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鎮

大中鎮

大中鎮隸屬於江蘇省鹽城市大豐區,是大豐區委、區政府所在地,系全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大中鎮位於204國道東側,沿海高速公路穿境而過,地理位置優越,土地資源豐富,水陸交通便利,通訊設施齊全,是中外客商投資創業最理想的地方。全鎮下轄21個行政村,2個街道辦事處,18個社區居委會,總面積171.1平方公里,耕地面積7043公頃,總人口14.61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99149人,是江蘇省百強鄉鎮、江蘇省文明衛生城鎮、江蘇省社會治安安全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大中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中國華東
  • 下轄地區:轄21個行政村
  • 電話區號:0515
  • 郵政區碼:224100
  • 地理位置:江蘇省鹽城市大豐區
  • 面積:171.1平方公里
  • 人口:14.61萬人
  • 方言:江淮官話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機場鹽城南洋國際機場
  • 火車站大豐站
  • 車牌代碼:蘇J
簡介,面積人口,經濟發展,相關榮譽,村莊名錄,鄉鎮歷史,農業發展,工業發展,社會事業,組織建設,

簡介

大中鎮隸屬於江蘇省鹽城市大豐區, 是大豐區委、區政府所在地,位於204國道東側,緊靠新長鐵路,沿海高速公路穿境而過。位於204國道東側,緊靠新長鐵路,沿海高速公路穿境而過。總面積171平方公里,轄21個行政村139個村民小組,2個街道辦事處18個社區居委會。總人口156849人。2006年,該鎮圍繞“學戴南趕近湖,財政兩年翻一番,五年率先達小康,爭當鹽阜第一鎮”目標,牢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加快發展不動搖,全鎮經濟社會取得了巨大成就,實現了三個文明建設的全面豐收。2006年,全鎮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4.2億元,工農業總產值50.3億元,財政收入1.8億元,列鹽城市鄉鎮第二位。
大中鎮區域地圖大中鎮區域地圖

面積人口

該據當地政府官方網站資料顯示,總面積171平方公里,轄和瑞、剛強、紅花、泰西、雙喜、利民、恆北、恆豐、恆南、城郊、同德、果園、阜南、阜豐、阜北、大新、德豐、德西、新德、新民、泰豐21個行政村139個村民小組,2個街道辦事處18個社區居委會。總人口156849人。
大中鎮大中鎮

經濟發展

企業以紡織、服裝、食品、機械、輕工、化工等業為主。農業主產棉花,是啤酒大麥生產基地。副業以養豬、禽、淡水魚為主。
大中鎮大中鎮
2006年,該鎮圍繞“學戴南趕近湖,財政兩年翻一番,五年率先達小康,爭當鹽阜第一鎮”目標,牢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加快發展不動搖,全鎮經濟社會取得了巨大成就,實現了三個文明建設的全面豐收。2006年,全鎮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4.2億元,工農業總產值50.3億元,財政收入1.8億元,列鹽城市鄉鎮第二位。

相關榮譽

該鎮榮獲大豐區委、區政府財政收入增收,工業經濟發展、農業經濟發展、農村勞動力轉移、三產服務業發展、城市建設管理、精神文明建設、項目建設、招商引資、利用外資等20個獎,還被評為大豐市水利建設、鎮村債務化解、項目推進、財稅工作、再就業幫扶工作、民政工作、先進單位(鎮),被鹽城市委、市政府評為推進農民投資創業先進鎮、全市國土資源工作先進單位,2003-2005年度先進基層黨校,還榮獲全國第五屆科技活動周暨江蘇省第十七屆科普宣傳周先進集體。
大中鎮大中鎮

村莊名錄

大中鎮下屬村莊:

鄉鎮歷史

於大豐城西南范公堤沿線,距大豐城26公里,時已置鹽場,元代建白駒場,清乾隆元年(1736年)撤併於草堰場。1940年新四軍、八路軍會師於鎮北1.75公里處的獅子口。水陸交通很方便。鎮上有革命紀念地和古文化勝跡多處:獅子口橋為1940年10月新四軍、八路軍會師地址;元末明初《水滸》作者施耐庵故居、施氏遺址宗祠及施耐庵紀念館;清代鄭板橋設館教徒及孔尚任留詩寄懷的北寶寺;還有神祠曉月、岱嶽春雲、東郊牧唱、南浦漁歌、蘇橋吹笛、梵寺晨鐘、范堤煙柳、牛閘寒潮古八景。

