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至正

大中至正

大中至正:中,與中國之中同義,意為中央、核心;大中至正釋義為:博大、核心達到正統(的學問)。

典出(漢)王逸撰:《楚辭章句》卷一,四部叢刊景明翻宋本: “皇輿冝安行於大中至正之道,而當幽昧險隘之地則敗績矣。”

後有明·王守仁《傳習錄》上卷:“不知先生居夷三載,處困養靜,精一之功,固已超入聖域,粹然大中至正之歸矣。”學生徐愛引言部分,意指先生經過三年靜思、專研,豁然(粹然)明白博大、本質的正統學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中至正
  • 外文名:Impartial
  • 注音:dà zhōng zhì zhèng
  • 釋 義:極為公正,不偏不倚
  • 出 處:張子正蒙·卷四·中正篇
  • 寓意:虛而欹,中而正,滿而覆
基本信息,中正紀念堂,相關簡介,含義,欹,典故,實物,寓意,

基本信息

【注 音】
dà zhōng zhì zhèng
【釋 義】博大、核心達到正統(的學問)。
【解 釋】大即《大學》之大,是指博大,要理解大中至正,就要理解中國人的中正觀。中就是核心、中央,正就是確定方位。中則正,只有居中才能正確確定方位。中正,即恰到好處,亦即無過無不及。尚中正,是中國傳統思想的一大特色。《易傳》,就是在講中則正,過猶不及的道理。
【出 處】
北宋·張載《張子正蒙·卷四·中正篇》:“大中至正之極,文必能致其用,約必能感而通。”
大中”為唐宣宗的年號(847-859)
至正”為元惠宗的年號(1341-1370)
【用法】
作謂語、定語;用於為人處世等

中正紀念堂

1980年完工啟用,為紀念蔣中正之處,是台北市著名地標。大中至正是其廣場懸掛的牌匾
2007年12月7日,中正紀念堂前的牌匾“大中至正”被改為“自由廣場”。 中正紀念堂也改為“台灣民主紀念館” 。
2009年7月20日晨,台灣當局將“中正紀念堂”匾額重新懸掛。中正紀念堂復名。

相關簡介

大中至正本來是一個普通的詞語,但自從蔣介石逝世後,在台北修建的中正紀念堂前美輪美奐的牌匾上刻上了這個詞語後,其在台灣就有了特殊的含義。2007年12月初民進黨當局為加強去中國化的步驟,悍然拆除牌匾上的這四個字,激化了民間矛盾,也成為了當時華人圈矚目的事件。

含義

“大中至正”,與蔣介石先生的名字“中正”(介石是字)顯然相關。而詞源出自明朝王守仁(號陽明)的《傳習錄》上卷:“不知先生居夷三載,處困養靜,精一之功,固已超入聖域,粹然大中至正之歸矣”。“大中至正”的願意為博大、核心達到正統(的學問)。現在很多人解釋為“極為公正,不偏不倚” 這種解釋,倒也簡潔易懂,只不過是一種引申意,而不是原意,同時給人一種同意反覆的感覺。
欹器欹器
要理解“大中至正”的原始含義,必須得進行詳細的考證。這就要從“中正”說起,而“中正”為“中而正”的意思。是對中國古代對一種盛水的器皿“”所處的一種狀態的描述(央視四套節目“國寶檔案”,2007年7月21、22日“欹器尋蹤”上、下。下面關於“欹”的論述,皆出自此處)。

