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洛氏不可逆法則

多洛氏不可逆法則

1890年比利時籍法國古生物學家路易·多洛所描述的生物學原理。認為進化是不可逆的,即生物在進化過程中退化了的機體構造或功能不再重現。這種假說首先由歷史學家基內(Edgar Quinet)提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多洛氏不可逆法則
  • 時間:1890年
  • 提出:由歷史學家(Edgar Quinet)提出
  • 道羅法則認為:退化的複雜結構不能重新進化
介紹,現狀,

介紹

Dollo's law of irreversibility 又稱道羅法則
進化過程中,許多用不到的複雜結構有可能丟失,比如沒有四肢的蛇是由蜥蜴進化而來的,洞穴居住的魚沒有眼球。道羅法則(Dollo's law)認為,已經退化的複雜結構不能重新進化,因為編碼這些結構的基因已經丟失或者發生突變。最近,史密森尼熱帶研究所(Smithsonian Tropical Research Institute)研究人員Rachel Collin與來自兩所智利大學的研究人員在海螺(sea snails)中的發現,顛覆了道羅法則。具體研究內容刊登於4月27日《Biological Bulletin》。
Collin 說這非常重要,它表示動物也許帶有進化改變的潛力。一旦環境發生變化,新生命形式也許能夠恢復在之前的進化歷史中曾經丟失的能力。
大多數海螺在發育成熟的過程中會經歷幾個生命階段,早期階段或稱幼蟲期(larvae)生活在水域中,以微小水草為食,依靠緣膜(velum)遊動。還有一些海螺丟失了這個階段,其相應階段是在受母體保護的穩定囊膜中度過的,小型底棲(bottom-dwelling)幼螺(成體的微小形式)破卵而出,爬行運動。因此,運動型幼蟲期在整個生命階段都沒有出現,並可能再也不會重新獲得。
但究竟是哪件進化事情導致這種現象呢? Rachel Collin等利用胚胎學觀察結果和DNA測序結果發現,海螺幼蟲期能夠重現。他們從阿根廷、智利、巴拿馬、秘魯、南非和美國的海岸線採集了genus Crepipatella 的6種海螺,觀察每種螺的發育階段,並對線粒體細胞色素氧化酶Ⅰ進行測序,然後在基因序列差異的基礎上利用幾種不同技術方法重建家譜(family trees)。

現狀

研究人員在某些家族中發現運動型的、攝食幼蟲階段的丟失和重新獲得,顛覆了道羅法則。Collin總結說,一組名為Crepipatella的冒貝胚胎似乎保留了一些幼蟲攝食和遊動的裝置,但仍舊沒有出現幼蟲期。然後,DNA數據顯示,一種發育過程中有幼蟲期的物種處於沒有幼蟲期物種家譜的中間。動物的進化過程可能有比想像的還要靈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