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德縣(同德(海南州下轄縣))

同德縣(海南州下轄縣)

同德(海南州下轄縣)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同德縣位於青海省東南部,地處海南、黃南果洛三個藏族自治州的交接處,隸屬於海南州人民政府。省道西久公路自北向南貫穿全境,黃河由東向西以半環狀繞縣半周。縣城所在地尕巴松多鎮海拔3060米,距州府恰卜恰鎮256公里,距省會西寧市282公里,縣城常住人口約9000人。

氣候為典型的高原大陸性氣候,縣內最高海拔4671米,最低海拔2648米,平均海拔3660米,年均氣溫0.4℃—0.6℃,年均降水量440mm,無絕對無霜期。全縣總面積4758平方公里,轄2鎮3鄉73個行政村,2009年,總人口6.1萬人,居住漢、藏、回、蒙、土、撒拉等民族,藏族人口占總人口的90.3%。

2004年,同德縣被國家列入三江源自然保護區,涉及3鄉鎮25個村2886戶1.59萬人,規劃總面積為317.44萬畝,占草場面積的56%,在黃河上游生態環境治理和保護工作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2017年10月,青海政府同意同德縣從全省貧困縣中退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同德縣
  • 外文名稱:TongdeXian
  • 行政區類別:縣
  • 所屬地區: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
  • 下轄地區:2鎮3鄉
  • 政府駐地:尕巴松多鎮
  • 電話區號:0974
  • 郵政區碼:813200
  • 地理位置: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境東南部
  • 面積:4758平方公里
  • 人口:6.1萬人(2009年)
  • 方言:青海方言
  • 氣候條件:高原大陸性氣候
  • 著名景點:拉加寺、石藏寺、賽力亥寺、免兒灘遺址
  • 特產:冬蟲夏草、鹿茸
建制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質地貌,氣候,水文,自然資源,水資源,植物資源,動物資源,礦藏資源,人口民族,經濟概況,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社會事業,文化事業,教育事業,醫療衛生,社會保障,基礎設施,歷史文化,風景名勝,

建制沿革

同德縣歷史悠久,先秦為西羌地,漢末為賜支河曲燒當羌居住地。
西晉永嘉末年(公元313年),為吐谷渾活動地。隋大業五年(609年),屬河源郡赤水縣(治今興海縣桑當鄉夏塘古城)。
唐龍朔三年(663年),地入吐蕃,並置獨山軍,與唐抗衡。
五代至宋時仍為吐蕃脫思麻管轄。
元世祖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隸吐蕃等處宣慰使司都元帥府(治今甘肅臨夏市),歸必里衛萬戶府(駐今貴德)節制。
明洪武六年(1373年),屬朶甘行都指揮使司贊善王封地,由答思麻萬戶府管轄。明洪武八年(1375年),歸德守御千戶所隸西寧衛,其地亦屬之。
明神宗萬曆四十八年(1620年)後,成為蒙古貴族固始汗和碩特牧地。
清雍正三年(1725年),朝廷將青海蒙古各部劃為二十九族,今同德為和碩特南左中旗,以蒙古牧民為主,蒙藏雜居。後來蒙古族有的移牧別地,有的被藏化,後又由甘南、川北等地遷來部分藏族牧民。
清末,又從尖扎、化隆遷來部分藏族牧民,民族遂以藏族為主。
民國二年(1913年),改置貴德縣,同德亦屬之。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由貴德縣析置同德縣,取“邊民同服中央德化”之意,縣府駐拉加寺。
1949年10月6日,同德縣和平解放。
1950年7月,成立同德藏族自治區,隸青海省人民政府,
1951年設同德藏族自治區。1953年改設同德縣,隸海南藏族自治區(州)。
1959年劃歸果洛藏族自治區,1962年復歸海南藏族自治州。
2000年,同德縣轄6鄉,縣府駐尕巴松多(在巴水鄉境內)。其中各鄉鎮:巴水鄉、巴溝鄉、谷芒鄉唐乾鄉、秀麻鄉、河北鄉、尕巴松多未批鎮、省牧草良種場虛擬鄉。
2001年1月9日,青海省人民政府青政函[2001]6號文批覆:撤銷巴水鄉,設立並命名為尕巴松多鎮。調整後,同德縣轄1個鎮、5個鄉:尕巴松多鎮、巴溝鄉、谷芒鄉、唐乾鄉、秀麻鄉、河北鄉。縣政府駐尕巴松多鎮。
2001年末,同德縣轄1個鎮、5個鄉,72個村(牧)委會。尕巴松多鎮駐尕巴松多,轄德什端、科加、貢麻、秀麻、瓜什則、歐後扎、歐溝、北扎、夏日倉、完科、賽加、德後言、科日乾、美日克、知後邁15個村(牧)委會。巴溝鄉駐下巴,轄松多、地乾、火炬、曲乃亥、上巴、下巴、尕哇麻、托頭、上尕毛其、下尕毛其、上阿格、下阿格、班多、團結、卡力崗、上才乃亥、下才乃亥、新村、治德、本龍、加日亥、居布22個村(牧)委會。谷芒鄉駐谷芒,轄阿血、美日克、尤龍、那仁、托土、東吾、扎血、元莊、種畜場9個村(牧)委會。唐乾鄉駐唐乾,轄力倫、哈夏、合土乎、加吾、東格、賽堂、青邁、加拉8個村(牧)委會。秀麻鄉駐江群,轄豆合索、木合、達哇、寧龍、豆龍、德格、老虎、三巴8個村(牧)委會。河北鄉駐賽什堂,轄賽德、金科、上知邁、賽欠、賽羊、賽堂、賽洛、格什格、黃河、下知邁10個村(牧)委會。牧草良種繁殖場。
2006年8月,經青海省政府批准,撤銷唐乾、谷芒兩鄉,合併設立唐谷鎮,鎮政府設在原谷芒鄉政府駐地谷芒,實行鎮管村體制。調整後,同德縣轄2個鎮、3個鄉:尕巴松多鎮、唐谷鎮、巴溝鄉、秀麻鄉、河北鄉。