農業發展

發展“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專業村特色鎮是推進“產業富民強村”,加快新農村建設重要手段,也是當前推進高效農業規模化的重要抓手。在農業結構調整中,堅持“市有區域,鎮有特色、村有專業,戶有所長”的調整方針,大力實施高效農業“雙百工程”、“五五工程”,培育形成了一批專業村、特色鎮,全市各類專業村已發展到146個,占67.9%,特色鎮8個。形成了裕華鎮海防村、朝榮村等村的露地大蒜及二茬大蒜;劉莊鎮雲溪居委會、新豐鎮永躍村、赤旗村、鼎豐村、仁北村、大橋鎮中合村、東塔村等地茄果類大棚蔬菜;以大橋鎮大橋村、川南村洋南村草廟鎮川東居委會、新豐鎮仁南村等村大中小棚西瓜、以南陽鎮城鄉村、南陽村等地大棚韭菜、以南陽吉新、祥東等村的脫水蔬菜;以新豐鎮車灘村、三龍豐余村等村的大白菜、以小海居委會大棚芹菜、以大中鎮阜北村的、西團黃浦村大棚草莓、以晶隆鹽業的海水蔬菜、以新豐仁南村、大橋川南村等地棉套西瓜、以劉莊友誼棉套洋蔥、以小海徐南、方強淮正、大明、西團北團、描花等村棉套青椒;新豐鎮裕南村、中閘村等的蠶桑;草廟圩東村的經濟林網、大中鎮恆北村、新團的早酥梨;大中鎮恆南村、小海無泊村的毛兔。形成了裕華鎮的大蒜、羊;南陽鎮的韭菜、辣根;大橋鎮的西青椒;新豐鎮的設施蔬菜;大中鎮的早酥梨;萬盈鎮、小海鎮的毛兔;劉莊的麻辣雞;大豐港經濟區的海水蔬菜黃泥螺等特色鎮,產品的特色和規模,在全省、鹽城市都有一定影響。通過培植專業村特色鎮,進一步培大育強以“一蒜(大蒜)、三瓜(冬瓜西瓜南瓜)、五青(青椒、青玉米、青蠶豆、青毛豆、青花生)”等為特色的60萬畝露地蔬菜、以大棚西瓜、茄果類、韭菜、草莓等為特色的25萬畝設施蔬菜、以棉花與西瓜、青椒等為特色的50萬畝高效立體種植基地、以辣根、韭蔥、甜葉菊等為特色的5萬畝出口加工蔬菜等四大特色高效農業生產基地。
大中鎮大中鎮

