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聖寺(山西榆社縣郝壁村寺廟)

壽聖寺位於山西省榆社縣東南15公里的郝壁村 ,該寺坐北朝南 , 現存建築五座 , 中軸線上由南至北依次為山門、南殿、正殿 , 山門至南殿之間設東、 西配殿,其中山門為宋代遺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壽聖寺
  • 所屬年代:宋代
該寺其餘建築皆為明、 清建築,依據碑文記載,寺內現存清康熙四十七年( 1708年 ) 與乾 隆元年 ( 1736年 ) 重修碑記兩通。 乾隆碑載:“榆之邑之南去城三十里許有村 ,曰 郝 壁 , 寺 曰 壽 聖 寺 , 賜 額(於 ) 熙寧元年……”。
康熙碑載:“關王、 二郎並山門、廊房俱然新矣……”。由碑文記載可知 , 該寺宋熙寧年間就已存在 , 清康熙時進行了較大的整修。 但經實地勘察 , 發現只對山門進行了部分構件的整修和整體油飾彩畫 , 其主體結構未作大的變更 , 宋代構件占山門全部遺構的 80% 以上。
該寺山門坐北向南 , 面闊三間( 976厘米 ) , 進深三間 ( 633厘米 ) , 闊深之比為 3∶ 1. 95,當心間面闊為 330厘米 ,次間面闊為 323厘米; 兩山設山柱各兩根 , 進深亦為三間 ,當心間 328厘米 ,次間為 152. 5厘米。 平面柱網布置為不規整形式 。山門的檐柱減去了後內柱,這種減柱造始於五代及宋 , 盛行於金元時期。 現存宋代建築多為面闊進深各三間之殿 , 並多為減去前或後內柱 , 以增加殿內空間 , 擴大平面使用功能。這種作法以晉城青蓮寺釋迦殿 , 小南村二仙廟後殿; 高平開化寺大雄寶殿 , 崇明寺中佛殿;榆次永壽寺雨花宮等為佐證。就太原晉祠聖母殿而言 , 其前檐老檐柱置於諸牽之上 , 亦屬減柱造。
大木結構及斗拱梁架,該寺山門梁架為四架椽三椽眜前對諸牽用三柱 , 單檐不廈兩頭造、 廳堂式建築 。梁架所施構件形體整潔 , 製作規整 , 卷殺圓和 , 攀間拱枋用材統一 , 縱橫結構嚴謹。平梁卷殺圓和 , 用材規整 , 其上立蜀柱由駝峰過渡。 明間脊部攀間由替木、 單材令拱組成。次間脊部攀間拱 , 為半拱連身對隱。 每縫令拱兩側附以叉手捧戧 , 叉手下踏平梁之背 , 上與令拱相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