行政區劃

2009年,同德縣轄2個鎮、3個鄉:尕巴松多鎮唐谷鎮巴溝鄉秀麻鄉河北鄉
同德縣行政區劃詳表
鄉鎮名稱
主要轄區
轄申吾、歐後扎、夏日倉、歐溝、北扎、秀麻、貢麻、瓜什則、科加、德什端、科日乾、斗後言、賽加、完科、美日加、知後邁16個村(牧)。
轄阿血、美日克、尤龍、那仁、托土、東吾、扎血、元莊、種畜場、力倫、哈夏、合土乎、加吾、東格、賽堂、青邁、加拉18個村(牧)。
轄松多、地乾、火炬、曲乃亥、上巴、下巴、尕哇麻、托頭、上尕毛其、下尕毛其、上阿格、下阿格、班多、團結、卡力崗、上才乃亥、下才乃亥、新村、治德、本龍、加日亥、居布22個村(牧)。
轄莫合、達哇、豆索、德格、寧龍、三巴、老虎、豆龍8個村(牧)。
轄上知邁、下知邁、黃河、賽什堂、賽羊、金科、賽德、賽欠、賽洛、格什克10個村(牧)。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同德縣地處青海省東部,周邊與貴南縣澤庫縣河南縣瑪沁縣興海縣五縣接壤,隸屬海南藏族自治州,地處海南、黃南果洛三個藏族自治州的交接處,全縣總面積4758平方公里,省道西久公路自北向南貫穿全境,黃河由東向西以半環狀繞縣半周。距州府恰卜恰鎮256公里,距省會西寧市282公里。
同德縣

地質地貌

地處青海高原東北部,黃河九曲十八彎的第二個彎曲部,東南高,西北低,中部平坦,為灘地草原。縣內最高海拔4671米,最低海拔2648米,平均海拔3660米,縣城所在地尕巴松多鎮海拔3060米。

氣候

同德隸屬青海省海南州藏族自治州,位於青海省東南部九曲黃河第二曲,屬高原大陸性氣候。大氣稀薄,乾旱少雨,光照時間長,太陽輻射強,氣候溫涼寒冷,氣溫年較差小、日較差大。春季乾旱多風,夏季短促涼爽,秋季陰濕多雨,冬季漫長乾燥。年平均氣溫0.4 ℃,年降水總量430毫米左右。

水文

同德縣境內除黃河外河流眾多,按其流域分布,大致可分為居布日河、巴曲河、江前水、將群水、茨哈和水、爾多水、德合索水、哇臥水、賽欠水、果壽水、多爾根水等十一大水系。境內共有乾、支流48條,入境水4條,出境水3條,累計55條,全長1618.8公里。以黃河為主幹,猶如茂密的樹枝,遍布全縣境內,流域面積為750.2萬畝。

