壺垌

壺垌,位於廣東化州那務鎮北部,距鄰鎮播揚8公里,南抵廣東新時代農場,東西北面均與鄉村接壤,是通往廣西的必經之地,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屬於自然村莊,又是傳統的圩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壺垌
  • 外文名稱:HuDong
  • 別名:壺垌圩
  • 行政區類別:鄉村、圩集
  • 所屬地區:中國華南
  • 電話區號:0668
  • 郵政區碼:525139
  • 地理位置:廣東省化州市那務鎮北部
  • 方言粵語-吳化片-化州話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廣福廟、天鴻寺、壺垌文化廣場、壺垌糧倉舊址
  • 車牌代碼:粵K
  • 教育機構壺垌中學、壺垌國小、壺垌幼稚園
  • 醫療機構:壺垌第一、二、三、四衛生站
  • 銀行網點:化州市農信社聯合社壺垌分社
  • 樓盤:水岸華庭
  • 圩日:農曆每旬二、五、八日
  • 村莊榮譽:民主法制示範村、種養文明示範村
概述,地名來歷,大事記,解放前,解放後,名人,英烈,

概述

清代道光年間,壺垌始建圩場,只有一條小街道,居民的房屋高矮不一,參差不齊,都是磚木結構的平房,居住條件很差。居住在此的商販,利用自己的住房開鋪經營,或在自家門前擺攤,早設夜撤。外地商販貨攤隨地擺賣,農民出售的農副產品,多是在圩道屋檐下擺賣或遊走叫賣。貨物流通,多是靠肩挑、人抬、牛拉、馬馱。壺垌圩臨近陵江,在過去,當地居民曾肩挑河水飲用。
廣東省化州市那務鎮壺垌村
光緒年間,壺垌圩集的市場管理主要是由居民推舉的圩長負責;到了光緒三十三年,化州商會成立,各圩集相繼回響,壺垌成立了化州商會壺垌分會,並擁有自己的組織架構和規章制度,滿清顛覆、民國成立以後,改為化縣商會壺垌分會,負責處理和協調商賈之間的糾紛,維護商民合法權益,辦理地方當局委辦事宜。
自清代至民國時期,壺垌在地方政治、商貿發展進程中均占據著重要的位置。歷史上,壺垌曾多次發生戰役,清同治元年至次年春天,大洪國義軍一度占據著壺垌,當地及周邊鄉村的居民紛紛外逃避難,期間義軍數次與清軍交火,戰鬥激烈。研究大洪國的歷史,是繞不開壺垌這個地方的。
民初,化州改化縣,行政區劃沿襲清末,壺垌仍為陵羅鄉進二都,當時的壺垌經濟規模小,發展落後。茂名縣人方容軒在壺垌圩開辦了協德號分店(俗稱壺垌協德公司),主要經營紙料、煤油、海產品、糖、副食品等日常用品,另有阜昌典當行、遠興號等大小商號和和各種攤檔。辛亥革命以後,由於戰亂頻繁、政局動盪,壺垌的經濟民生比前清更為衰敗,加之鼠疫流行,命喪者眾多,一片民不聊生之景象。二次北伐後,南京國民政府形式上統一中國,重划行政建制,壺垌圩先是化縣第七區公所駐地,管轄範圍包括今天的那務、播揚、寶圩三鎮;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實施新縣制,調整縣以下行政區劃,原第七區改為壺垌鄉,屬甲等鄉,直轄於第二區,管轄範圍縮小為周邊村莊。民國十九年至二十五年,軍閥陳濟棠獨立廣東,與南京的中央政府分庭抗禮,號稱“南天王”,陳主導下的廣東省政府重民生、興文教、推行工業建設,意在建成三民主義的新廣東,那時,社會安定,物價穩定,壺垌在農業、手工藝和水陸交通等各方面均有一定的發展,化縣郵政局還開通了縣城至壺垌的郵路。
清《化州志》標註的壺垌區點陣圖清《化州志》標註的壺垌區點陣圖
