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縣禹王城漢代遺址

夏縣禹王城漢代遺址

夏縣禹王城漢代遺址位於夏縣禹王鄉的禹王村、廟後辛莊、郭里村一帶,因傳說夏禹曾在此居住過,故俗稱“禹王城”。據考證,禹王城即春秋戰國時的魏國國都安邑城,也是秦、漢及晉時的河東郡治所。遺址共分大城、中城、小城和禹王廟四部分。小城在大城的中央,禹王廟在小城的東南角,中城在大城的西南部。大城如梯形,總面積13平方公里。四面城牆皆版築夯打而成,北牆和西牆保存較好,除北牆外,其餘城牆都不直。東牆殘長1530米,西牆長約4980米,南牆長3565米,北牆長2100米,外側有護城壕。城北部有戰國時代的灰坑和灰層,城中部偏東的廟後辛莊以北,發現一處戰國中晚期的手工業作坊。中城方形,總面積6平方公里,其西、南兩城牆分別是大城的西牆和南牆的一部分,北牆長1522米,東牆現存長960米,城內遺物豐富,堆積層厚2米左右,有戰國時代遺存,但主要是漢代遺存。屬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夏縣禹王城漢代遺址
  • 總面積:13平方公里
  • 俗稱:禹王城
  • 類型: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遺址介紹
夏縣禹王城漢代遺址位於山西夏縣禹王鄉的禹王村、廟後辛莊、郭里村一帶,西北距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司馬光墓約3公里。因傳說夏禹曾在此居住過,故俗稱禹王城。據考證,禹王城即春秋戰國時的魏國國都安邑城,也是秦、漢及晉時的河東郡治所。據《史記·魏世家》載:晉悼公十一年 (公元前562)魏絳由魏(今芮城縣北)徙治安邑。至魏惠王三十一年(前339,按竹書紀年為梁惠成王九年,前361)“徙治大梁”。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在此設河東郡,兩漢、魏晉因之。北魏為北安邑縣,旋改為夏縣。隋徙治今夏縣,舊城遂廢。1959年、1961年和1962年,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員會曾對城址進行 3次調查。1967年對中城南部漢代冶鐵遺址進行發掘。禹王城為保存較好的東周及漢代較大型城址。198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城址有三重城垣,方向北偏東。大城平面略呈梯形、北窄南寬,周長約15.5公里。北牆、西牆和南牆西段保存較好,一般高出地面 1~4米,西牆最高處達8米。東牆大部僅存斷續殘基。城牆夯築,底部一般寬10~12米,西牆北段寬達22米。夯層厚6~8厘米。中城位於大城西南部,周長約 6.5公里。西、南牆利用大城城牆,西北、東南角經補修,現高約 4~5米,北、東牆現高 1~2米。牆夯築,寬5~7米,夯層厚約10厘米。小城位於大城中央,平面正方形,周長約 3公里。城牆保存完好,現高約1~4米,寬5~6米。夯層土質厚薄不一,可能經多次修築。東南角呈缺角狀,有一個方形夯土台基,每邊長約70米,高約 8米。上部為近世禹王廟廢墟。下部夯土層厚6~9厘米,夯窩直徑4~5厘米,含少量東周陶片。三重城垣皆有闕口,有的可能原為城門。大城西北部較高地方普遍分布春秋晚期至戰國的文化層,一般厚約 2米,遺物有鬲、罐、盆、豆等陶器和瓦類。中城內滿布漢代文化層,厚約 2米,遺物有漢代捲雲紋瓦當、“長樂未央”瓦當、“海內皆臣歲豐登熟道無飢人”字磚、“半兩”錢範、五銖、貨泉、貨布等錢幣以及盆、罐、瓮等陶器。採集的一件泥質灰陶缽腹壁外拍印“安亭” 2字。小城普遍有厚2~3米的文化層,下層出戰國遺物,上層則多漢代遺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