自然資源

水資源

同德因地形、地質、氣候諸因素的影響,地下水資源分布很不均勻。南部山區地下水資源豐富,約占全縣總量的62.01%。由於溝壑深邃,崖谷縱橫,多以基岩裂隙水或泉水外露,形成眾多河流的發源地或補給支流。中部盆地和河谷地區,僅占全縣地下水總量的31.42%。其潛藏深度,灘地一般在50米以內,在巴曲河和尕日乾河谷一帶,基本上都在20米以內。部分因受巴曲河和尕日乾河的強烈切割,賦存條件遭到破壞而且呈開啟性質,以沼澤和泉水形式,溢出地表。
同德縣同德縣

植物資源

同德縣植物資源較為豐富,據不完全統計,常見植物有38科98屬182種。主要有喬木科、莎草科、百合科、菊科、豆科、柏科、楊柳科、十字花科、薔薇科、毛莨科、龍膽科、麻黃科、蓼科、報春花科等。
優良牧草:紫葉針茅、克氏針茅大針茅紫羊茅鵝觀草、扁穗冰草、早熟禾垂穗披鹼草、雙叉細柄茅、藏異燕麥芨芨草、青海固沙草、線葉嵩草、高山嵩草、矮生嵩草、異穗苔草、細葉苔草、黑褐苔草、冷嵩、茵陳草、豬毛嵩、美麗毛風菊、賴草、雪白委陵菜、多莖委陵菜,黃花嵩、黃芪、華扁穗草、珠芽蓼、蒲公英、天藍韭等。
毒草:狼毒、醉馬草甘肅棘豆黃花棘豆、露心烏頭、伏毛鐵棒錘翠雀花黃帚橐吾、批針葉黃花、馬先嵩、龍膽、高原毛莨、高原唐松草等。
藥材:冬蟲草、黨參、秦艽、黃芪、大黃、貝母、雪蓮花、羌活、黃花杜鵑、茜草、黃蓮、木藤蓼、短葉石刁柏、當歸、龍膽草、枸杞子、狼毒、黃精、車前草、鎖陽、甘草等;藥用樹木:灌木有玫瑰、圓柏、毛果旱榆、山楊、黃花鐵線蓮短葉錦雞兒金露梅、珊瑚刺、繡線菊、沉香等。

動物資源

同德縣有獸類:狍、獾、黃羊、石羊、麝、棕熊、狼、馬鹿、白唇鹿、野豬、豺、旱獺、金錢豹、雪豹、猞猁、蘇門羚、草貓、狐狸、砂狐、兔、水獺、及各種鼠類。
禽類:百靈鳥、雲雀、喜鵲、沙丘鴨、烏鴉、杜鵑、燕子、鹰鵰、雪雞、天鵝、啄木鳥、雉、石雞、麻雀、禿鷲斑頭雁、斑鳩、黑頸鶴、岩鴿、蘭馬雞、紅咀山鴉等。
魚類:無鱗湟魚、草魚、青魚、花斑鯉、厚唇重唇魚及邊扁齒魚等十餘種。
昆蟲類:蝴蝶、蜜蜂、蠅、蚊、蝗蟲、毛蟲、蜘蛛、蟎、蜻蜓、螢火蟲、紅蜘蛛等四十餘種。
爬行、節肢、兩棲類:青蛙、蛇、蠍等。

礦藏資源

同德縣礦產資源:縣境內礦產資源分布,由北向南基本可分為四個集中區,即巴曲北部顯龍溝至牧羊溝一帶的金鉛鋅銻資源集中區,巴曲流域砂石、粘土建材非金屬礦產集中區,巴曲南部受中鐵斷裂控制的貢布—直亥買汞、鎢、銻、金資源集中區,南部的合哇—石藏寺一帶為銅鉛鋅金資源集中區。
同德縣同德縣
1、穆黑汞礦:位於同德縣駐地以南35公里處,礦床在L1、L3兩含礦裂隙中探明金屬儲量1300噸。
2、沙爾諾汞礦:位於同德縣駐地以南30公里處,已探明表內汞金屬儲量744噸。
3、顯龍溝—牧羊溝金銻礦:位於同德縣駐地西北約70公里處,經普查,銻金礦石70000噸,金屬量400千克,銻4000噸。金礦石量789600噸,金屬量3387.13千克,品位4.363克/噸。
4、克穆達鎢銻礦:位於同德縣駐地東南50公里處,礦石類型有:輝銻礦石、白鎢礦石和鎢輝銻礦石等,以探明鎢礦石量221600噸,金屬量530噸,銻25800噸,金屬量46.9噸。
5、石藏寺金礦:位於石藏寺附近,金礦礦石量720000噸,金屬量3200千克,品位4.55克/噸。

