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的適應

壓力的適應

壓力(stress)是壓力源和壓力反應共同構成的一種認知和行為體驗過程。壓力反應包括主體覺察到壓力源之後,出現的心理、生理和行為反應。生理學家坎農(Cannon)的研究揭示,當個體面對外界壓力時,自主神經系統便發生一系列的變化。心跳、呼吸加快,血壓增高,瞳孔放大,汗液迅速分泌等。這些變化,是為了壓力的變化做準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壓力的適應
  • 心理學:健康心理學
壓力適應理論,警覺階段,搏鬥階段,衰竭階段,壓力分類,一般單一性生活壓力,疊加性壓力,破壞性壓力,壓力的臨床後果,1.對壓力的回響階段,2.中介系統的增益或消解過程,3.臨床相階段,

壓力適應理論

1956年,塞利的研究更深入,把適應壓力的過程分為三個階段:警覺階段(發現了事件並引起警覺,同時準備戰鬥)、搏鬥階段(全力投入對事件的應對,或消除壓力、或適應壓力、抑或退卻),最後是衰竭階段(消耗大量生理和心理資源,最後精疲力竭)。在適應壓力的三個階段中,人的生理、心理和行為狀態各有特點。

警覺階段

交感神經支配腎上腺分泌腎上腺素和副腎上腺素,這些激素促進新陳代謝,釋放儲存的能量,於是呼吸、心跳加速,汗液加快分泌,血壓、體溫升高等等。

搏鬥階段

該階段的生理、心理和行為特徵是:
(1)警覺階段的生理、生化指標在表面上恢復正常,外在行為平復,但這是一種表面現象,是一種被控制狀態。
(2)個體內在的生理和心理資源被大量消耗。
(3)由於調控壓力而大量消耗能量,所以個體變得敏感、脆弱,即便是日常微小的困擾,都可引發個體強烈的情緒反應,比如,孩子的哭鬧、家裡來客人、接聽電話、家庭成員的小小意見分歧,都可以使其大發雷霆。

衰竭階段

由於壓力的長期存在,能量幾乎耗盡,這時,已無法繼續去抵抗壓力。如果進入第三階段時,外在壓力源基本消失,或個體的適應性基本形成,那么,經過相當時間的休整和休息,仍能康復。如果壓力源仍然存在,個體仍不能適應,那么,一個能量資源已經耗盡而仍處在壓力下的人,就必然發生危險,這時,疾病和死亡的發生都是可能的。
在適應(或應對)壓力時所經歷的上述三個階段,統稱為“一般適應症候群”(GAS),這是應對壓力的必經之路和應對壓力所必須付出的代價。

壓力分類

按壓力的強度可分為三大類,包括破壞性壓力、一般單一性生活壓力和疊加性壓力:

一般單一性生活壓力

如果我們在生活的某一時間階段內,經歷著某一種事件並努力去適應它,而且其強度不足以使我們崩潰,那么我們稱這時候體驗到的壓力為一般單一性生活壓力。經歷過各種壓力而未被擊垮的人,可以積累許多適應壓力的經驗。自幼處境困難的人,成人之後,更能吃苦耐勞,應對各種壓力的能力較高。如“入學考試、完成困難的任務、遭遇從未經歷的事情、戀愛、婚姻、就業、失業、親人亡故、遷居、旅遊……等等”。

疊加性壓力

疊加性壓力有兩類。
第一類,同時性疊加壓力。俗稱“四面楚歌”。
第二類,繼時性疊加壓力。俗稱“禍不單行”。
疊加壓力,是極為嚴重和難以應付的壓力,它給人造成的危害很大。

破壞性壓力

又稱極端壓力,包括戰爭、大地震、空難、遭受攻擊、被綁架、被強暴等。經歷極端壓力之後,心理症狀是多方面的。情緒症狀以沮喪為主,常因戰友戰死而自己獲救產生罪惡感,易激惹,暴怒,同時伴有攻擊行為,與親人變得疏遠,對當時的記憶喪失,長期注意力難以集中等。

壓力的臨床後果

個體可以適應一般生活壓力,但疊加性的壓力或破壞性的壓力,會使健康狀態造成嚴重破壞,從而產生某些疾病,這些疾病統稱為壓力後的反應性疾病。
從應激源到臨床相的過程,又稱為邏輯流程。可分為三個階段:

1.對壓力的回響階段

只有被個體察覺、與個體生活相關並引起回響的事件,才對個體構成壓力。能引起個體強烈回響的事件,都是與人的本質屬性相關聯的事件,這些事件大致有三類,即生物性的、社會性的和精神性的。因為人有發自人類本性的三種基本需求,而滿足這三種需求又是人類生存發展的必要條件,所以人經常只對這三類事件產生回響。

2.中介系統的增益或消解過程

壓力作用於個體後,並不直接表現為臨床症狀,而是直接進入中介系統,經過中介系統的增益和消解,事件的相對強度和性質可以產生某些改變。中介系統的三個子系統,即認知系統、社會支持系統和免疫系統。這三個系統,都有性質相反的兩種功能:一是增益功能,另一種是消解功能。

3.臨床相階段

壓力經由中介系統進入臨床相階段後,有及時型症狀和滯後型症狀兩類。及時型的症狀,是回響壓力後,經過中介系統的處理,迅速表現出來的臨床症狀;滯後型的臨床相,是壓力在中介系統中處理時,由於中介系統的子系統—認知系統對事件的性質和意義評估比較模糊,於是作為潛在的模糊觀念積存起來;當後來的類似事件出現時,積存的模糊觀念又被激活並賦予它新的意義,獲得新意義的模糊觀念明朗化,於是再次發生效用。比如,一個五歲女孩,因為性遊戲被母親責罵為幹壞事,此時,由於性遊戲是兒童好奇心所致,她自身並沒有明確的性意識和性道德觀念衝突,所以被責罵“幹壞事”之後,女孩並不十分明白為什麼這是幹壞事,故而不十分在意,並漸漸地忘卻了,等到青春期時,談論到性問題時,她又回憶起童年時所受的責備,心中頓時產生了道德衝突和自責、自卑,認定自己不純潔,是“壞女人”。這種滯後型的內心壓力在臨床上,便成為抑鬱情緒、對異性恐怖、迴避,使她直到30多歲還未交到男朋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