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經(中醫名詞)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外經,解剖結構名。出《靈樞·刺節真邪》。指行於四肢和皮膚的經脈。《黃帝內經太素》:“……十二經脈,入府藏者,以為內經,行於四支(肢)及皮膚者,以為外經也。”《靈樞·邪氣臟腑病形》:“滎輸治外經,合治內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外經
  • 性質:名詞
  • 學科:生物
  • 特點:解剖結構名
經絡是人、宇宙有機整體的重要組成部分,“人的生成與自然相通且相同”。在這一點上,至今地球人類仍是沒有仍沒有達到足夠的認識。地球人類對於時空的概念,還缺乏完整的認識。
從小到大,從大到小,從人體到太陽系,從太陽繫到宇宙,何為外何為內?都沒有認識清楚。
《本經》傳承與演義出一部書叫《神農本草經》,是中醫藥理論。
《外經》與《內經》合二為一,天師岐伯傳承演繹出一部叫《黃帝內經》,是中醫基礎理論。
《難經》的傳承與演繹有《大唐西域》《黃帝九九八十一難經》等,是中醫醫藥、中醫基礎理論與中醫套用醫學。這三部書傳承、繼承與演繹究竟有多久的歷史?
《外經》含有自然規律的內容。
“混沌未分天地亂,渺渺茫茫無人見,自從盤古破鴻蒙,開闢從茲清濁辨”。這是跨越時空的語句。
真的讀懂《外經》與《內經》,經絡之謎可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