工業發展

“十一五”發展戰略:大力實施“工業強鎮、外向興鎮、民營富鎮”三大戰略。一是工業強鎮。始終把以工興鎮作為第一方略,堅定不移地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立足大投入,主攻大項目,培植大企業,做大做強工業園區,培大育強產業集群和企業集群,努力使工業份額占全鎮經濟總量的比重提高10個百分點以上。二是外向興鎮。順應經濟全球化趨勢,抓住國際資本流動和產業結構調整的機遇,加快國際化進程,積極拓展經濟發展新空間,努力在更高層次、更大規模和更寬領域上擴大對外開放。三是民營富鎮。將民營經濟作為“十一五”發展的重點,大力推進全民創業,放手發展個體私營,努力提高民營經濟比重,積極實施“十百千萬”富民經濟工程,使民營經濟成為全鎮經濟發展的主力軍。
大中鎮大中鎮
“十一五”期間,全鎮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是:國民經濟保持較快增長,增幅高於全省和鹽城市平均水平,大豐處於前列;經濟結構調整進一步最佳化,三次產業在“二三一”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二產、三產的比重,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進一步提高;企業改革逐步深入,全面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努力實現開放型經濟新突破;居民民眾素質不斷提高,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健全和完善,社會事業全面進步,生態環境不斷最佳化,居民民眾生活質量進一步提高;民主法制建設進一步加強,三個文明建設健康協調發展。“十一五”期末,全鎮國內生產總值平均增長預期調控目標為15%以上,財政收入年均增長30%以上,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12%以上,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15%以上。到2010年,預計國內生產總值30億元,年均遞增18.2%;預計財政收入5億元,年均遞增31%;預計自營出口1億美元,年均遞增34.17%;實際利用外資5000萬美元,年均遞增65.72%;農民人均純收入1萬元,年均遞增12.1%;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1.8萬元,年均遞增18.2%。定報企業預計銷售收入60億元,利稅3億元,利潤1億元,分別年均遞增27.1%、28.2%、29.18%。
堅持以工興鎮第一方略,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重點圍繞“鞏固提高紡織服裝、床上用品業,培植壯大糧油食品加工業,做大做強機械鑄造業,大力發展生物醫藥化工業,全力突破高新技術空白產業”的思路,走產業集聚、企業集群、規模推進之路。一是立足大投入。“十一五”期間,全鎮將計畫累計投入30億元,每年投入不少於5億元。二是主攻大項目。堅持不懈抓好全員大招商,而且要重點招大商;堅持一、二、三產業項目一起上,大中小項目一起抓,民資、外資項目一起引,重點抓好大項目的引進和建設。通過強勢招商、強力推進,每年實施千萬元以上項目不少於20個,其中億元項目不少於3個。三是培植大企業。著力培植一批規模大、實力強、後勁足的“企業航母”和“企業小巨人”,形成規模化、集團化的企業集群。重點抓好“一城、二區、三大產業、五大企業、十大項目”。“一城”:規劃建設好空壓機城,形成集生產、加工、銷售、展示為一體,零配件機頭、整體配套加工一條龍,政府巨觀指導,行業協會自律管理的銷售10億元以上全國知名的空壓機城,使之培植成全國規模最大的空壓機生產加工基地。“兩區”:工業園區是“十一五”期間大中鎮建設的重點,是推進產業集聚、企業集群的關鍵,是“十一五”期間發展的新亮點和增長極,將舉全鎮之力、集全鎮之智,做到“兩區聯動”,加快發展。開發區大中工業園“十一五”期末規模要達到40個億;城南民營經濟園區,到“十一五”期末總量要達到30個億以上。“三大產業”:重點壯大糧油食品支柱行業,形成20億元產業集群;壯大機械鑄造支柱行業,形成15億元的產業集群;壯大紡織服裝、床上用品支柱行業,形成15億元的產業集群。“五大企業”:“十一五”期間,我鎮將重點培植壯大寶鑫集團、大富豪公司、多為集團、班德瑞公司、金穗公,使之規模超10個億、5個億。到“十一五”期末,全鎮培植10億元以上企業2-3家;5-10億元企業3-5家;1-5億元企業10家以上。“十大項目”:“十一五”期間重點抓好25萬噸啤酒擴能、15萬噸生物飼料擴能、10萬噸麥芽擴能、3萬噸制管擴能,投資1億元以上的汽配項目和鋁合金水泵總成、紡織服裝、紙紋印花、醫藥化工等重大項目建設。堅持擴大對外開放,加快推進經濟國際化進程。大力實施外向帶動戰略,全面與國際經濟接軌,以外向化提高工業化,推進經濟國際化進程。突出利用外資。主攻日韓港資,突破歐美客商合作投資,做到利用外資的多元化,提高利用外資的質量和水平。鼓勵外資投向農業、三產和基礎設施等領域。“十一五”期間,每年實際利用外資不少於500萬美元,每年實施外資項目不少於5個,其中確保1個利用外資200萬美元以上的項目。擴大出口規模。最佳化出口產品結構,擴大服飾、床上用品、玩具以及汽車配件、空壓機等傳統優勢產品的出口比重,擴大高新產品、高附加值產品的出口比重。積極實施市場多元化戰略,大力發展自營出口,最大限度地實現外貿供貨向自營出口的轉移。“十一五”期間,每年自營出口總額3000萬美元以上,到期末要達到1億美元,其中要培植2-3個自營出口超1000萬美元的企業。全面拓展外經。大力發展勞務輸出,到“十一五””期末,出國勞務人數力爭達到200人以上。同時,積極推進有條件的企業參與國際市場競爭,到海外發展加工貿易業務,實施跨國經營。
