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陰鱗狀細胞癌

外陰鱗狀細胞癌

外陰惡性腫瘤包括外陰鱗狀細胞癌(至少占外陰癌的85%)、外陰惡性黑色素瘤(約占5%)、巴氏腺癌、外陰肉瘤和未分化的外陰惡性腫瘤等。外陰癌是一個老年婦女的疾病。在女性生殖器官惡性腫瘤中占第4位,其順序為宮頸、宮體、卵巢、外陰、輸卵管 .外陰鱗狀細胞浸潤癌占女性惡性腫瘤的4%,而占外陰惡性腫瘤的95%以上。年齡在50~60歲者中,每75000婦女中有1例;60~70歲者為1:25000;70歲以上者為1:22000。

疾病名稱,疾病分類,疾病描述,症狀體徵,疾病病因,轉移途徑,治療方案,疾病預防,保健貼士,驗方偏方,

疾病名稱

外陰鱗狀細胞癌

疾病分類

腫瘤科,婦產科

疾病描述

外陰鱗狀細胞癌是最常見的外陰癌腫瘤的80%-90%。多見於60歲以上婦女。其發生率近年有所增加。

症狀體徵

1.症狀 主要為不易治癒的外陰瘙癢和各種不同形態的腫物,如結節狀、菜花狀、潰瘍狀。腫物合併感染或較晚期癌可出現疼痛、滲液和出血。
2.體徵 癌灶可生長在外陰任何部位,大陰唇最多見,其次為小陰唇、陰蒂、會陰、尿道口、肛門周圍等。早期局部丘疹、結節或小潰瘍;晚期見不規則腫塊,伴或不伴破潰或呈乳頭樣腫瘤,有時見“相吻病灶”。若瘤灶已轉移腹股溝淋巴結,可捫及一側或雙側膻股溝淋巴結增大、質硬、固定。

疾病病因

尚不完全清楚。但外陰癌患者常並發外陰色素減退疾病,其中僅5%—10%伴不典型增生者可能發展為外陰癌;其他如外陰受慢性長期刺激如乳頭瘤、尖銳濕疣、慢性潰瘍等也可發生癌變;外陰癌可與宮頸癌、陰道癌合併存在。現已公認單純皰疹病毒Ⅱ型、人乳頭瘤病毒、巨細胞病毒等與外陰癌的發生可能有關。

轉移途徑

1.直接蔓延 腫瘤直接蔓延到尿道、會陰體、陰道、肛門和外陰對側區域,晚期可侵犯趾骨、直腸和膀胱。
2.淋巴轉移 初期轉移到腹股溝淺淋巴結,再到腹股溝深淋巴結,由此進入盆腔淋巴結,如髂內、髂外、閉孔淋巴結,最後可達腹主動脈旁淋巴結。癌灶一般轉移至淺淋巴結後,才至深淋巴結。
診斷檢查
根據活組織病理檢查,診斷不難。早期常被患者本人及醫務人員忽略而漏診,應仔細檢查外陰部。若有可疑應及時作活組織檢查,確診後再予治療。採用1%甲苯胺藍塗抹外陰病變皮膚,待乾後用1%醋酸液擦洗脫色,在藍染部位作活檢,或借用陰道鏡觀察外陰皮膚也有助於定位活檢,以提高活檢陽性率。

治療方案

手術治療為主,輔以放射治療與化學藥物治療。
1.手術治療 0期:單側外陰切除。 I期:外陰廣泛切除及病灶同側或雙側腹股溝淋巴結清掃術。 II期:外陰廣泛切除及雙側腹股溝、盆腔淋巴結清掃術。 Ⅲ期:同Ⅱ期或加尿道前部切除與肛門皮膚切除。 Ⅳ期:外陰廣泛切除、直腸下段和肛管切除、人工肛門形成術及雙側腹股溝、 盆腔淋巴結清掃術。癌灶漫潤尿道上段與膀胱黏膜.則需作相應切除術。
2.放射治療外陰鱗癌雖對放射線敏感,但外陰正常組織對放射線耐受性差,使外陰癌灶接受劑量難以達到最佳放射劑量。但由於放療設備和技術的改進,放療副反應已明顯降低。外陰癌放療指征為:①不能手術或手術危險性大的,癌灶範圍大不可能切淨或切除困難者。②晚期病例先行放療,待癌灶縮小後,行較保守的手術。③復發可能性大的,如淋巴結(+)、手術切端癌細胞殘留,病灶靠近尿道及直腸近端,既要保留這些部位,又要徹底切除病灶看,可加用放療。放療採用體外放療(60Co、直線加速器或電子加速器)與組織間插植放療(放射源針60Co、192Ir插入癌灶組織內)。
3.化學藥物治療 抗癌藥可作為較晚期癌或復發癌的綜合治療手段。常用藥物有阿黴素類,順鉑類,博萊黴素,氟尿嘧啶和氮芥等。為提高局部藥物濃度,也可採用盆腔動脈灌注給藥。

疾病預防

注意外陰部清潔衛生,每日清洗外陰部;積極治療外陰瘙癢,外陰出現結節、潰瘍或色素減退疾病,應及時就醫,對症治療。

保健貼士

老年婦女
1、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在家退休也要養成按作息時間進行起床,戶外活動,睡眠的習慣;
2、遇到困難或心理不舒暢時,要養成與朋友及家屬溝通的習慣,學會自我調節,轉移注意力;
3、飲食上少食油膩,高脂肪,多食蔬菜水果;少食細糧,多食粗糧。

驗方偏方

驗方:地鱉蟾蜍湯:地鱉蟲、蟾蜍、大茯苓、豬苓、黨參各15g,白花蛇舌草、苡仁、半枝蓮各18g,三棱、白朮各10g,莪術12g,甘草3g。水煎3次,分3次服。如無明顯反應可連服2—3個月以上。
療效:潘明繼等人套用本方治療卵巢癌取得一定療效。
偏方:核桃樹枝30g,紫草根30g,水煎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