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效

報效

報效,漢語辭彙。

拼音:bào xiào。

釋義:報恩效力;酬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報效
  • 拼音:bào xiào
  • 同義詞:報効
  • 解釋:報恩效力;酬謝
詞目,拼音,出處與詳解,

詞目

報效

拼音

bào xiào

出處與詳解

亦作“ 報効 ”。
1.報恩效力;酬謝。
①《後漢書·樂恢傳》:“﹝樂恢﹞上書辭謝曰:‘仍受厚恩無以報效。’”
②唐 韓愈 《答柳柳州食蝦蟆》詩:“雖蒙句踐禮,竟不聞報效。”
③《明熹宗實錄》卷四十一:“天啟三年十一月(二十日)丙子,兵部尚書趙彥言:……朝鮮權國事李倧以李琿通奴為名攘奪其位,今請命天朝願出力以報效,合降勑諭一道發登萊撫臣(袁可立),差官捧齎至朝鮮,先命李倧權管國事,如中國郡王管理親藩事例。”
④《水滸傳》第二五回:“西門慶道:‘ 九叔記心,不可泄漏,改日別有報效。’”
⑤《東周列國志》第八十回:“勾踐稽首曰:‘大王哀臣孤窮,使得生還故國,當生生世世,竭力報效。蒼天在上,實鑒臣心,如若負吳,皇天不佑!’”
⑥《紅樓夢》第四回:“依老爺這話,不但不能報效朝廷,亦且自身不保。”
郭沫若 《南冠草》第三幕:“將來國家需要你,總要有好的身體才能夠報效國家。”
⑧明 施耐庵《水滸》第六十九回《東平府誤陷九紋龍 宋公明義釋雙槍將》若是兄長肯容董平回去,賺開城門,殺入城中,共取錢糧,以為報效。
2.舊指以財物奉獻官府、上司。
①清 魏源 《聖武記》卷十一:“及乾隆豫工川運,則承平日久,人思報効,每次皆千萬以外,然實不抵一次普免之數。”
②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一:“十一年,廣東奸民李光照覬覦富貴,具呈內務府,請報効木植,重修淀園 。”
③《官場現形記》第二六回:“上緊把銀子--該報效的,該孝敬的--早些送進去。”
巴金 《滅亡》第二二章:“結果商會會長報效了二十萬元軍餉,買回了自己底自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