1949年10月下旬,壺垌解放,國民黨政權的統治宣告結束,從屬於化北區。1951年1月,中共化縣委員會以第五區林塵鄉第一行政村為土改試點,七區壺垌及其他個別行政區等村莊為附點開展土地改革試點工作。1952年12月,全面開展土改,成立村農民協會,建立貧僱農小組,鬥爭地主階級和反動富農,通緝逃亡敵對分子,沒收和徵收地主與富農的土地、山林、魚塘、耕牛、農具等個人財產及房屋、糧食、家具等生活資料。1953年後,全縣土改結束,撤銷7區建制,重設13區制,壺垌先後被劃歸化縣第十區公所、那務鄉政府、那務區、那務公社、那務區公所、那務鎮政府等管轄。1957年3月至1958年8月為縣轄鄉時期,其中,1957年3月至1958年5月間,壺垌鄉由化縣人民委員會直接管轄,此後為適應農業合作化和農業生產發展的需要,合併於那務鄉政府。
新中國成立以後,壺垌圩面積逐漸擴大,由原來的一條圩道,增至兩條,圩道不斷拓展,居住人口日漸增長,其中非農人口占絕大多數。隨著社會經濟建設的發展,壺垌也有了較大的發展:整治了圩道污水橫流的形象,並進行了圩道硬底化,擁有100多間商鋪,農業銀行、農村信用社均在該村設立營業點,創辦了酒廠、木業加工廠、手袋廠等一批鄉鎮企業,建起了鋼筋混凝土的村委會辦公樓和農貿市場,興建了電影院、文化廣場等各種娛樂場所,新建及擴建了壺垌中國小校和幼稚園。壺垌圩的圩道及圩邊都已安裝了路燈,為民眾出行提供了便利,增添了現代化色彩。
壺垌肉菜市場壺垌肉菜市場
壺垌直距市區54公里,水陸交通發達,是化北的交通樞紐。民國時期,壺垌陵江河段有專門從事水道運輸的木帆船。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商品經濟發展迅速,車輛不斷增多,交通流量日益增大,壺垌大沙嶺開辦了加油站,以滿足機動車輛運營的用油需求,並成為了民眾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後廢棄,另於新公路旁開辦新加油站。在壺垌,每天都有通往廣州深圳東莞等經濟發達城市的客車經過,搭載壺垌及周邊村莊的乘客出外發展致富。
自改革開放以來,外出務工經商的人口激增,進而增加了當地居民的總體收入,促進了經濟發展,改變了圩市原本落後的面貌,可以說,壺垌今天的發展成就,主要是由當地外出打工者來推動的,這是打工經濟的鮮明體現。
今日之壺垌,商賈雲集,市場繁榮,百業興旺,經濟不斷深入發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變化日新月異,一片勃勃生機。該村先後榮獲全國民主法制示範村,廣東種養文明示範村等榮譽。在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的指引下,全村上下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大力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切實改善民生,同心同德,艱苦奮鬥,求真務實,銳意進取,為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加快城鎮化進程,集聚發展要素,實現建設幸福家園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
壺垌國小校園壺垌國小校園
潮起陵江綠滿眼,乘勢而上圖富強,在不久的將來,呈現在世人眼前的將是一座美麗、繁華、和諧的新市村。

