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午後之夢序曲

德國作曲家孟德爾頌在十七歲時創作的管弦樂序曲代表作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夏夜午後之夢序曲
  • 外文名:Overture to Shakespeare's A Midsummer Night's Dream
孟德爾頌作曲:雅各·路德維希·費里克斯·孟德爾頌·巴爾托迪(1809-1847)德國著名作曲家。他1809年2月3日生於漢堡一個富裕而素有教養的家庭,他的祖父是著名的猶太哲學家,父親是銀行家,母親在當時以廣博的文化素養和音樂才能聞名。孟德爾頌童年時代住在柏林,他從國小習鋼琴和音樂理論,九歲時便以鋼琴家身份在音樂會上演奏鋼琴,十一歲開始嘗試創作各種類型的音樂作品。由於他生活在一個有文化的家庭里,經常能在家庭星期日聚會裡接觸到文化知識界的卓越代表如海涅、黑格爾、斯文德、韋伯、莫舍列斯等人,在這樣的環境薰陶和教育下,他的精神和創作部成熟得很快。他寫作著名的《仲夏夜之夢序曲》時,才只有十七歲。他在少年時代致力於充實自己多方面的知識,終於成為當代最有文化修養的藝術家。1835年他在萊比錫定居後,在他的影響下,萊比錫成為德國第一個音樂中心。他的最傑出的事業是在1843年創辦了德國第一所音樂學院--萊比錫音樂學院。以他為中心的萊比錫樂派系統積極地傳播德國古典音樂作品--除了1829年在柏林使巴赫的被埋沒一百多年的《馬太福音書耶穌受難樂》重見天日外,還組織了按歷史次序編排演奏曲目而連續舉行的音樂會,演奏了亨德爾的神劇、海頓的交響曲和清唱劇、貝多芬 的《莊嚴彌撒樂》和《第九交響曲》等。舒伯特的《C大調交響曲》在1838年被舒曼"發現"後是在孟德爾頌指揮下在萊比錫首次演出的。 他的主要作品有:五部交響曲(以《第三(蘇格蘭)交響曲》、《第四(義大利)交響曲》最著名)、七部序曲(以《夏夜午後之夢序曲》、《芬格爾的洞窟》最為著名)、還有《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及大量的鋼琴、大撮琴等器樂作品。他還獨創了"無言歌"這種鋼琴曲體裁。  孟德爾頌的作品,把浪漫主義的特點與古典主義的特點交織在一起,既帶有古典主義作品的嚴謹邏輯性,又帶有浪漫主義的幻想性格。作品風格素以精美、幽雅、華麗而著稱,被譽為浪漫派作曲家中的抒情風景畫大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