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小萬

夏小萬

夏小萬,男,1959年出生於北京。1982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第三工作室,獲文學學士學位。1983-1984年任機械工業出版社美編。創作"天體"""幻""魔-巴洛克""家庭"等組畫。1984年至今調北京中央戲劇學院舞台美術系,現任副教授,北京美術家協會會員,北京油畫藝術委員會委員、中國油畫學會會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夏小萬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北京
  • 出生日期:1959年
  • 職業:藝術家
  • 畢業院校:中央美術學院
  • 主要成就:北京美術家協會會員
    中國油畫學會會員
參展活動,藝術三議,懸浮的召喚,空間繪畫,早春圖,作品賞析,

參展活動

1985年"幻""自然""天地"參加在故宮舉辦的"十一月畫展"。
1987年"夢想""先靈""入圈"參加在中國美術館舉辦的"走向未來畫展"。
1988年"母與子""呼喚"參加在中國美術館舉辦的"中國現代藝術展"。
1991年"告別母愛""駭""空想天穹""初升的太陽""生涯""多么悲傷"等,參加北京"91三月畫展",香港漢雅軒畫廊舉辦的"後89中國新藝術展"。
1992年"浪子多情""牧人""迷狂""多么悲傷""生涯""告別母愛""空想天穹"等參加倫敦MARLBOROUGH畫廊"後89中國新藝術展"及在悉尼舉辦的同名畫展。
1993年赴日本參觀考察。
1994年"不再消逝""城市之光""浴"參加在中國美術館舉辦的"美術批評空年度提名展"。"墜落與期待"參加在中央美術學院舉辦的"四月畫展"。1996年"亦近亦遠""重複的開端"參加北京"重複開始"畫展。並赴俄羅斯參觀考察。
1998年"照照""漂浮""逃奔""1+1=?"參加匈牙利MEDIAWAVE光影藝術節邀請展。在香港SCHONEI畫廊舉辦"仰望的世界"個人畫展,並出版同名畫崗。
2000年"駭"入選"二十世紀中國油畫展"出版"夏小萬素描集"河北美術出版社。
2001年《黑底色系列》參加"焦慮素描形象展"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美術學院,《無題》參加"北京油畫邀請展"(北京國際藝苑),《形》系參加"成都雙年展2001"。

藝術三議

懸浮的召喚

1993年和1994年,他內心中積壓的火山熔岩似乎已經噴射殆盡,剩下的只是火山灰結成的冰涼驅殼。他感到了這種空虛:“雖然我還在畫天地、人形,但是我知道它們已經什麼都不是了,是沒有生命的形式了。”之後是一個漫長的重新摸索過程,他一點一點否定自己,最後甚至拋棄了曾經作為立身之本的油畫。但一旦達到這一步,那也就標誌著“否定”的盡頭和重新積累的開始。他回到素描,手底不斷湧現出隨意編造的人體。他的技術已經如此純熟,無須再去參照模特揣摩造型的準確,因此這種素描猶如“造人”,他也不斷地從米開朗基羅“西斯廷教堂”等範例中體會這種創造的樂趣。如此韜光數年,直到一個新的挑戰降臨:2003年他在北京今日美術館展出紙上作品,突然面對幾百平米的一個空蕩場地。為什麼平面的張力在空間面前總是顯得那么微弱?如何能把空間和繪畫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能不能在把空間放到繪畫裡的同時也把繪畫放在空間裡?他對這些問題考慮的結果,又是一系列懸浮的圖像。
作品展作品展

