年平均海平面和多年平均海平面等等。一些驗潮站常用18.6年或19年裡每小時的觀測值求出平均值,作為該站的平均海平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