人口民族

2009年,總人口6.1萬人,居住漢族、藏族、回族、蒙古族、土族撒拉族等民族,藏族人口占總人口的90.3%。

經濟概況

綜述

2013年,同德縣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1.78億元,比2012年增長15%;完成縣屬固定資產投資12.87億元,比2012年增長41.8%;完成工業增加值2442.2萬元,比2012年增長33.6%;完成公共財政預算收入3471萬元,比2012年增長22.8%;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8億元,比2012年增長11.2%;實現農牧民人均純收入6494元,比2012年增長18.32%;實現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2萬元,比2012年增長12%。
2012年上半年,同德縣全縣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19億元,比2011年同期增長11% ;完成縣屬固定資產投資2.2億元,較2011年同期增長10.6% ;實現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756萬元,完成年度計畫任務的67.79% ,比2011年同期增長1% ;完成財政支出26730萬元,比2011年同期增長0.23% ;農牧民人均純收入達1570元,比2011年同期增長20%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7230元,比2011年同期增加795元,增長11% ;全縣完成工業總產值1120萬元,比2011年同期增長9% ;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270萬元,比2011年同期增加1300萬元,增長18% 。
2017年10月,根據貧困縣退出程式,經青海省政府研究,批准同德縣從全省貧困縣中退出。

第一產業

2013年,同德縣高產青稞、雙低油菜、小麥、蠶豆、薄皮核桃等基地建設初具規模,建設面積達到1.36萬畝,種植業良種化率達到80%以上;完成牧草種植14.8萬畝;糧油作物總產達1.63萬噸,同比增產3391噸;農業生產總值達7.94億元,同比增長5%。積極轉變畜牧業生產方式,努力促進畜牧業持續快速發展,共引進良種土雞2000隻、珍珠雞400隻、獺兔300隻、種公牛430頭,組建種牛核心基地4個,核心群規模達到320個,能繁母牛規模達到1.6萬頭,牲畜良種化率達到65%以上;年內育活各類仔畜41.02萬頭(只),出欄各類牲畜39.66萬頭(只),牲畜出欄率為43.9%。
同德縣同德縣

第二產業

2013年,同德縣工業增加值完成2442.2萬元,較2012年增長33.6%。同德縣有機良種氂牛繁育示範園、現代農業科技觀光示範園、草產業加工儲備示範園“三大產業示範園”全面建成。新建飼草料貯備站1處、飼草料加工廠2處、專業養殖小區32個、貯草棚46座,組建農牧區專業合作組織9個;新建畜用暖棚5187座、日光節能溫室50棟、圍欄200萬畝,購置各類農機具338台(件)。新村、上阿格等5村的高標準基本農田整理項目基本完工,完成土地整理5020畝。
同德縣同德縣

第三產業

2013年,同德縣投資2500萬元建設縣遊客服務中心項目已完成主體工程。投資77.8萬元新建旅遊廁所3座。同德縣12家農家院中四星級4家,三星級2家,二星級2家,準備評星的2家。

社會事業

文化事業

2013年,同德縣投資165萬元的發射台防雷接地配電房已建成並投入使用;投資100萬元為3鄉鎮文化站和5個村級文化活動室、17座寺院配備了文化演出服裝、樂器、書櫃、籃球架等文體設備。共置換安裝廣播電視村村通1796戶、廣播電視戶戶通1122戶。

教育事業

同德縣共有中國小校11所,2013年,投資8386萬元的校舍安全工程和教學儀器設備配置及信息化建設項目全面完成,標準化學校和農牧區幼稚園改擴建項目進展順利。共核撥義務教育保障經費、營養改善、教育獎補等各類教育惠民資金3898.4萬元。

醫療衛生

同德縣醫院主要有同德縣人民醫院和同德縣藏醫院。2013年,同德縣投資408萬元的縣疾控中心實驗室、巴溝鄉衛生院業務用房、社區衛生室和800座衛生廁所建設項目全面完工;投資1680萬元的新區人民醫院住院樓和秀麻鄉衛生院業務用房建設項目已開工建設;投資139萬元為縣人民醫院和縣衛生監督所配備了醫療辦公設備。
同德縣同德縣