地名來歷

圩集因在似壺狀的田垌而得名。

大事記

解放前

壺垌歷史悠久,明洪武年間,化州設四鄉十七里,壺垌歸屬陵羅鄉。
萬曆年間,壺垌冼太宮建成。
清道光七年(1827年),壺垌開圩。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州設四鄉二十七都,壺垌屬陵羅鄉進二都。
鹹豐三年七月(1853年),廣西謝八率領義軍進攻壺垌,後被擊敗。
鹹豐五年三月(1855年),廣西余其璽率義軍進壺垌,遭官兵襲擊,余其璽敗退。
同治元年正月(1862年),大洪國起義軍攻破壺垌堡,占領了壺垌;七月,官軍對駐守在壺垌的大洪義軍發起猛烈進攻,後大敗;翌年春,義軍撤離。
同治六年(1867年),壺垌累功坡人李鴻文中舉人。
光緒二年(1876年),李鳳文(李鴻文之弟)中舉人。
民國初期,茂名縣人方容軒在壺垌圩開辦了協德號分店(俗稱壺垌協德公司)。
民國十年(1921年),縣署裁撤警察事務所,改為公安局,下設區署,第七區署設於壺垌圩。
民國十三年(1924年)5月,壺垌黃彰英入讀廣州黃埔軍校第一期。
民國十五年(1926年)1月,壺垌莫宴琦入讀黃埔軍校第四期步兵科。
同年7月,黃彰英參加北伐,後在江西南昌陣亡。
同年(1926年)秋,莫宴琦陣亡於北伐戰場。
民國十七年(1928年)5月,中共化縣縣委機關轉移至播揚江佩,途經壺垌。
同年(1928年),北伐結束,國民政府重新訂立組織法,據此,化縣劃分7個區,第七區公所駐於壺垌圩。
民國二十年(1931年)4月,第七區署改為壺垌公安分局。同年,修築合江—壺垌段的化寶路線,抗戰時被破壞,不能通車。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區公所創辦民眾閱書報處,以開啟民智、擴大民眾視野。
同年,縣政府推行合作事業,籌建耕牛、保險、灌溉、農產品運銷和消費合作社。
民國二十六年間(1937年),壺垌已通電話。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縣府開通縣城至壺垌的郵路。
民國三十年(1941年),壺垌高車鄉紳李特之創立陵秀中學,學校初建於那務圩東面,後再遷移,現址位於圩西側。
壺垌百年老字號“美容居”壺垌百年老字號“美容居”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實施新縣制,調整縣以下行政區劃,全縣設2區,1鎮,39鄉,486保,6586甲,原第七區改為壺垌鄉,屬甲等鄉,直轄於第二區。
民國三十一年至民國三十四年間,裁撤區署,改為派出所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廣西會戰前夕,國民黨中將張炎來壺垌視察,發動民眾抗日,並前往陵秀中學作抗日演講。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7月,李特之創建壺垌中學
同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民眾歡騰,爆竹聲震天。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春,中共化縣黨組織領導建立新江區人民政府,區府設在壺垌圩頭的黃氏宗祠,與國民黨地方政權並存。
同年秋,壺垌國小由黃氏宗祠遷至大旺垌黃氏厚庵祠。
同年,革命烈士王懷勛來壺垌開展革命活動。
同年,據統計,壺垌共有國民黨員56人。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5月10日,中國青年黨廣東省化縣黨部成立,壺垌黃人立當選為執行委員會主席。
民國三十八年10月下旬(1949年),在解放大軍壓境的形勢下,壺垌鄉長同意接受和平解放,向中共化北游擊隊投誠,移交鄉政權,周邊村莊紛紛歸附。