大中鎮大中鎮
堅持公退民進發展私營,加快推進資本民營化進程。民營經濟是未來經濟的主體,是具有活力的經濟,是推進小康社會進程的潛力所在。強力推進民營經濟發展。全面解放思想,真正做到思想上重視、輿論上支持、政策上扶持、服務上最佳化,積極引導廣大幹部民眾投身民營經濟,進一步激發投資創業熱情,激活民間資本,釋放民營經濟的巨大潛力。力爭每年新發展民營企業不少於200家,新發展個體工商戶不少於1000戶。大力提高民營經濟發展水平。積極引導民營企業把資金投向生產領域,大力發展生產型、科技型、外向型企業,引導民營企業做大做強,樹立大投入、大發展、創大業的觀念,加大投入力度,實現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從作坊式向規模化推進。大力發展城市三產經濟。充分發揮區位優勢,做足做活城市三產大文章,積極創辦和加快信息諮詢、電子商務、房地產、中介服務、社區服務等新興服務業的發展,努力使社區經濟成為全鎮經濟發展的新亮點。通過城市三產經濟的發展,每年解決就業崗位2000人以上。大力發展沿街沿道沿線三產服務業,努力把優勢放大、規模做強。進一步最佳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放寬政策規定,拓寬準入領域,完善配套服務,保護合法權益,依法規範管理,全方位營造有利於民營經濟大發展、快發展的良好環境,努力實現民營經濟的新突破。確保“十一五”期間,民營經濟占全鎮國民經濟的比重、實現稅收占財政收入的比重、從業人員占全社會就業人員的比重、投資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有大幅度提高。堅持結構調整最佳化,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圍繞“穩定提高種植業,培植壯大果品業,積極發展畜牧業,大力轉移勞動力”的發展思路,不斷提高“三農”水平,確保“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穩定”。圍繞拉長產業鏈條,積極培植壯大龍頭加工企業。進一步培植壯大以大富豪啤酒公司、金穗麥業公司為龍頭的“原料基地--麥芽--啤酒”一條龍,到“十一五”末形成15億元的龍頭規模;培植壯大以寶鑫集團、中鑫生物飼料公司為龍頭的“糧油--生物飼料--餅粕”一條龍,到“十一五”末形成10億元的規模;培植壯大以福達公司為龍頭的“果蔬食品一-加工保鮮”一條龍,到“十一五”末形成6億元的規模。同時,圍繞農副產品資源,再培植一批具有比較優勢和區域競爭力的龍頭加工企業,到“十一五”期末,龍頭加工企業銷售收入超過30億元。圍繞提高非農收入,大力轉移農村勞動力。加強信息指導和技能培訓,不斷提高組織化程度,促進勞動力轉移由自發無序向組織有序,由散兵作戰向團體協作,由體能型向智慧型型、技術型轉變,確保每年轉移農村勞動力1000人以上。到“十一五”期末,全鎮轉移勞動力要達到3萬人以上,勞務收入要占整個農村人均收入的70%以上。積極調整結構,發展多種經營。進一步擴大農業基地規模,培植壯大優勢農業和特色農業,重點抓好“五大種植基地”和“五大養殖基地”建設,突出抓好3萬畝果品基地和5000畝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區建設,使種植業畝產效益提高20%以上。突出抓好以畜牧業為主的多種經營,到“十一五”期末,全鎮形成50萬隻毛兔、20萬頭生豬、15萬隻山羊、300萬羽家禽、500頭奶牛、1萬畝水產養殖規模,使養殖業比重提高8個百分點以上。“十一五”期間,重點抓好萬畝優質早熟梨基地、萬畝綠色食品基地、優質水產苗種基地、優質羅非魚保種基地、40萬頭生豬養殖基地、寶鑫集團國家級龍頭企業等“十大”農業項目建設。堅持鎮村聯動發展,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努力改善鎮容鎮貌和村容村貌。堅持科學設計、總體規劃、分步實施的原則,抓好政府行政中心的搬遷建設,投資1000-1500萬元,用1-2年的時間建好政府行政中心。同時,積極籌措資金,加快農村村部大樓建設。重點抓好同德、泰西、紅花、河口、阜南、泰豐、德豐、長安等10個村村部綜合大樓建設,到2010年全鎮所有村村部環境全部煥然一新。加快小康村和中心村建設步伐。按照統一規劃和布局,堅持“有利生產、方便生活、美化環境、改變面貌”的原則,加快中心村建設,努力形成一批規劃合理、設施配套、富有特色的中心村。先期建好同德紅花、泰西、河口、阜南、大新、泰豐阜豐等12個村的農民小康別墅區和中心村,到“十一五”期末,全鎮農民樓房率要達到50%以上。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實施好農村中心溝河擴疏和改造工程,加強低洼圩堤建設,繼續抓好中低產田改造和節水灌溉工程。加強農村公路和橋樑建設,農村主幹道全部達到硬化、次幹道砂石化。
