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堅勇

夏堅勇

夏堅勇,江蘇海安人。1976年畢業於江蘇師範學院中文系,後又畢業於南京大學作家班。歷任農民、通訊員、教師,江陰市文化局創作室創作員。江陰市政協委員。1973年開始發表作品。著有小說《吹皺一池春水》、《巴黎女士》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夏堅勇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江蘇海安
  • 畢業院校:南京大學
  • 代表作品:《淹沒的輝煌》,《金粉殘陽》等
個人履歷,個人作品,《湮沒的輝煌》,《大運河傳》,《七月七看巧雲》及《金粉殘陽》,

個人履歷

1989年畢業於南京大學中文系。1979年開始專業文學創作,先後發表(出版、上演、拍攝)大型劇本10部(其中話劇6部、電影2部、錫劇2部)、中篇小說10部、短篇小說30多篇、散文專著3部,總字數達200多萬字。1989年獲中國作家協會和中華文學基金會頒發的莊重文文學獎。1994年,話劇劇本《金粉殘陽》獲中國戲劇家協會頒發的首屆曹禺戲劇文學獎提名獎。1996年,系列文化散文《湮沒的輝煌》出版,4次再版,發行10餘萬冊,獲中國作家協會頒發的首屆魯迅文學獎和江蘇省首屆紫金山文學獎及江蘇省“五個一工程”獎。2002年,長篇文化大散文《曠世風華——大運河傳》出版,該書先後榮獲江蘇省“五個一工程”獎和首屆中國出版集團圖書獎。其早期的小說和劇作風格清新,富於生活氣息,被認為是“變革時期的鄉村編年史和風俗畫”,後期的散文創作以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強烈的現代意識見長,是國內文化散文的代表性作家之一。現為江陰市文化局創作室主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1993年享受國務院發放的政府特殊津貼。

個人作品

《湮沒的輝煌》

1996年,夏堅勇的文化大散文《湮沒的輝煌》一經東方出版中心出版,這位生活於江蘇江陰的作家立時名聞全國,《湮沒的輝煌》與余秋雨的《文化苦旅》當時並列為文化散文之翹楚,有人甚至更鐘情於夏堅勇渾闊質樸又冷峻激盪的文風。《湮沒的輝煌》榮獲首屆魯迅文學獎。夏堅勇,這位守於基層文化局創作室的文化幹部,也成了江蘇作協的一塊寶,《湮沒的輝煌》同時榮獲江蘇省紫金山文學獎。
目錄:
修訂版自序
台灣版自序
初版自序
寂寞的小石灣
驛站
湮沒的宮城
東林悲風
小城故事
走進後院
百年孤獨
瓜洲尋夢
遙祭趙家城
泗州鉤沉
石頭記
洛陽記
英雄賦
戰爭賦
母親三章

《大運河傳》

時隔6年之後,2002年國慶前夕,夏堅勇又捧出了一部25萬字的大散文《大運河傳》。水,自然的水,涌動的水;河,歷史之河,民族之河,———較之《湮沒的輝煌》,這一次,夏堅勇把他的激情、才思通過大運河而體系化了。大運河在他筆下是一個擬人化的抒情對象。全書“時間篇”與“空間篇”的結構便把二千四百多年來華夏民族的戰爭與和平、陰謀與愛情、宮闈秘事與大野風雲、政治家的鐵腕與民眾的苦難,透過大運河的波濤洶湧凸現。四千里長河上下,從人文風情到地理物候,從光風霽月到水木清華,大運河周邊的色彩、氣息、生活情調在作家筆下都有精細入微的描寫。以思想的力量去穿透、批評傳統文化,宏闊與精微美妙結合,提倡科學、民主、自由、創造的精神———這是《大運河》在時下眾多的休閒時尚散文中,以大氣象、大格局、大精神鶴立雞群之所在。這是東方出版中心唯一一部向十六大獻禮的重點書目。著名散文家袁鷹稱此書氣勢恢宏,理、情、文皆為上乘。吳泰昌稱比《湮沒的輝煌》更從容、圓熟,是一部厚重之作。著名評論家丁帆認為此書是悲情浪漫主義風格。
目錄:
序篇
第一章
空間篇
一、江南
二、六朝舊道
三、蘇州
四、吳越風情
時間篇
1.《春秋》中的密碼
2.行進在形航道上的艦隊
3.冤家
4.主奴之間
5.邗溝
6.鐵血殘陽
第二章
空間篇
五、水、女人和歌謠
六、揚州
七、生命的風景——里下河
八、雄渾與苦難的記憶
九、清溪館與清晏園
時間篇
7.千秋功罪
8.楊廣的目光
9.南方的誘惑
10.千里長河一旦開
11.雄視四方
12.盛世
13.江都
第三章
空間篇
十、與黃河的糾纏
十一、生命的風景——中運河
十二、兩位老人的目光
十三、東昌
十四、臨清的磚
時間篇
14.從上都到大都
15.馬背上的民族
16.巨人的對峙
17.水!水!!
18.會通河
19.通惠河
20.賈魯的悲劇
第四章
空間篇
時間篇
附錄

《七月七看巧雲》及《金粉殘陽》

如果把作家比做體育比賽的選手的話,那么夏堅勇該屬力量型的那一類。他粗壯的體魄與文人的纖細迥然有別。他樸實而謙遜,對於自己花二年時間找資料泡書堆的寫作經歷,對於自己花二個月的時間對大運河進行考察的走路經歷,絕對惜語如金。他不屑於做明星作家,而寧願沉潛於寂寞。他是那種表面不動聲色、給你以相當的安全感,可是一不小心揮起拳來卻可以將無數喧譁做秀之輩掄倒的那種人。翻開他的文字簡歷,才知夏堅勇在文壇的“資深”:作品有短篇小說《七月七看巧雲》等30餘篇、中篇小說10部、舞台劇本和電影文學劇本近10部。1989年獲莊重文文學獎,1994年話劇《金粉殘陽》獲首屆曹禺戲劇文學獎。江蘇省作協有意將夏堅勇調到南京,但夏堅勇寧願守著江陰這塊老土地。他用調侃的語調戲稱“不是有很多大文學家是小地方出身嗎?”
在夏堅勇作品的研討會上,也有人對《大運河傳》指出了一些不足之處,但幾乎所有到會的人都一致稱讚夏堅勇作品的語言之美。那種洋溢著詩情與浪漫的想像、飽含著哲理的優美語言是夏堅勇作品的一個成功招牌。而文學語言哪裡又是招手即來之物,那是要靠人“養”著的。真正的驕傲絕非在於喧譁做秀,而是錦衣夜行。作家的寂寞、艱苦,不屑於世俗標準,堅持自己獨立的判斷與趣味……最後,“嘩”一下,在語言之美上就體現出來了。而要保持那股“氣”,一以貫之,非有內在力量不可。語言如果像一條滔滔之河的話,它的源頭在於作家的心靈氣質或者人格修養。
夏堅勇的人和書,叫人想起一句老話,叫做:功夫不負有心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