解放後

1949年11月,原布防於高州南塘鎮的解放軍第二野戰軍第四兵團第十四軍進駐壺垌,是月,壺垌鄉人民政府成立,設鄉長。
1950年3月-1953年,壺垌黃氏宗祠被征作化縣第七區府駐地。
1950年4月,中共化縣第七區委員會成立,進駐於壺垌黃氏宗祠。
1951年1月,開展土改試點工作。同年春,成立農民協會。
1952年12月,全面開展土改。
同年,為配合土地改革運動,化縣人民法院在壺垌設立第七區土改法庭,於1953年5月撤銷,1955年設審判站,是年底撤銷。
1957年3月,縣撤區並鄉,原13區被撤銷,區轄162個小鄉並為59個大鄉,中共壺垌總支部成立。
同年5月21日,壺垌鄉發生龍捲風,毀壞房屋827間,壓死1人。
同年6月,全縣59個鄉再合併為30個鄉,各鄉成立黨委會。
1958年2月,傳統圩日被廢止,實行“十天兩圩”的統一圩日,但廢而不止,民眾趁圩仍按以往圩日。
同年5月,全縣30個鄉合併為14個鄉,壺垌劃歸那務鄉管轄。
同年9月,縣進行聯鄉並社轉公社,實行政社合一,壺垌改制為生產大隊。
同年,化縣與吳川縣合併,改稱化州縣。
1959春,化州縣那務至寶圩路段30.7公里公路建成,連線化州—那務線,稱化寶線,途徑壺垌。
1961年9月,化州縣劃分13個區,壺垌從那務公社分出,另成立壺垌公社,直屬於那務區,下轄10個生產大隊。
1962年,修築壺垌—水井垌公路,全長7公里,沙土路面。
1963年1月,撤銷13區建制,壺垌公社合併於那務公社,改制為壺垌生產大隊。
1966年8月,開展“破四舊”運動,廟宇被拆,神像遭焚。
1968年,壺垌大隊革命委員會成立。
壺垌村元旦文藝晚會壺垌村元旦文藝晚會
1969年9月,壺垌水輪泵站建成並投入使用。
1974年6月,化州實行逢五逢十的統一圩日,但周邊村民仍然按傳統圩日趁圩。
1976年10月,壺垌廣大幹部民眾隆重集會遊行,慶祝粉碎“四人幫”的偉大勝利,歡騰一片,鞭炮脫銷、燒酒賣光,喜慶空前。
1979年3月,壺垌圩恢復傳統的每旬3圩、鄰圩交叉的集市圩期。
同年春,壺垌大隊革委會恢復為大隊管理委員會。
是年,壺垌圩建成區面積0.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560人,市場1個,商鋪50多家,住宅建築面積0.79萬平方米。
1980年,壺垌學校招收學前班
1981年,壺垌中國小校分離。
1983年10月,那務公社改制為那務區,壺垌撤生產大隊設鄉,原大隊管委會改為鄉人民政府(屬一級政權),鄉以下自然村改制為村委會。
1984年下半年,各村委會組建村農工商經濟合作社。
1987年3月,那務撤區建鎮,壺垌鄉政府更名為壺垌村民委員會,下轄村委會改為村民小組
1989年春,撤村民委員會,設壺垌管理區辦事處,作為鎮政府的派出機關,村民小組一律改為村委會。
1992年,組建壺垌村經濟聯合社。
1999年春,全市農村管理區改制工作全面鋪開,廢管理區建制,重設村民委員會,由村民民主直選村官,下轄村委會復稱村民小組。
2012年,重設壺垌村經濟聯合社。

名人

李鴻文:累功坡人,清同治丁卯年舉人,曾任化州石龍書院院長。
李應珏:字玉山,累功坡人,秀才出身,歷任蒙城知縣、安徽提督學政,晉授榮祿大夫,賞戴花翎二品頂戴。
李鳳文:清光緒丙子年舉人,李鴻文、李應珏胞弟。
李特之:高車人,開明紳士,創辦了那務中學和壺垌中學,是那務現代教育奠基人。
李安華:累功坡人,原中國航天部五院511所黨委書記。
李倩:累功坡人,教授,博士生導師,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李安華之女。
李藝:累功坡人,中國航天機械高級工程師,李安華之子。
陳孫藝:壺垌圩人,華東理工大學畢業,工學博士,高級工程師。
黃龐成:壺垌圩邊人,北京政法大學畢業,茂名市公安局黨委委員、紀委書記。
黃美賢:壺垌圩邊人,陝西交通大學畢業,茂名銀監分局監管科科長。
楊權:官田人,中山大學畢業,化州市自來水公司經理。
黃萬有:坡氹人,北京農業工程大學畢業,廣東省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大壩中心常務副主任。
黃太安:坡氹人,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援越抗美,被授予“榮譽軍人”稱號,榮立三等功兩次,曾任化州市那務鎮人民法庭庭長。
陳運勇:章義埌人,化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陳斯紅:女,壺垌圩人,留學瑞典,獲碩士學位。
陳孫榮:壺垌圩人,化州市農業局高級農藝師。
施英:壺垌圩人,深圳市南山區園林綠化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施耀勇:壺垌圩人,廣州市荔灣區衛生局業務科科長。
施耀強:壺垌圩人,暨南大學畢業,《深圳青年報》創辦發起人之一。
施耀幸:壺垌圩人,華南師範大學畢業,原茂名石化第三中學副校長,中學高級教師。
陳子茂:鄧塘人,茂名市名中醫、當代作家、文學家。
莫薇花:女,壺垌圩人,《茂名日報》總編輯助理、政文部主任。

英烈

黃彰英:化縣第七區旺隆坡人,黃埔軍校第一期學生,第四期政治科大隊副大隊長,民國十五年(1926年)7月,參加北伐戰爭,後在江西南昌陣亡。
莫宴琦:字卓瑋,化縣第七區壺垌人,黃埔軍校第四期步兵科學生,民國十五年(1926年)秋,陣亡於北伐戰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