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凌河西支

大凌河西支

大凌河西支系大凌河水系Ⅰ級支流。東與喀左縣接壤,西起河北省平泉市,北與凌源市相連,南為青龍河流域,是遼、冀、蒙三省區交匯地。發源於河北省平泉市鄭杖子南塔子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凌河西支
  • 外文名:DalingHexizhi
  • 發源地:西源:平泉市榆樹林子;北源:凌源市萬元店
  • 所在洲:亞洲
  • 流經區域:平泉、寧城、凌源、喀左
  • 流域面積:994.38平方公里
  • 地理位置:東與喀左縣接壤,西起平泉市,北與凌源市相連
  • 長度:51.50千米
  • 主要支流:房申河、小城子河、熱水河、沙海河、大王杖子河、黃金代河
簡介,流域概述,地理環境,歷史,防洪工作,水利建設,

簡介

大凌河,《凌源縣誌》唐朝稱“白狼河”,遼代稱“靈河”,金、元稱“凌河”,明朝稱大凌河。大凌河西支遼、金、元又稱“榆河”,蒙古語稱“圖爾根河”。為內陸季節河流,是凌源市主要河流,發源於河北省平泉市鄭杖子南塔子山,大凌河西支流經凌源市由喀左縣大城子東南匯入大凌河,流經朝陽、北票、義縣,由凌海市注入渤海。地理位置東經118°56—119°4′,北緯41°03′--41°07′。

流域概述


大凌河西支系大凌河水系Ⅰ級支流。東與喀左縣接壤,西起河北省平泉市,北與凌源市相連,南為青龍河流域,是遼、冀、蒙三省區交匯地。幹流自西向東流經遼寧省凌源市宋杖子、在康官入境,途徑二十里堡有房申河(蒙古語稱“驛馬吐河”)注入,東流至十八里堡有大王杖子河(古稱“南塔河”)流入,上述河段《承德府志》稱“石塔河”. 東流至大河南與熱水河(“古稱神水”,蒙古語稱“阿喇善河”)兩河歸,轉南流經西五官於三家有黃金代河匯入,轉東北流經哈巴氣,於菜杖子轉東南流經烏蘭白,在南七間房出境入喀左縣。
大凌河西支地處陰山至燕山東西構造帶與大興安嶺努魯爾虎山山系北東向構造的兩大體系複合帶上,是蒙古高原、冀北山地、遼西山地三大地貌單元交界地帶的低山丘陵區,河源棺材山高程1204米,海拔高度一般在1000-300米之間,西南北呈凹形集水東流,東西南多為石質山,岩石裸露,北部低山坡緩,土層厚。
境內流域面積994.38平方千米,占全市面積的30.33%,山地丘陵占72.6%,平地占16.5%。上游山高坡陡河短,強降雨水流湍急,對幹流防洪構成威脅。境內幹流河長51.50千米,其中:流域面積大於100平方千米的主要支流有6條,右岸有大王杖子河、黃金代河。左岸有房申河、小城子河、熱水河、沙海河。其中跨省區境的有房申河、小城子河,跨縣境的有沙海河。