“欹”是一種奇特而受倍受重視的器皿,被歷代帝王懸於廳堂之上,成為治國的警戒之器。“欹”的原始雛形是約6000年前仰韶文化所生產的一種從井中打水用的陶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的東方博物館就收藏了一件“欹”的原始雛形。這是一件體形龐大、長身圓腹、兩頭尖、瓶身沒有任何彩繪花紋的陶壺。這件陶器由於它尖尖的瓶底不能支撐壺身正立,因此,瓶身只能 “躺”在地上。仔細觀察,發現壺身上還有兩個小巧的耳朵,是用來系提繩的。人們將空壺放在水中,由於它體形龐大,壺身中空,因此一開始,水壺會傾斜地立在水中。隨著水從壺口的灌入,壺身會慢慢地變成直立狀態,此時 人們只要用提繩將壺從水中拉起,打水就輕鬆完成了。
欹
古代文獻中很早就有關於欹器的記載,在陶罐基礎上改良的欹器,不再被看成是一種單純的汲水工具。

典故

《荀子》中的《宥坐篇第二十八》說到:孔子觀於魯桓公之廟,有欹器焉。孔子問於守廟者曰:“此為何器?”守廟者曰:“此蓋為宥坐之器。”孔子曰:“吾聞宥坐之器者,虛則欹,中則正,滿則覆。”孔子顧謂弟子曰:“注水焉!”弟子挹水而注之。中而正,滿而覆,虛而欹。孔子喟然而嘆曰:“吁!惡有滿而不覆者哉!”。用白話說的話,這個故事就是這樣的。孔子帶著學生到魯桓公的祠廟裡參觀的時候,看到了一個可用來裝水的器皿,形體傾斜地放在祠廟裡。孔子便問守廟人那是什麼,守廟人告訴他那就是欹器。孔子隨後說道:“我聽說這種用來裝水的器皿,在沒有裝水或裝水少時就會傾斜;水裝得適中,不多不少的時候 就會是端正的。裡面的水裝得過多或裝滿了,它會翻倒”。孔子讓他的學生向欹器里慢慢灌水。果然,當水裝得適中的時候,這個器皿就端端 正正地立在那裡。不一會兒,水灌滿了,它就翻倒了,裡面的水流了出來。再過了一會兒,器皿里的水流盡了,就傾斜了,就像原來一樣歪斜在那裡。這時候,孔子便長長地嘆一口氣說道:“唉!人世間哪會有太滿而不傾覆翻倒的事物呢?”
觀欹器圖觀欹器圖
孔子通過欹器,領悟到做人就像欹器一般,不能自滿,一自滿就會有跌跤、翻倒的危險,即所謂“滿而覆”。因此,他告誡學生要牢記“謙受益,滿招損”這一人生誡訓,要時刻保持謙虛謹慎,戒驕戒躁。
經過數千年歲月的變遷,“欹器”在陶壺原有的構造基礎之上不斷地發展,已經由一件單純的生活用具逐漸演變成了具有象徵意義的警誡之物,“欹器”的外形也與陶壺有著很大不同。在山東曲阜的聖跡殿,還保存有孔子“觀欹論道”的石刻,還有一位明代畫家所作的彩繪“觀欹器圖”。如同史書中記載的一樣,孔子正帶領學生恭敬地向一位守廟人詢問殿堂中央的盛水器。畫面中央,正是處於“虛而欹, 中而正,滿而覆”這三個狀態的欹器。畫面上的欹器懸掛於一個框架之上,圓口圓底,與原始的長身、圓腹、尖口的陶壺相比,兩者存在很大的區別,然而原理是相同的,而且也都同樣喻示著“謙受益,滿招損,戒盈持滿”的人生哲理。

實物

北京故宮博物館院保存有一件清末“欹器”的實物,它的樣子像個插屏,底座上有一個框架,在框架的橫框正面鏨刻著“光緒御製”四個字,框架的中央吊掛著一個容器。光緒皇帝的父親奕譞曾指著擺在案几上的欹器說道:人生如此器,未發達時苦苦支撐,艱難度日;有了成就,日子好過,就要知足;事情不要做得太滿,滿了就要顛覆。
欹

寓意

“虛而欹,中而正,滿而覆”是欹器的三種狀態。而在這三種狀態中,“中而正”是一種最優的狀態,或者說是一種為人做事的基準狀態。從這個意思推測,中庸之道也應該與此相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