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族服飾

壯族服飾

壯族婦女擅長紡織和刺繡,所織的壯布和壯錦,均以圖案精美和色彩艷麗著稱,還有風格別致的“蠟染”也為人們所稱道。在服飾上男子比較素,女子則多姿多彩,特別喜歡在鞋、帽、胸兜上用五色絲線繡上花紋,人物、鳥獸、花卉,五花八門,色彩斑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壯族服飾
  • 特點:色彩斑斕
  • 圖案:人物、鳥獸、花卉
  • 民族:壯族
服飾簡介,服飾歷史,清末以前,清末民國以後,工藝條件,髮式,頭飾,銀飾,鑿齒,文身,花鞋,

服飾簡介

以藍黑色衣裙、衣褲式短裝為主。《天下郡國利病書》記載:“壯人花衣短裙,男子著短衫,名曰黎桶,腰前後兩幅掩不及膝,婦女也著黎桶,下圍花幔。”
壯族男裝多為破胸對襟的唐裝,以當地土布製作,不穿長褲,上衣短領對襟,縫一排(六至八對)布結紐扣,胸前縫小兜一對,腹部有兩個大兜,下擺往裡折成寬邊,並於下沿左右兩側開對稱裂口。穿寬大褲,短及膝下。有的纏綁腿,扎頭巾。冬天穿鞋戴帽(或包黑頭巾),夏天免冠跣足。節日或走親戚穿雲頭布底鞋或雙鉤頭鴨嘴鞋。勞動時穿草鞋。
壯族服飾壯族服飾
壯族婦女的服飾端莊得體,樸素大方。她們一般的服飾是一身藍黑,褲腳稍寬,頭上包著彩色印花或提花毛巾,腰間繫著精緻的圍裙。上衣著藏青或深藍色短領右衽偏襟上衣(有的在頸口、袖口、襟底均繡有彩色花邊),分為對襟和偏襟兩種,有無領和有領之別。有一暗兜藏於腹前襟內,隨襟邊縫置數對布結紐扣。在邊遠山區,壯族婦女還穿著破胸對襟衣,無領,繡五色花紋,鑲上闌乾。下穿寬肥黑褲(也有的於褲腳沿口鑲二道異色彩條),腰扎圍裙,褲腳膝蓋處鑲上藍、紅、綠色的絲織和棉織闌乾。勞動時穿草鞋,並戴墊肩。在趕圩、歌場或節日穿繡花鞋。壯族婦女普遍喜好戴耳環、手鐲和項圈。服裝花色和佩戴的小飾物,各地略有不同。上衣的長短有兩個流派,大多數地區是短及腰的,少數地區上衣長及膝。

服飾歷史

清末以前

在清朝末年(1911年)以前,壯人穿的衣服,都是自紡、自織、自縫製的。當時,女子的服裝與男子相比顯得多彩些。她們上身穿的是大襟藍乾衣,領窩至右腋下的衣襟、兩袖,均繡大花邊,衣領矮,露頸部。下身穿的是長至腳踝的長摺裙,或鑲有花邊的寬褲子,裙子外面,正兩腿心處,各繡一條垂直對稱的大花邊,在臀部處打幾個折,臀部下的裙腳捲起一寸左右,兩邊以幾針縫住,形成後裙腳弓形翹起,從前面看是桶裙,背後看是摺裙,上下衣裙貼身,線條分外明朗,十分雅觀。腳登圓口繡花鞋。壯族男子穿的上衣,是黑布對襟衣,圓領闊袖,兩襟扣子7—9個,扣子用黑布織成,穿時,將兩襟的扣子扣起來。男子穿的下衣即褲子也是黑布,褲口寬大,一般為1—1.2尺寸。成年尤其是老人,頭包長約4—5尺的黑巾,或用一塊黑長方形的布合縫,上端打折,頂開圓孔,戴於頭上。平時,一般打赤腳,只有過年過節,喜慶日子,走訪親友,才穿上土布鞋或龍鳳鞋。
身著壯族服飾的少女們身著壯族服飾的少女們