空間繪畫

有一種繪畫,我們可以稱之為“關於繪畫的繪畫”,意思是藝術家通過這些作品---而非文字---去思考繪畫的本質和局限。夏小萬的“空間繪畫”屬於這種作品,因為引導他進行探索的既不是對某種風格的迷戀也不是對某個概念的執著,而是對繪畫的反思。
作品展作品展
這個系列的實驗從2002年今日美術館展覽以後開始,至今仍在進行,其手段是把平面繪畫解構為多層透明介質上的圖像,再將這些“切片”(cutsections)重構為一個縱深的三維畫面。從小面積的有機玻璃板到數米高的大型透明薄膜裝置,從彩色鉛筆到特製的玻璃彩,從疊壓組合到分層裝置,這個探索的過程既是技術的,又是視覺的和理念的。
首先的一個問題是:什麼是夏小萬“空間繪畫”中的“空間”?美術史中使用的“繪畫空間”(pictorialspace)一辭通常指藝術家在畫面中構造出的虛構空間,在文藝復興後的藝術中特別指透視、明暗等方法表現出來的三度空間。在阿爾貝提看來,由於這些技法的發明和使用,藝術家得以把一幅不透明的畫布轉化為通往另一世界的窗戶。在這種藝術表現中,畫布的物質存在在表面上消失了,但在實質上並沒有消失,因為它仍然決定著整幅作品的“二維”性質。媒材的表面(surface)和繪畫空間始終處於一種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約的協商關係中。“空間繪畫”中的“空間”和這種傳統的空間概念既有聯繫也有很大不同。其聯繫在於每件“空間繪畫”仍然強調正面的視點,也依然運用透視、明暗等技法建構形象。但是由於作品使用的不是畫布而是透明的玻璃或薄膜,繪畫形象和媒材之間的張力被消解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系列局部圖像在畫面外部的重疊組合,造成一個“懸浮”著的完整形體。藝術家的企圖是把繪畫從媒材的約束中解放出來,創造出三維空間中的“自為”圖像(autonomousimage)。
作品展作品展
由於“空間繪畫”實際上是對二維繪畫的解構和重構,夏小萬把它看成是在空間中---而非在平面上---作畫的行為和結果。每片透明玻璃上的局部形象因此可以說是繪畫行為在三維空間中的動態痕跡(trace)。這種動態繪畫不同於“行動繪畫”(actionpainting)的概念,因為“行動繪畫”最後達成的仍然是靜態的獨立畫面(self-containedcomposition)。夏小萬更希望把這個過程想像成舞蹈的圖象化:如果能夠用畫筆把舞蹈的軌跡連續顯現,那么繪畫和舞蹈的聯繫就會大大超出對舞者瞬間形象的機械捕捉。
“空間繪畫”的另一層意義是對“觀看”的重新定義。由於多層玻璃的使用,當觀看者的位置發生變化,圖形也隨之變化,造成與傳統繪畫定點觀看方式的一個重要分野。夏小萬解釋說:我們所說的空間、三維、焦點透視等等這一套原理,圍繞的實際上是一個瞬間的投影學意義上的觀看圖形。它驗證的是一套科學原理,並不是人的實際觀察。透視學實際上就是一個科學實驗,是一個結果。人們拿一塊玻璃,根據它的平面上的投影研究,這就是最初的投影學,據此研究出焦點透視。但這不是人的真實觀察,而是有假定前提的。就是說有一個固定視點,以這個視點為絕對依據,找出透視的原理,計算出結果。為什麼這不是人的實際觀察?因為人是有兩個視點的,當我們捂住一隻眼睛的時候得到一個視像,捂住另外一隻眼睛就得到另外一個視像,人的視像是這兩組視像的重疊。所以我們把平面投影圖像技術理解成和我們的視覺經驗相同的結果是個錯誤。應該說它驗證的是一個科學化的技術結果,而不是人的觀察。特別是在藝術裡面,應該是記錄人的運動的觀察,而不是一個固定的觀察,甚至是單視點的觀察。中國的繪畫裡始終也有透視,並不是沒有透視,但為什麼沒有焦點透視?我覺得要解決的課題不一樣:中國人一直研究的是人的觀看過程,記錄的是對觀看體驗的描述;西方人更像是圍繞著圖像技術進行的科學實驗,如何計算焦點透視,如何分析光譜,因此從認識上是固定的,不會把時間過程記錄下來。對他說來,“空間繪畫”是空間性的同時也是時間性的,因為它包含了“創造過程”和“觀察過程”的可能性。一旦了解這後一層含義,我們也就可以理解為什麼當他畫出第一張“空間繪畫”時會喜出望外地宣稱:我終於可以用兩隻眼睛看畫了!
作品展作品展
作品展作品展