加強社會事業建設步伐,為“兩個率先”提供可持續發展能力。加快富民增收步伐,早日實現小康社會目標,是我鎮“十一五”期間的突出任務。努力提高可持續發展能力,加強生態鎮和小康示範村、生態村建設,努力實現人口、資源、環境與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不斷提高居民民眾收入水平。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實現農民收入持續增長。發展社會保障事業,努力提高低收入者的生活水平。全面發展各項社會事業,提高居民民眾生活質量。進一步加快廣播電視事業建設步伐,全面實現“雙入戶”工程和數位電視進村入戶工程。新建文化、教育、衛生等一批標誌性工程。加快衛生事業改革和發展,積極推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改善醫療衛生條件,實現人人享有衛生保健。大力發展體育事業,開展全民健身運動。積極發展殘疾人事業,建立殘疾人救助機制。控制人口增長,努力提高人口質量。堅持計畫生育國策,穩定低生育水平,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4‰以內。切實加強生態建設,保護環境。增強社會環境意識,正確處理經濟成長與環境保護的關係。大力造林綠化,提高林綠覆蓋率。增加環保投入,嚴格環保執法。“十一五”期末,把我鎮建設成生態環境城鎮。堅持資源開發和節約並舉,確保自然資源永續利用。切實保護耕地、穩定基本農田,統籌安排各類建設用地;節約用水,提高水資源綜合利用能力。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為“兩個率先”提供精神動力。切實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堅持開展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教育,以及“三愛”教育,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深入開展“三德”教育,重視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深入開展文明城市、文明行業、文明村、文明單位、文明社區等民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倡導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繁榮和發展各項文化事業。組織開展文化活動,加大公益性文化設施建設力度,大力發展健康有益的社區文化、街道文化、企業文化、校園文化和家庭文化,建設好文化中心。
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為“兩個率先”提供穩定的社會環境。積極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和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政治協商制度,充分發揮人大、政協民主監督和參政議政的職能作用,推進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實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進一步擴大基層民主,推行政務、村務、事務公開,完善村民自治、居民自治,加強基礎政權和民眾性自治組織建設。大力加強法制建設。抓好“五五”普法教育活動,加強依法行政。大力開展“創建平安大中”活動,積極創造安定有序的社會環境。認真做好來信來訪工作,積極預防、妥善處置各種群體性事件。繼續抓好與邪教組織的鬥爭,維護社會政治穩定。積極開展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組織專項整治和專項鬥爭,嚴厲打擊危害社會安全的刑事犯罪和各種惡勢力,堅決查禁“黃賭毒”等社會醜惡現象,形成良好社會風氣。
空壓機產業: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空壓機行業已成為全國最大的微型空壓機生產出口基地,產品遠銷歐美、東南亞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大力”牌空壓機在世界享有盛譽。全鎮空壓機生產企業達100多家,其中年產值超3億元的省級高新技術企業1家,年產值1000萬元以上企業4家,配套企業達200餘家,已形成一定規模的業集;微型空壓機產量占全國20%以上市場份額。

