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朗鎮

大朗鎮

大朗鎮隸屬於廣東省東莞市,位於東莞市中南部,南達深圳47千米,北距常平鐵路口岸7千米。大朗鎮總面積118平方千米,轄12個社區和16個行政村。鎮中心位於北緯22°58′,東經113°52′。大朗鎮內有大朗荔香濕地公園和鳳山農業科技園兩個旅遊景點。

2010年全鎮生產總值135億元,全鎮工業總產值291億元,全鎮出口總額比2009年增長28%;2010年底各項存款餘額182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8.3億元,財政總收入18.8億元。截至2013年,大朗鎮戶籍人口6.7萬人,常住人口32萬人。2018年重新確認國家衛生縣城(鄉鎮)。

基本介紹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條件,水文,自然資源,水資源,礦物資源,土地資源,人口民族,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社會事業,衛生,教育,民生,文化,基建,交通,歷史文化,景點,榮譽稱號,

歷史沿革

大朗古時因盛產蓢草(蘆蒸的俗名),故名曰“大蓢”,後便於書寫,遂將“蓢”寫成“朗”。
大朗鎮
鹹和六年(331年)至南北朝梁朝(551年)的古代版圖中已有大朗,以東的黃屋國(現水口村)一度是安懷縣治、東官郡治,立過懷安侯國
據《東莞縣誌》記載,明代大朗大部分屬文順鄉第三都,部分屬思德鄉第九都,清代大朗大部分屬京山司第三都,部分屬缺口司第九都。
民國初屬東莞縣第三都(後於1933年撤改為東莞縣第三區)。
1945-1949年屬新第三區,建國初期屬第一區、第二區。
1953年土改完成後,大朗成立第四區人民政府。
1958年成立大朗人民公社。1958年9月大朗人民公社成立後,管轄區域稱生產大隊。
1983年撤大隊改稱鄉,改公社為區公所。
1987年撤區改鎮。1987年大朗撤區建鎮後,各大隊改稱管理區。
1998年各管理區改稱村。
2004年開展“村改居”工作,部分村村民委員會改稱社區居民委員會。
2008年3月成立新型社區長富社區居民委員會。

行政區劃

截至2013年,大朗鎮下轄12個社區和16個行政村。鎮政府駐大朗鎮金朗大道。
大朗鎮下轄社區(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大朗鎮位於東莞市中南部,東接常平鎮,南連黃江鎮,西南靠深圳市寶安區公明街道辦,西鄰松山湖科技產業園大嶺山鎮,東北與寮步鎮東坑鎮接壤。大朗鎮總面積118平方千米。鎮中心位於北緯22°58′,東經113°52′。
大朗鎮

地形地貌

大朗鎮全鎮地形東北寬,西南窄,狀呈桑葉形。東西相距從大井頭邊境至西南犀牛陂邊境長有16千米,南北相距從高英邊境至石廈仙村邊境寬12千米。地勢從西南向東北傾斜,西南部偏高,東北部低,屬丘陵地區,海拔在6-250米間,最低處在水口排站和沙步土地坑磚窯處,海拔標高只有6米。東南部有連綿起伏的大小山崗,形成一幅天然屏障。

氣候條件

大朗鎮地處北回歸線以南,屬亞熱帶季風氣候。靠近南海沿岸,受季候風影響,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22℃以上,無霜期339天,年均降雨量1800毫米。雨量集中在4-9月份,占全年總雨量的83%。

水文

大陂海發源於蓮花山東麓的大坑洞,經平埔、金獅洞南側茅田與顏屋兩水匯合,流入水牛湖,經犀牛陂後段流至寶陂前,向東流至松木山金雞山大坑洞。河流發源於黃江鎮南門山塘,經過竹山下長龍下流洞北轉流到黃牛埔。
水庫引水經黃江墟、仙村、其南冚嶺、坳廈、油塔嶺、石龍嶺,流過莞樟公路橋(蜆殼海橋),向北流經沙步紅花嶺、龜龍山、長嶺,流入土地坑,匯合大陂海河流入常平袁山貝,再向北經橫瀝鎮注入寒溪水(即青鶴灣)。
大陂海由松木山水庫排洪閘放水,經大陂海河道向東流經聯橋,經德壽莊、校椅圍、紫泥墩、烏石嶺、木胡頭,流過蔡邊地段的羊寮、蕉山嶺。另有水陂一條,由蓮塘頭水庫出水,經雄雞邊流過頂水嶺側注入大陂海。從車水埔至水口地段的鯉魚嶺、白沙墩,經楊涌至瀝園河道蜿蜒彎曲,河床淺窄,每逢大雨,排水緩慢,河水橫溢。