早春圖

《早春圖》適於這種再現,首先還不在於這是一幅著名的古代山水畫精品,而是因為畫家郭熙給我們留下了一篇題為《林泉高致》的討論山水畫的文字。他對繪畫的理解在11世紀的世界上絕對是無出其右,甚至直到今天也仍然令人驚嘆。我們可以把《早春圖》和《林泉高致》對讀;而當我們這樣做的時候,我們實際上是把這張畫當作一幅“關於繪畫的繪畫”,希望從中發見郭熙對繪畫的批評和想像。上文談道夏小萬的“空間繪畫”也是作為“關於繪畫的繪畫”而創造的。以這個方式重現前者,所獲得的不僅是圖像的轉譯,而且是古代和當代兩個畫家及兩種繪畫理念之間的磋商。
《林泉高致》中的一個關鍵概念是作為繪畫對象的“真山水”:它並非是一時一地的特殊自然現象,而是各種山川形態、四時陰晴、遠近距離的綜合。遠望真山水,觀者看到的是山川的總體形勢;近觀的時候看到的則是木石的質地。真山水在四季的面貌各有不同:春季融融恰恰、夏季蓊蓊鬱郁、秋季轉為疏薄、冬季陰雲黯淡。畫者需要看到這種“大象”,而非拘泥於對靜態外貌的斧鑿,所創造的畫面才會富有生命。
作品展作品展
虛幻不定的雲氣和煙嵐賦予真山水變化的性格和表情:春天的山似乎在淡淡微笑、夏天的山蒼翠欲滴、秋天的山明淨如妝、冬天的山慘澹沉寂。如果畫者能夠看到這些“大意”而不流於對細部的刻畫,那么他就能捕捉住山水的靈氣。真山水中有風有雨,但是入山的觀者卻又找不到風聲雨足的起止之處。真山水中陰晴變幻,但是入山的人將找不到陰晴幻滅的蹤跡。因此郭熙大聲疾呼了:山近看如此,遠數里看又如此,遠十數里看又如此,每遠每異,所謂“山形步步移”也。山正面如此,側面又如此,背面又如此,每看每異,所謂“山形面面看”也。如此是一山而兼數十百山之形狀,可得不悉乎!山春夏看如此,秋冬看又如此,所謂“四時之景不同”也。山朝看如此,暮看又如此,陰睛看又如此,所謂“朝暮之變態不同”也。如此是一山而兼數十百山之意態,可得不究乎!
作品展作品展
這實在是了不起的大胸懷、大抱負:在一山中綜合幾十、幾百座山的形狀,綜合它們正反向背的種種姿勢,綜合它們的“四時之景”與“朝暮之態”,哪一個真正的山水畫家不會為此神往?那一個真正的山水畫家不希望對此深究?
作於1072年的《早春圖》無疑是這種深究的結果。整個畫面中雲霧迷濛,山巒時隱時顯,猶如一條見首不見尾的蛟龍,沿著畫面中軸線蜿蜒上升,愈翻而愈高,愈翻而愈奇,在盤旋轉折之中顯示出正側反背的種種姿態。遠處的山峰揖讓顧盼;近處則是怪石林立,古木參差。石間一道飛瀑流泉,潺潺而下,造成一脈生機。中景的山巒被兩峽谷左右挾持,左邊的峽谷荒涼蕭索,右邊的峽谷則是生機盎然,其中層樓高閣隱隱約約,有若桃源仙境。很明顯,郭熙所創造的這幅“真山水”是涵蓋了陰陽五行四時的宇宙圖像,是飽含生命的有機整體。對它最好的描述和分析就是《林泉高致》的首章“山水訓”。學過中國美術史的人都知道“山水訓”中的一段名言:“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畫凡至此,皆入妙品。”觀看郭熙的《早春圖》,我們可以感到仿佛身置其中,在山間徘徊倘佯,甚至和山間的旅人漁父晤面對話。但夏小萬的《早春圖》有把郭熙的這段話進一步實體化了:他的觀眾確實走進圖中,在這幅高達9米高的“空間繪畫”里徘徊遊歷。繪畫在觀者的眼裡消失了:當觀者一步步走近,然後走入這個作品,《早春圖》從“可望”變成“可行”、“可居”、“可游”。觀者和繪畫的二元存在消失了---正如《林泉高致》中所說:真山水中有風有雨,但是入山的觀者找不到風聲雨足的起止之處。真山水中陰晴變幻,但是入山的人將找不到陰晴幻滅的蹤跡。
作品展作品展

作品賞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