地理環境

大凌河西支在熱量帶及乾濕分區中,處東亞季風區與西北乾旱非季風區迂迴區域,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氣候特徵冷、暖、乾、濕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水熱同季,氣溫、降水年際變化大,地域性差異明顯。多年平均降雨量為464.6毫米,降水年內分配不均,6-8月相對多,約占全年降水量61%,歷年暴雨多發生在7-8月。多年平均蒸發量為2097毫米,蒸發量高於降水4.5倍,蒸發量年內不均,1月份最小39毫米,5月份最大380.6毫米。年內平均氣溫8.3攝氏度,年極端最高值發生於2000年8月17日為43.3攝氏度,年極端最低值發生於1985年1月13日為-29.5攝氏度;多年平均濕度為51%,7-8月最高為72%,3-4月最低為37%。年平均風速偏南3.2米/秒、偏北3.6米/秒,年最大風速在5月3.9米/秒,發生於1982年。多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822.7小時,5月最長280小時,12月最短198.4小時。最大凍土深度1670毫米。最大積雪深度280毫米。
大凌河西支流域形成大暴雨主要受負熱帶高壓北跳及華北氣旋和高空槽配合的影響,局地暴雨受東北冷窩影響,多來自西北方向。1962年7月26日的特大暴雨哈巴氣水文站實測洪流量4480立方米/秒,洪峰持續3日。流域多年平均逕流量9375萬立方米,最大年逕量51850萬立方米,發生於1962年。最小年逕量2931萬立方米,發生於1982年。幹流十五里堡上游於1984年首次斷流。幹流中下游漂浮物超標,水質為V級。20世紀末流域泥沙多年平均含沙量13.4公斤/立方米,多年平均輸沙量213.31萬噸。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11962.19萬立方米。
大凌河西支主幹為彎曲河流,境內彎道5處,曲率半徑1200-9200米。河床比降自上而下逐漸變緩,源頭至康宮12‰,康宮至兩河歸3.0‰,兩河歸至南七間房2.44‰。因6條主要支流於幹流山脈緊鄰,降雨範圍、時差無大異,故洪峰多為相遇。流域內現有水文觀測站1個,雨量站2個,汛期站3個。
大凌河西支流經凌源市區,凌源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遼寧省凌源監獄管理分局居住於此,錦承鐵路、京哈高速鐵路、101國道、306國道和長深高速公路貫穿,高效農業快速發展,初步形成了10大產業集群。2004年流域內有9個鄉鎮、5個辦事處、112個村,總人口30.33萬人,其中城市人口11.57萬人,農村人口18.76萬人,年產值18.65億元。

歷史

根據《朝陽水利大事記》記載和洪水調查,大凌河西支是水旱災害多發區。乾旱頻繁,自清·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
)-2004年170年中發生乾旱年51次,其中大旱24次。1885年經年無雨,地未耕耘;1984年春旱加伏旱帶秋吊,主幹斷流,地下水下降2-4米,庫井大部分乾涸。水災時發,1835年-2004年170年中發生水災46次,其中大水災21次,1883年8月特大暴雨城南崔家屯被沖毀,死亡46人;1962年7月降水476.6毫米,受災114450畝(7630公頃),毀堤決,房屋倒塌19612間,死傷38人;1984年8月10日降雨180毫米,幹流洪水堤平,路毀堤決85.5千米,城區炸堤排洪,共造成直接經濟損失2.59億元。

防洪工作

大凌河西支流域1992年12月編制了《凌源市大凌河流域東西支流河道工程規劃設計書》,並於2004年編制了《大凌河凌源城區段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防洪標準提高為50年一遇,設計洪峰流量4327立方米/秒。主河10年一遇設計洪峰流量為1708立方米/秒。二十世紀50年代以護村護田為主,打樁、編柳、修木石籠;60年代建鐵絲石籠丁壩,修沙堤護岸;80年代境內開展大規模民眾性投勞治河,防洪工作初具規模;20世紀末開始規範治理,截止2004年流域兩岸建堤防239.56千米,其中左岸堤長119.28千米,右岸堤長120.28千米,確保了兩岸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在熱水河支流上,1969年始建的朝陽的朝陽溝水庫,庫容18萬立方米吧,控制面積1.25平方千米,灌溉面積200畝。1953年始建凌源第一條西五官自流灌渠,總長9.25千米,控制灌溉面積3500畝(233公頃),並於1957年利用灌渠建成第一座水力發電站,裝機40千瓦,創造了河水開發利用新紀元。2003年起城區河段開始50年一遇高標準治理,完成沙堤6000米,混凝土護坡900米。到2004年乾、支流建排洪閘22座,城市水源井6眼,攔河壩8座,灌溉面積3067公頃。已成為凌源城市生產、生活及農業發展賴以生存的“命源”。

水利建設

80年代境內開展大規模民眾性投勞治河,防洪工作初具規模;20世紀末開始規範治理,截止2004年流域兩岸建堤防239.56千米,其中左岸堤長119.28千米,右岸堤長120.28千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