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八旗

外八旗,清代對八旗滿洲、蒙古、漢軍的一種稱法。與內務府三旗、王公府屬包衣五旗對稱時用之。以內務府三旗等視為“內”,故稱之為“外八旗”。嘉慶(1796—1820)時,內務府屬南苑所設總尉1人、防禦8人、驍騎校2人,“皆外八旗人”,即八旗都統屬下之人。相反,就蒙古諸盟旗而言,又稱為內八旗。京旗之稱內外,原出於敘事明晰起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