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市

大中市

“大中市”原名“壽寧寺”,位於太原市鐘樓街西段,建於宋朝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原是一處中外聞名的古玩、玉器、信託貿易市場,國內古董藝術愛好者常常到此參觀、購買,1988年年底,大中市改建竣工,次年4月開業。改建後的“大中市”保持了原明清風格,由作為主樓的東西樓和配樓組成院落型,建築面積7900平方米,營業面積5100平方米。整個樓群外古內詳,臨街正門嵌裝有直徑1.5米的大時鐘,典雅壯觀,風格獨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中市
  • 成立時間:1015年
  • 俗稱:打鐘寺
  • 原名:壽寧寺
基本簡介,歷史沿革,

基本簡介

大中市建於宋朝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明永樂八年(1410年)寺內建起一座鐘樓,和尚按時打鐘,鐘聲宏亮,城內城外都能聽見,俗稱“打鐘寺”。寺院門前兩旁有“哼、哈”二將,姿態威武,進門往北中間有三大殿,東西十個配殿,北面建千佛閣。千佛各姿,雕塑精美,殿宇台閣,建築雄偉。1900年,寺中兩廊空房留住小商販開設攤點,出售京、滬、廣等地的雜貨、金銀首飾、鐘錶眼鏡及吸食鴉片的燈具等。

歷史沿革

辛亥革命時,逃兵點燃火把搶劫財物,將火種扔下引起火災,打鐘寺被燒毀,只留下佛殿一座,火災波及按司街大寧堂等店鋪。1913年陽曲商人劉占元集股成立房產股份有限公司,在古老寺院中間建起一座二層樓房,辟有市場。修建時,因深恐一般建築壓不住邪氣,故設計了一個烏龜形以鎮之,頂子是圓形,表示龜蓋,四角開門表示四足,龜頭向南面按司街;左右各一店鋪,表示眼睛;北端連千佛閣,表示龜尾。市場建成後,攤販店鋪雲集,樓下西邊以古玩業為主:較大的有晉寶齋、翠恆豫、雙盛齋、永升齋,雙順成和晉記古玩店,還有中小古玩店晉和齋、萬全玉、敬寶齋、寶玉和、福意永、元寶長,大成雲、集大齋和博古閣等,共二十餘戶;東邊以南津鋪為主:較大的有天吉盛津廣雜貨店、三盛恆玻璃磁器店、眼鏡批發零售修理店等十條戶。大店四十多人,小店三、四人,還有家庭小店;樓上開設了太原第一家高級澡塘,建築吸取京、津澡塘樣式,設有單間瓷澡盆,並聘請專門名手搓背、修腳,設備新穎,招待殷勤。當時周岱常到此洗澡,富豪士紳常來光顧,生意頗為興隆。還有理髮店、茶館、大煙館、小戲場等,顧客、遊人絡繹不絕,成為當時太原最繁華的市場。因此“打鐘寺”又被稱為“大中市”了。
“七·七”事變,商業凋蔽,大中市逐漸滲進民戶。日寇占據時,由於日本人多信佛教,喜愛佛像工藝、古玩玉器,日寇統治期間實行“強化治安”,其他商店衰落倒閉,然古玩玉器卻興盛一時。日冠投降,閻錫山二次統治太原,古玩業和其他行業一樣生意日益蕭條。
太原解放後,人民政府大力扶持工商業,大中市場欣欣向榮。經營範圍擴大,品種增多。大小百貨、鞋帽服裝、五金電料、鐘錶眼鏡、古玩、珠寶翠鑽、古名人書貼、字畫象牙雕刻地毯、炕毯、貂皮、狐皮、水獺、及古式書櫃衣櫃、羅漢床、楠木家具、紫檀木家具、推光漆等等;另有鑲牙、委託、寄賣也落戶其中,吸引著各地的客戶。
大中市新貌大中市新貌
1956年公私合營時,將四十九戶木器古玩店合營為木器古玩中心店,人員一百一十餘人。從晉南等地購銷高檔木器家具,其餘木器加工改制辦公桌、檔案櫃等。後因木器加工工業歸口,將七十多名工人移交木器廠。於1957年元月改為珠寶玉器商店,不久又改為信託貿易商店,東邊玉器,西邊珠寶。1959年市政府決定將大中市分成兩處:大中市改做修理服務市場,信託貿易商店遷移到鐘樓街營業。各廠礦企業抽出一部分人員、工具,到大中市建立修理服務點。但業務蕭條,民眾不習慣,往往仍去寄賣,只好各歸各口。一九六三年委託寄賣店又遷回大中市場,一九六四年成立信託總店,1981年1月1日正式成立“太原市信託貿易公司”,主要經營國家允許議購議銷的日用工業品、地方土特產品、各部門需要交流和處理的物資、收購個人各種物品及委託寄賣、租賃等業務,年銷售額可達一千萬元。為疏通渠道,溝通城鄉之間物資交流,調劑餘缺,活躍市場,繁榮經濟,支援工農業建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大中市”幾經滄桑,年久失修的狀況愈來愈不適應商品流通的發展需要。1988年年底,大中市改建竣工,次年4月隆重開業。改建後的“大中市”保持了原明清風格,由作為主樓的東西樓和配樓組成院落型,建築面積7900平方米,營業面積5100平方米。整個樓群外古內詳,臨街正門嵌裝有直徑1.5米的大時鐘,典雅壯觀,風格獨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