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郭城(唐朝長安城)

外郭城(唐朝長安城)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外郭城內有南北向大街8條,東西向大街14條。街道的兩側都設排水溝,並種植榆、槐等行道樹。其中通往南三門和連線東西六門的六條大街是主幹道,寬度大都在百米以上。最寬的朱雀大街達155米,是城市的南北中軸線,以之為分界,城東屬於萬年縣,城西屬於長安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外郭城
  • 所屬年代:唐朝
形制,特點,

形制

縱橫交錯的道路將外郭城分作了110坊(隋稱“里”)。各坊面積不一,南北長在500-838米之間,東西寬在550-1125米之間。每座坊的四周都築有圍牆,大坊一般開四門,內設十字街,小坊則開東西二門,設一橫街,街寬都在15米左右。根據考古發掘了解,十字街將一坊分為四區,在每一區內都還有一小十字巷,把整座坊分成十六個小塊,分布著民宅、官邸、寺院和道觀等。各坊均採取封閉式管理,坊門有衛兵把守,晚間會實行宵禁。
長安城中遍布著佛寺和道觀,總持寺、莊嚴寺、興善寺、玄都觀等都占據整坊之地。其它著名的慈恩寺(大雁塔)、薦福寺(小雁塔)、青龍寺等也都擁有大片地皮。考古過程中還發現了城內的許多隋唐窯藏,其中何家村(興化坊)出土的271件金銀器,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出土唐代金銀器數量最多、價值最高的一批。
外郭城內有東市(隋稱都會市)、西市(隋稱利人市)兩座市場,各占兩坊之地。兩市大小几乎完全相同,南北長約1025米,東西寬約927米。市場有圍牆,開八扇門,內有井字形街道和沿牆街道,將市內分為9區。每個區都四面臨街,店鋪沿街而設,有飲食店、珠寶店和手工業作坊等。長安城的商業大都集中在這兩座市場,其它各坊內也有一些零散的商業設施。
長安城內主要有四條溝渠,名龍首、清明、永安和漕渠,分別從東南西三面引渭河的支流入城,提供生活和環境用水。前三渠開鑿於隋初開皇三年(583年),漕渠開鑿於唐天寶元年(742年)。

特點

圖為考古人員正在研究統萬城遺址出土的石磨。 (記者 李明 攝)
隋唐長安城總體上是中軸對稱的格局,宇文凱設計時參考了西魏北齊鄴城南都和北魏洛陽城的布局。城市建設過程中,還附會《易經》中“乾卦六爻”的說法,根據龍首原分為六條崗地的特點,安排了功能不同的建築。此外,在城市的邊緣規劃了園林區,既可美化環境,又可成為民眾的遊覽場所,是中國古代城市史上的一大創舉。
唐長安城的形制是中國古代城市、尤其是都城建設的典範,歷代有許多文人學士進行過考證和研究。盛唐時期韋述的《兩京新記》、宋代宋敏求的《長安志》、程大昌的《雍錄》、趙彥衛的《雲麓漫鈔》、元代李好文的《長安圖志》、清代徐松的《唐兩京城坊考》等著述,都對唐長安城進行過系統的研究和闡述。北宋的呂大防還曾將唐長安城的布局作圖刻石,以期永垂後世。現此圖雖僅存一部分,但仍有著很高的參考價值。
唐長安城在當時也影響了鄰近國家的都城建設。渤海國上京龍泉府就是效仿了長安的規劃。日本國的平城京、平安京不僅形制和布局模仿長安,就連一些宮殿、城門、街道的名字也是襲用了長安城的相應名稱。
漢長安城,由皇城(宮殿區)和外郭城(居民商業區)兩部分構成,城內總面積約36平方公里。每邊城牆各開3座城門,總計12座城門。每座城門各有3個門道,中間的一條是專供皇帝使用的御道,或稱“弛道”。城內有8條垂直相交的大街,分別通向8座城門。城門內的大街把全城分為大小不等的職能區。
唐長安城,則由宮城(皇家宮殿)、皇城(中央官署區)和外郭城(市民居住區)三部分唐長安城構成,面積達83平方公里。城內百業興旺,最多時人口達到100萬。
唐都長安的外郭城共開十二座城門,南面正中為明德門,東西分別為啟夏門和安化門;東面正中為春明門,南北分別為延興門和通化門;西面正中為金光門,南北分別為延平門和開遠門;北面的中段和東段分別與宮城北牆和大明宮南牆重合,西段中為景耀門,東西分別為芳林門和光化門。除正門明德門有五個門道外,其餘各門均為三個門道。據實測,明德門址東西廣55.5米,南北長17.5米,每個門道寬5米。特別是明德們內的南北大街朱雀大街更是寬達150米至155米。其他的不通城門的大街寬度也普遍在35米至65米之間,而順城街寬20米到25米。明德門原有台閣式門樓建築,唐末被朱全忠焚毀。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