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之東

大河之東

鼓樂舞詩《大河之東》選取河東地區影響華夏文明歷史進程的重大事件和名人故事為題材,選取最能代表河東鼓樂(舞)文化精髓和最有特色的民間藝術母本元素,通過留根續脈、堅實基因、多元塑形的轉化創新,以適於舞台行為的情景敘事、精妙的語言表達、唯美的鼓舞形態,解讀演繹“五千年華夏文明族根在河東,古中國傳統文化瑰寶看運城”的大文化主題,展示一幅中國北方農耕文明史流變的微縮景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河之東
  • 類型:鼓樂舞詩
  • 導演:王宏
  • 打造單位:運城市委宣傳部 
內容組成,演出評價,

內容組成

鼓樂舞詩《大河之東》由序幕《河鼓安瀾》與《鼉鼓啟農》《鼓舞英豪》《鼓藝傳家》《年鼓鬧春》四個鼓樂(舞)篇章和尾聲(鼓舞中國)組成。
序幕《河鼓安瀾》通過“黃河之水天上來”澎湃的洪荒之勢,選取《山海經》中皇帝“伏羲制鼓”“巫鹹造鼓”關於“百鼓之源”的史料,與帝堯“沉璧祭河”,黃河“鐵牛安瀾”的記載相融匯,天下第一河生髮出“天下第一鼓”浪漫、意象、震撼的序幕,引發出大河之東的鼓樂鼓舞故事。
第一篇章《鼉鼓啟農》講述五千年前古中國農耕文明初始時期的鼓舞故事。河東是中華農業文明最早的發祥地之一,皇帝、蚩尤、嫘祖、堯、舜、禹和后稷等人文先祖,都在這方土地留下永不磨滅的足跡。這一鼓樂舞章選取堯舜時期農耕初始的社會生活內容為題材,以4700年前河東出土的鼉鼓、土鼓、陶鼓等鼓種為文化符號,和對鼓歌《擊壤歌》《南風歌》的舞台演繹,表現堯舜時代天下為公、先民自食其力、天下大和的盛世風情。
第二篇章《鼓舞英豪》講述河東千年來“鼓”中的英豪故事。在華夏文明演進的長河中,河東大地先賢迭出,英豪輩涌,深深影響著中華文明發展的進程。這一舞章從河東的英賢譜中,選取文治武功、強國興晉的晉文公重耳,孝義忠勇、氣薄雲天的武聖關羽,志勇超卓、平叛興唐的秦王李世民,和永樂宮壁畫中《三清朝元》中的主題人物,以民間鼓樂經典為核心元素,通過多元藝術形式的混搭、交融、濃縮,生髮一個情景敘事的鼓樂舞章。
第三篇章《鼓藝傳家》選取河東古村落里與鼓密切相關的生活故事,在春華、夏雨、秋收、冬藏的自然輪迴里,通過民間鼓藝的敘事表達,誇張、浪漫、寫意的動感造像,演繹河東近百年鼓藝傳家的民俗風情。河東鼓樂(舞)無論是橫向的流行廣度,還是縱向的傳承深度,堪稱中國鼓樂(舞)藝術史上的一個絕對高度。這一章節中,《高台花鼓》《老鼠娶親》《牛斗虎》《拉呱》等經典曲目,都代表著當代中國鼓樂(舞)藝術的巔峰水平。
第四篇章《年鼓鬧春》以盛世之春的河東“社火”為載體,儘可能把最奇葩的民間絕藝一網打盡。在賦予全新文化主題的同時,把大體態廣場游演的自娛性民眾藝術行為,轉化成貼近現代審美視聽的舞台藝術形態。通過百鼓迎春、社火鬧春和盛世長傳的鼓樂鼓舞演繹,展現走進新時代大河之東新農村的新面貌新氣象,走進小康生活河東兒女的新願景新夢想。
尾聲《鼓舞中國》進行全景式閃回高位藝術形態演繹,凸顯河東宏博豐厚的民族民間文化蘊含,高潮中展開一幅河東鼓舞、鼓舞河東、鼓舞中國的立體畫面。

演出評價

大型鼓樂舞詩《大河之東》充分展現大河之東的英雄兒女披著新時代的盛世花雨,迎著新時代的青春朝陽,滿懷信心,向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夢想、新願景、新征程勇往直前。在全面展示運城傳承、保護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也為促進絲路沿線各國藝術交流、傳承絲路精神、推動文明互鑒作出了積極貢獻。(山西日報 評)
大河之東
大河之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