自然資源

水資源

大朗鎮屬丘陵地帶,河流較少,主要有大陂海和蜆殼海。大陂海屬大朗地段的長10.3千米。蜆殼海位於大朗鎮東南面,屬大朗鎮的地段長7.05千米。松木山水庫在1958-1959年建成,集雨面積54.2平方千米,容水量5750萬立方米。
大朗鎮

礦物資源

大朗的煤主要分布在沙步沙塘圍、蓮塘頭、坳廈等地。重晶石主要蘊藏在巷尾石頭墳嶺,顏色潔白晶瑩、光澤明亮、含有氧化鋁成分,可作化肥原料。黃石(又名山石)分布在蔡邊、水口、洋烏、沙步、石廈、楊涌、松木山、水平、屏山、犀牛陂等地的山崗上,以水口的蘊藏量最多。

土地資源

大朗土壤以沙質、沙泥為主,土壤的有機質屬中等偏低。1980年,大朗公社進行土壤普查,土壤有機質含量豐富的耕地面積(水、旱田)160789畝,占13.7%,含量中等的849499畝,占71.7%,有機質缺乏的65331畝,占14.6%。1986年,大朗耕地面積41208畝,其中水田26601畝、旱地14607畝;果園5萬畝;山林4萬畝;山塘水庫1萬畝。1987年普查,大朗水田面積31.424萬畝,旱地面積22.22萬畝。

人口民族

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大朗共253163人(其中含外來暫住人口191400人)。2008年,大朗人口總量達到歷史最高年份,為268481人,其中戶籍人口68134人,外來暫住人口200347人,總人口比第五次人口普查時增加15318人。根據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大朗鎮總人口為310889人,約占東莞總人數的3.78%。截至2013年,大朗鎮戶籍人口6.7萬人,常住人口約32萬人。全鎮以漢族為主體民族。

經濟

綜述

2010年全鎮生產總值135億元,全鎮工業總產值291億元,全鎮出口總額增長28%;2010年底各項存款餘額182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8.3億元,財政總收入18.8億元。

第一產業

1983年大朗公社稻穀總產最高達到20328.6噸,是1961年10251噸的1.98倍。2000年,為水稻畝產最高年,達到406公斤。從農業總產值的構成情況來看,2008年,農業總產值1881萬元,占0.08%,比1978年下降了91.2%,其中種植業占56.5%,林業占0.3%,畜牧業占5.6%,副業占37.6%。

第二產業

2010年,大朗鎮有工業企業及個體工業5000多家,既有大量的成長型中小企業,又有世界500強投資企業以及14家境內外上市公司投資企業。全鎮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40家,比2009年增加50家,實現總產值250億元,占全鎮工業總產值的86%;年產值超億元的工業企業35家,實現總產值137億元,占全鎮工業總產值的47%。2010年,全鎮新註冊企業1001戶,淨增企業649戶,總量達4085戶,新註冊資金12.2億元,其中外資5.4億元,占44%,內資6.8億元,占56%。2014年,大朗全年引進6家投資超億元企業,新項目全部投產後預計每年增加工業產值近40億元,稅收增加近2億元。
紡織業
2014年,大朗鎮有紡織企業3000多家,全鎮“三來一補”企業實現100%轉獨資,大朗加快實施“機器換人”,現有毛織企業及個體工商戶6000多家,數控織機使用量超過4萬台。
裝備製造業
截至2014年,大朗鎮有裝備製造業企業1300多家,主要生產數控織機、數控工具機、數控車床、注塑輔助設備等等,其中有11家數控織機生產企業,年產數控織機6000多台。

第三產業

2014年,大朗鎮被認定為“東莞市跨境貿易電子商務產業園”,聯姻阿里巴巴,全鎮電子商務企業及個體工商戶有5300多家,全年電商交易額66.4億元,增長33%,其中毛織類電商交易額39.3億元,增長40%。
招商引資
2014年共引進外資項目45宗,包括新簽17宗、增資28宗;契約吸收外資1.7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2.2億美元,增長17.4%。