社會保障

2013年,同德縣實現新增城鎮就業510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5%。完成各類人員培訓2305人(次),農牧區勞動力轉移就業5560人(次),實現勞務收入0.29億元。共發放城鎮低保金1134.8萬元、農村低保金1357.8萬元、養老保險金653.34萬元、五保供養金129.9萬元、孤兒生活保障金86.4萬元、高齡補貼110萬元、城鄉重度殘疾人補貼50.2萬元,共報銷大病醫療救助資金508萬元,受救助人數達1496人(次)。發放租賃補貼145.86萬元、婦女小額擔保貼息貸款400萬元、創業小額擔保貸款477萬元,發放救災救濟金37.34萬元、臨時救助金8050元、救濟麵粉32.8萬斤。

基礎設施

2013年,同德縣全年共開工建設項目244項、14.7億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2.87億元,比2012年增長41.8%,實現新增通村公路384公里,四級油路28公里,硬化道路54公里,建成農村便民橋樑6座。共改善農田灌溉面積8740畝,共解決1.16萬人、20.1萬頭(只)牲畜的飲水安全問題。共解決7247戶(其中包括光伏電源4925台)農牧民的用電問題。簽約招商引資項目3項、4.1億元,到位資金1.47億元;對口支援力度明顯增強,借力發展,開放融入的新局面初步形成,落實援建資金4713萬元。
南巴灘草原南巴灘草原

歷史文化

同德縣又稱宗日文化之鄉。以古老黃河為人文背景,以聞名中外的宗日文化為基調,以“文化搭台、經貿唱戲”的形式,每年舉辦一次規模較大的“宗日文化藝術節”。宗日文化的重要載體是宗日遺址,宗日遺址位於同德縣巴溝鄉團結村附近,面積5萬多平方米,是目前黃河上游發現較早、面積最大、內涵極為豐富的一處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原始風貌的旅遊資源尚待開發,境內還有規模恢弘、幽靜神秘的石藏寺拉加寺、賽力亥寺三大宗教寺院;草密林深、驚濤拍岸的拉加、德陽、班多黃河大峽谷;青山綠水、風景秀美的河北、秀麻天然林區;源源流長、獨具特色的佛教文化和民間藝術。
拉加寺拉加寺
同德縣民族宗教、文化歷史悠久,民族風情濃郁,人文旅遊資源豐富。石藏寺、賽力亥寺等藏傳佛教寺院,距今有230多年的歷史,是藏族人民敬仰的古文化。有展示古代文明的免兒灘遺址(1986年7月列入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斗後言遺址,唐乙改遺址等文物44處,古建築遺產也是重要景觀。

風景名勝

兔兒灘遺址
兔兒灘遺址位於同德縣巴溝鄉團結村南側,東西長約150米,南北寬約80米,是團結村農民在20世紀70年代中期進行農田基本建設時發現的,1983年省文物考古隊試掘後,確證為馬家窯文化半山類型,1986年7月,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斗後索古城遺址
斗後索古城遺址位於縣政府東10公里左右的尕日乾曲北岸,為唐汪文化遺址。1983年縣人民政府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南巴灘草原
南巴灘草原位於青海西寧同德。每到夏季,大地吐綠,巴灘草原被裝扮尤如絨毛地毯,不論是黃花,白花、黃花,還是雪蓮花,饅頭花,賽欠花,金女花,象約好了似的,爭齊鬥豔.到了六月,巴灘草原上千頃油萊花同時綻放,引來無數遊人駐足觀賞。
同德河北森林同德河北森林
南巴灘草原屬季風性溫帶草原氣候,年均溫5.6℃。1月均溫-8.6℃,7月17.2℃,適合夏秋旅遊。巴灘草原之美在於壯闊和平坦.整個草原面積竟達50萬畝之多,平坦如鏡於一般.發源於麥秀林場清澈的巴水河將其分成南、北巴灘。
同德河北森林
同德河北森林同德縣位於海南州南部,境內有河北、秀麻江群天然林區森林資源豐富,林區總面積8116公頃。 同德縣藏族人口占90%,藏族能歌善舞,民間藝術文化水平高,經常舉辦一些大型演唱會、賽馬會,吸引著八方遊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