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神2SLV運載火箭

大力神2SLV運載火箭

大力神2SLV運載火箭(Titan II SLV)又稱“大力神23G”(Titan 23G),是美國研製的拋棄式火箭,是美國以“大力神 2”(LGM-25C Titan II)洲際彈道飛彈為基礎研製的運載火箭。1986年,該運載火箭由美國馬丁·瑪麗埃塔公司開始對飛彈進行改造,服務於美國空軍NASANOAA。1988年至2003年期間,大力神2SLV運載火箭在美國范登堡空軍基地的太空發射場共有13次發射記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力神2SLV運載火箭
  • 外文名:Titan II SLV
  • 別稱:大力神23G
  • 用途:發射各種軍用有效載荷
  • 製造商:馬丁·瑪麗埃塔公司
  • 製造國家:美國
  • 發射場:范登堡空軍基地
  • 首次發射:1988年9月5日
概述,主要技術性能,飛行記錄,

概述

1986年美國國會要求空軍退役的56發“大力神 2”洲際飛彈改造成具有中、低量級極地軌道運載能力、發射費用低於太空梭的運載火箭。當年10月便由馬丁·瑪麗埃塔公式按4.837億美元(1986年幣值)契約對13發飛彈進行改造。改造的項目有:
  • 改造二子級的前部結構,使其適應麥克唐納-道格拉斯公司3.05m直徑“大力神 34D”型有效載荷整流罩;
  • 修整發動機;
  • 改進德爾可公司慣性制導系統;
  • 研製和安裝指令、自毀、遙測系統;
1987年10月公布的每發成本為2460萬美元(1987年幣值)。
“大力神 2SLV”運載火箭又稱“大力神 23G”,為二級火箭。它從范登堡空軍基地發射的185km極軌道運載能力為1903kg,從卡納維拉爾角發射的185km、28.6°傾角軌道運載能力為3175kg。它也可加上面級發射太陽同步和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它與STAR-37發動機上面級配合,可將3028kg有效載荷送入546km太陽同步軌道;與SSPS上面級配合,從卡納維拉爾角發射,可將1043kg有效載荷送入地球同步轉移軌道

主要技術性能

大力神2SLV運載火箭,為2級火箭,全長36~42.9m,最大直徑3.05m,起飛質量155t,起飛推力1912.7kN,推重比1.26,。
一子級級長21.43m,直徑3.05m,子級質量122t,推進劑採用四氧化二氮/混肼50(共118t),地面推力1912.7kN,真空平均推力2090kN,真空比沖2902.8N·s/kg,工作時間147s;
二子級級長8.56m,直徑3.05m,子級質量30t,推進劑與一子級相同,採用LR-91-AJ-5發動機,真空推力444.8kN,真空比沖3098.9N·s/kg,工作時間182s;
另外整流罩長度6.1~9.2m,直徑3.05m,質量625~909kg,最大有效容積約長9.1m、直徑2.83m。

飛行記錄

所有的大力神2SLV運載火箭均在范登堡空軍基地的太空發射場發射。
序號
發射日期
額外上面級
代號
有效載荷
發射情況
1
1988-09-05

G - 1
USA 32
成功
2
1989-09-06

G - 2
USA 45
成功
3
1992-04-25

G - 3
USA 81
成功
4
1993-10-05
STAR-37
G - 5
Landsat 6
STAR-37失敗,未入軌
5
1994-01-25

G - 11
Clementine 1
成功
6
1997-04-04
STAR-37
G - 6
DMSP-5D2 14
成功
7
1998-05-13
STAR-37
G - 12
NOAA 15(K)
成功
8
1999-06-20

G - 7
QuikSCAT
成功
9
1999-12-12
STAR-37
G - 8
DMSP-5D3 15
成功
10
2000-09-21
STAR-37
G - 13
NOAA 16(L)
成功
11
2002-06-24
STAR-37
G - 14
NOAA 17(M)
成功
12
2003-01-06

G - 4
Coriolis
成功
13
2003-10-18
STAR-37
G - 9
DMSP-5D3 16
成功
第14個大力神2SLV運載火箭代號為G - 10,基於Titan II B-108飛彈改造,並結合了B-80攜帶的氧氣罐;該火箭並未發射,而是保存在俄勒岡州麥克明維爾的常青航空航天博物館(Evergreen Aviation & Space Museum)。其餘的42枚Titan II飛彈存放在戴維斯·蒙山空軍基地,其中大部分被拆毀用於救援,有四個被轉移到博物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