清末民國以後

這一時期女子改穿寬闊的唐裝衣褲,腰間正面扎齊腳踝的半邊圍裙。圍裙上頭以兩條印花布帶繫結於背後,並以兩端各約兩尺作飄帶。壯族男子改穿對襟唐裝衣,寬褲子。腳穿土布鞋。男子讀書則穿中山裝,剪西式頭。老年人頭扎黑布巾。
節日服飾節日服飾
1949年以後,壯族地區的城鎮居民、政府機關工作人員、在校學生等,他們的服裝緊跟全國的變化,一般都穿中山裝、幹部服,與當地漢族人民一樣。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甚至可以在邊遠的山區看到壯族同胞西裝革履,花裙花衣更不用說。傳統的壯族服裝也悄悄發生變化。

工藝條件

廣西壯族自治區地處中、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氣候溫曖,熱量豐富。是壯族的主要棲居地,壯族,是傳統的農業民族,紡織、印染手工藝歷史悠久。
1:由於氣候的原因,壯族服裝以藍黑色衣裙、衣褲式短裝為主。又由於民族的不斷融合,男子服裝幾乎與漢族服裝相差無幾,只是腰間束帶而已;婦女服裝多用花邊裝飾,腰間束圍裙,裙裝逐漸被褲裝代替。
2: 就壯族服飾的顏色來說,古代、近代多以藍靛作染料,大概是因為當地的氣候適合其生長。
總的來說分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兩方面來說就行了。

髮式

壯族婦女髮式因地而異。廣西龍勝一帶的老年婦女不結髻,把長發翻過頭頂打旋,然後用四尺黑布包好;青年女子頭頂留長髮,四周剪成披衽,頂心長發翻到前額,扎以白布,插上銀梳;小孩頭髮則先剃光,戴上外婆送的銀飾帽,長大才留頂心發。天峨一帶的女子留長髮而不打辮,已婚者結髻,梳順後由左向右繞,扎頭巾;少女梳一條長辮加劉海;少婦梳雙辮;中老年結髻,垂於腦後。廣東連山一帶的髮型宛若一條盤曲的蟠龍,貫以大簪,用青色綢布包纏。
壯族服飾

頭飾

壯族男女不同的歷史時期人有不同的髮型。從廣西花山崖畫上可見早期壯人男子是剪短頭髮的。崖畫上有少量男子頭上插有兩支迎風舞動的羽翎。畫上有為數不多的少女留長辮,有一姑娘的發梢上還綴有一朵山花。古書上記載:壯族祖先的髮型還有披髮,以及倒螺髻形的椎髻。
到唐代,男子仍“露發”(斷髮),女子挽髻垂於後,用三、四寸的竹條斜貫其中。宋代壯族地區流行椎髻。清代曾強迫小鎮及讀書做官的人留長辮子。但鄉村男子依然剪斷頭髮,不理清廷禁令。
1949年後,各地婦女的髮飾仍保持一定特色。如廣西龍勝老年婦女把長發翻過頭頂,打旋,然後用四尺黑布包好。青年女子在頭頂留長髮,四周剪成披衽,把頂心長發翻到前額,用白布紮好,插上銀梳。女孩子的頭髮則先剃光,戴上外婆送的銀飾帽,長大才留頂心發。這些髮型,顯然是古代披髮的遺風。
壯族長衫壯族長衫
天峨女子也是留長髮而不打辮,已婚的結髻,或梳順後由左向右繞,用頭巾紮上;未婚的反過來由右向左,用白印花或提花毛巾包紮。桂南不大相同,有的地方少女是一條長辮加劉海;少婦則梳雙辮;中年老年結髻,垂於腦後。過去廣東連山壯族女子的髮型,宛若一條盤曲的蟠龍,貫以大簪,用青色的綢布條纏好。大多數壯族地區的少女都喜歡留劉海,並習慣於用兩股絞在一起的紗線把汗毛拔掉,特別是婚期臨近的姑娘,總是把後頸的汗毛去掉,露出嫩白的脖頸。