社會事業

衛生

截至2013年,大朗鎮建成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14個衛生服務站,農村醫保參保率達100%。投資2.3億元新建大朗醫院住院大樓,容納床位820多張。
大朗鎮

教育

2002年以來共投入近2億元建設8所新校,投入5000多萬元完善教育設施設備;推進聯合辦學和創建等級學校,全鎮公辦學校由25所撤併調整為12所,創建成省一級學校5所,市一級學校(幼稚園)12所。截至2013年,大朗鎮有省一級學校5所,市一級學校10所,市一級幼稚園4所。

民生

2013年,投入公車輛137輛,公的195輛,實現村村通公交。建立鎮、社區(村)兩級公共就業服務平台,對近700名“摩的”司機進行增駕小汽車培訓。

文化

截至2013年,大朗鎮村企業圖書館共41個,藏書68萬冊。大朗電視台、《大朗周刊》、大朗網站、大朗快訊成為大朗四大媒體;《東莞市大朗鎮志》、《大朗年鑑》正式出版發行。大朗鎮檔案館是全省第一個鎮級檔案館,是國家二級檔案館、省特級檔案館,2010年底,館藏檔案10萬卷。
大朗鎮

基建

2008年起陸續啟動了90個重點項目,總投資150多億元,其中,投資1億元以上的21個,投資1000萬元以上的40個,產業項目35個,城市功能配套項目52個以及城市中長期規劃項目2個。截至2013年,大朗鎮有110千伏級變電站3座、220千伏級變電站1座,自來水廠年供水量9000萬噸以上,大朗松山湖南部污水處理廠日處理污水10萬噸。建成占地1360畝的荔香濕地公園和占地2500多畝的鳳山農業科技園。

交通

莞深(東莞-深圳)高速公路和常虎(常平-虎門)高速公路均從大朗互通經過,並設有出入口,省道莞惠公路橫貫而過,鎮內還建有富民路、美景路、富華路、富康路等一批道路設施。
大朗鎮

歷史文化

大朗人素來把年夜飯視為一年中最豐盛的宴席,年夜飯瓜果畢至,魚肉鹹集,舉家團坐,飲酒辭歲。“就餐前須要祭祀祖先,家庭成員和物品必須齊全,此外進餐時忌諱別人打擾,即所謂的‘睬年飯’。”
大朗鎮
此外,守歲也是除夕的一項重要儀式。依大朗歷史習慣,守歲是從吃年夜飯開始的,這頓飯要慢慢吃,從掌燈時分入席,一直吃到深夜
大朗鎮的松柏朗村,除夕夜上文光廟,一直是當地居民盛行的風俗。每年除夕子時,文光廟都會成為民眾聚集的聖地,萬眾祈禱,爭添子時香,祈求新一年風調雨順。

景點

大朗鎮
文光廟,坐落於大朗鎮松柏朗村,始建於明崇禎七年(1634年)十月,廟中主祀文、武二帝(文昌帝關帝)。數百年來,文光廟曾三次重修。1991年,松柏朗村在港澳同胞的支持下,籌集資金重修文光廟,從此該廟“朝香晚燈”,香火不絕。於2004年1月8日被列為東莞市文物保護單位之一。文光廟是目前大朗鎮僅存的一座文廟。
大朗鎮
大朗荔香濕地公園位於富民中路蔡邊路段,用地面積1360畝,其中綠地面積約900畝,湖面面積約400畝。是大朗鎮的農業生態園
大朗鎮
鳳山農業科技園位於大朗鎮南部,屬鳳山萬畝景區的一部分。園區規劃建設總面積2432.19畝,一期工程占地933畝,建有花卉種植區、純種日本錦鯉養殖區、金魚養殖示範基地項目、有機荔枝種植基地、有機蔬菜種植區、盆景展示區、東北林蛙華南養殖基地、珍、稀、特水產養殖區、休閒農家樂“鳳山農莊”、特色珍珠雞養殖區等多個農業項目。

榮譽稱號

中國羊毛衫名鎮
省教育強鎮
全國千強鎮
2018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第35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