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集新3號

親本來源:黔恢383/鄂香1號//野新占/桂豐6號(♀)玉香油占/美香占//粵新占/揚稻6號(♂) 選育單位:廣州南國農業有限公司;長江大學作物遺傳育種研究所 品種類型:秈型水稻

選育單位,品種來源,特徵特性,產量表現,栽培技術要點,省品審會審定意見,

選育單位

廣州南國農業有限公司、長江大學作物遺傳育種研究所(暨農作物多基因型種群育種技術中心)

品種來源

【(黔恢383X鄂香1號)X(野新占X桂豐6號)】X【(玉香油占X美香占)X(粵新占X楊稻6號)】聚合雜交而成。

特徵特性

利用多親本聚合雜交的新育種方法選育而成,具有遺傳多樣性特點。全生育期116~145天,比特秈占25(CK2)長約1-2天。主要農藝性狀兩年綜合表現:長勢中等,株型適中,後期熟色尚可。每畝有效穗數約21.97萬,平均株高96.3cm,平均穗長21.1cm,每穗總粒數122.0粒,結實率86.6%,千粒重24.9克。兩年抗性綜合表現苗瘟4級,葉瘟4級,穗頸瘟5級,白葉枯5級,紋枯7級。米質主要指標兩年綜合表現:整精米率34.7%,堊白粒率47%,堊白度4.7%,直鏈澱粉22.4%。

產量表現

2010年早造首次參加海南省區試,平均畝產516.45公斤,比T優551(CK1)增產0.51%,未達顯著水平,比特秈占25(CK2)增產5.51%,達極顯著水平,日產量4.0公斤。2011年早造續試,平均畝產589.02公斤,比特優009(CK1)增產0.69%,未達顯著水平,比特秈占25(CK2)增產9.00%,達極顯著水平,日產量4.33公斤。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16.87公斤,比特秈占25(CK)減產1.29%。

栽培技術要點

1、適時播種,培育壯秧:在海南省作早稻種植,一般於12月下旬至翌年1月中旬播種;一般畝秧田播種量15-20公斤,每畝大田用種量2公斤左右,2、適時移栽,合理密植:秧齡以28-30天為宜。栽插規格16.7cm×20cm,畝插2萬穴,每穴栽2—3苗。3、科學肥水管理:應施足基肥,早施追肥。本品種耐肥抗倒性強,選擇中等或中等肥力以上的地區種植;水分管理,宜實行淺水養分櫱,苗足露曬田,後期保濕潤的措施,防止過早斷水,影響穀粒充實飽滿。4、主要防治蟲害,以確保高產穩產。

省品審會審定意見

多集新3號是由8個親本聚合雜交,以常規純係為主要組分,多基因表現型的群體品種,生產上不可留種。在區域試驗和生產試驗中表現出高產穩產、抗逆性強、具備遺傳多樣性等優點,通過審定。建議在海南省各市縣作早稻種植進一步多點示範,以驗證穩產性、抗逆性,然後逐步擴大推廣種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