社會事業

大中鎮地處鹽城市大豐區,是區委、區政府所在地,系全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該鎮位於204國道東側,沿海高速公路穿境而過,地理位置優越,土地資源豐富,水陸交通便利,通訊設施齊全,是中外客商投資創業最理想的地方。全鎮下轄21個行政村,2個街道辦事處,18個社區居委會,總面積171.1平方公里,耕地面積7043公頃,總人口14.61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99149人,是江蘇省百強鄉鎮、江蘇省文明衛生城鎮、江蘇省社會治安安全鎮。2007年全鎮實現GDP20.5億元,工農業總產值78.9億元,財政收入2.3億元,其中一般預算收入1.21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8026元,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11250元。並榮獲大豐區委、區政府綜合先進、工業經濟、項目推進、招商引資、農業經濟、新農村建設、環境保護、民營經濟、服務業發展、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五好鎮黨委和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先進單位等28個獎項;獲江蘇省體育強鎮和鹽城市農民人均純收入超8000元先進鎮、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工作先進集體、社會治安安全鄉鎮等榮譽稱號;2007年獲鹽城市鄉鎮綜合經濟實力評價第一名。
2007年末有定報企業57家,全鎮形成紡織服裝、機械製造、糧油食品、輕工印刷、建築建材、工藝玩具、床上用品七大支柱產業,在工業集中區已形成紡織和空壓機兩大產業集群。
發展戰略:積極扶持超力、蘇美達機電、聯豐機電等規模企業,加快技術改造步伐,增強科技創新能力,努力開發新品,最佳化產品結構,實施品牌戰略,培育國際國內知名品牌,不斷提高核心競爭力,通過招商引資方式填平補齊、加長增粗產業鏈。

組織建設

抓制度,改善基層黨建管理體制。18個村專門配備了專職黨務副書記及專職黨務幹部,重新布置了黨員活動室、黨務期刊閱覽室拓展“三級聯創”工作模式,成立了鎮包村幹部、村黨員幹部、黨員示範經營戶、流動黨員、社區、(企業)黨員志願者組成的黨員幫扶溝通交流組織網路,就新形勢下具有共性的文明共建、區域資源共享、環境綜合治理等黨建新課題定期研討、徵求意見、科學決策建立了《鎮領導與各村黨建工作聯繫點制度》、《黨建工作例會制度》、《民主評議黨員制度》、《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長效機制》等20餘項制度從堅持“三會一課”和黨日活動入手,完善了書面通知、考勤、思想匯報、談話、民主評議、年終考評等12個環節的操作程式,進一步加強了黨員的系統化、科學化、規範化管理。
抓學習,強化黨員政治理論素質。鎮黨委辦公室及時下發機關黨員幹部周六學習,各村廠黨支部班子、黨員幹部每月理論學習計畫。學習中做到有筆記、有交流、有心得,每季度對各黨員幹部的理論學習進行一次全面檢查,並將檢查結果計入機關幹部年終考核、村黨員幹部工資報酬中,不斷激勵黨員幹部學習的積極性和實效性。以區黨校、鎮黨校、村民學校為主要陣地,通過聘請專家講課、定期培訓、崗位業務培訓、科技講座等多種形式,對黨員幹部進行實用技術培訓和在職學歷教育培訓,2006年以來累計培訓黨員2000餘人次。特別是在學習貫徹市第九次黨代會精神上,全鎮黨員人人是主角、人人談體會、人人做宣講,每個支部在學習園地上都設定了學習市九次黨代會精神,做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率先發展實踐者專題版塊,把學習黨代會精神與促進鎮村發展、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緊密結合起來。抓載體,開展形式多樣的黨性實踐活動。在黨員領導幹部中開展了精讀一本理論著作、撰寫一篇調研報告、講一次黨課的“三個一”活動。結合學習市九次黨代會精神,在全鎮黨員中組織了“我為南河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率先發展獻一計”等多層次實踐活動。在“七一”前夕,開展了“聯困難戶,暖百姓心”黨員對口幫扶慰問活動,將鎮24戶特困戶逐一分組,落實到每個黨支部、鎮村黨員領導幹部上,真正把加強先進性建設體現在關注民生的實際工作中。為紀念建黨86周年、喜迎十七大召開,開展了“黨在我心中”知識競賽活動,部署了全鎮範圍內的“學黨史、唱黨歌、知黨恩,回顧建黨86周年光輝歷程”系列活動,做到了在學習的同時也豐富了黨員的精神生活。
抓空白點,努力擴大非公企業建黨覆蓋面。鎮黨委定期對非公企業黨組織及民眾組織狀況進行全面摸底、普查,普查中堅持與教育相結合,借普查登記的機會對非公企業的黨員進行宣傳教育,加強非公領域黨員的黨性教育。同時,派遣鎮機關5名優秀黨員在已建立及未建立黨組織的兩種非公企業中分別擔任黨建工作聯絡員、指導員,經過努力,歐勞福林、中源裝飾兩家非公企業將相繼建立黨組織。
大中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