銀飾

壯族的銀飾過去曾經普遍盛行。據民國廿二年(1934)編的《廣西各縣概況》載,百色“女子飾品,有發箍、簪及指約、手鐲等。”恩降“婦女裝飾,城廂多尚金玉,鄉村則重玉質銀器。”西林“惟女子最愛佩戴簪釵、耳環、手鐲及盾牌等。富者用金質,貧者用銀質。”桂東南的壯家少女,也“尚戴銀質簪環”。壯族銀飾的種類,主要有銀梳、銀簪、耳環、項圈、項鍊、胸排、戒指、銀鐲、腳環等。土官時代,安平婦女最多戴四個銀項圈,十多個戒指(有的一指幾個),加起來重一斤多。桂北壯族婦女的項鍊和項圈共達九個之多,胸排長方形,透雕,打成鳥獸花卉,下沿有小鏈穗,以銀鏈掛在脖子上。壯人銀鐲式樣比較豐富,有的打成一指寬的薄片;有的打成一根藤;有打成多根相互纏繞;有的還嵌上綠色的小珠,等等,顯示壯人的銀飾藝術。隨著時代的變遷,人們觀念的變化,在壯族地區難看到壯族婦女配戴傳統的銀飾了。
郵票中的壯族服飾郵票中的壯族服飾

鑿齒

鑿齒和文身是壯族先民在發展服飾與銀飾之前就在自身軀體上表現美的方法。至今此俗在一些地區的壯人中仍然存在。產生於血緣婚末期和族外婚初期的神話《布伯》曾講到鑿牙(齒)的事,通過這則神話可給人們兩個信息,一是鑿齒的風俗很古老。二是此俗和生男育女有關。在古代壯族的祖先曾把鑿齒當成成丁禮。認為凡鑿齒的男女就表示自己已成熟,並且享有性生活的資格。久而久之,鑿齒成了一種習俗,並以此為美。後來生產條件改善了,鑿齒又和鑲牙結合起來。至今廣西龍州等地壯族男女青年,仍以鑲牙為美。逢人一笑,露出一兩顆金牙來,金黃黃的甚為得意。紅水流域一些地區的男子也有鑲牙之俗。
壯族兒童服飾壯族兒童服飾

文身

宋代《太平寰宇記》載,邕州左右江各州“其百姓惡是雕題、鑿齒、畫面、文身”。可見文身之俗,壯民不僅由來之久,而且相當普通。壯族先民文身的原因,在《說苑·秦使篇》中說是為避蛇龍(即鱷魚)之害。原來有一部分從事漁業的壯族先民常受到江海中鱷魚的襲擊,引起人們恐懼。人們敬畏它,便把自己打扮成 “龍”(鱷)子,祈求它不要傷害。另外,人們在額上、身上文身還是不同氏族、部落的區別,具有民族圖騰的標示作用。後來圖騰觀念淡化,文身慢慢成為一種裝飾,變成了服飾的補充和延伸。1949年前後,一些壯族地區仍然有文身的習慣。壯人文身的部位,以面額最為重要,因為這是先入人眼的部位。其次是前胸再次為兩臂及背部,最後是雙膝以上至小腹。文身的內容和壯人不同部落的習俗有關,也就是和不同氏族的標誌——圖騰有關,再後來則與人們的某種觀念有關,例如不同的審美觀念等。壯族文身有鱷魚、鱷鱗、虎紋、蛇、雲雷紋、蛾、蝴蝶、花草、鳥、蜻蜒等形狀。所用顏色全為青黑色,與服裝一致,表現了壯族祖先以黑為美的審美觀。有些地方的男子渾身虎紋,表現了一種威武的男子氣概。
壯族服飾壯族服飾

花鞋

壯族花鞋是壯族的刺繡工藝之一,又稱“繡鞋”,為婦女所用,流行於廣西龍州等地。鞋頭有鉤,象龍船。分有後跟和無後跟兩種。鞋底較厚,多用砂紙做成。針法有齊針、拖針、混針、盤針、堆繡、壓繡等。在色彩上,年輕人喜用亮底起白花,常用石榴紅、深紅、青黃、綠等艷麗色,紋樣有龍鳳、雙獅滾球、蝶花、雀等;老年人多用黑色、淺紅、深紅等厚色,紋樣有雲、龍、天地、獅獸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